-
公开(公告)号:CN1972174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10128637.X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3343 , H04B7/0669 , H04B7/0697 , H04L1/0006 , H04L1/0625 , H04L1/1812 , H04L1/1893 , H04L2025/03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中数据重传和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天线传输原始数据的数据子流以执行第一次传输;接收端接收原始数据的数据子流并执行检测;在发送端根据接收端的检测结果确定需要第一次重传时,发送端根据信道状况对天线进行分组,针对每组天线,对数据子流进行空时编码并重传编码后的数据;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第一次重传的天线分组状况、对针对第一次传输所接收到的数据和针对第一次重传所接收到的数据执行相应的空时解码,并执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941664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10108560.X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1 , H04B7/0626 , H04B7/0691 , H04J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判决反馈多天线输入和输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天线选择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方根据发送的训练序列进行信道估计而得到所有可能的总的信道矩阵H_e,并反馈给发送方;发送方根据反馈的总的信道矩阵H_e从总数为M的发送天线中选择K个发送性能较好的天线作为发送天线,并且首先选择第I根天线,其中I,M和K是自然数,且K小于M;对选取的信道矩阵H进行QR分解,得到酉矩阵Q,上三角矩阵R,其中按照使上三角矩阵R的对角元素模值最小的值最大,及的方式选取发送天线,其中Rii是上三角矩阵R的第i个对角线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909402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10089395.8
申请日:2005-08-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空间相关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端估计信道统计特性并将其反馈回发送端;发送端根据反馈来的信道统计特性,确定功率分配矩阵和预处理矩阵;接收端根据信道特性确定调制与编码参数并向发送端发送;以及发送端根据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矩阵和预处理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和功率分配,并根据从接收端接收到的调制与编码参数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和编码,以便通过天线发射所述发送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889367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510081025.X
申请日:2005-06-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构造生成矩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随机生成k行n-k列的稀疏矩阵P;b)从所述稀疏矩阵P得到生成矩阵G=[IkP],校验矩阵H=[PTIn-k],其中Ik是k行k列的单位矩阵,PT是P的转置矩阵;c)对所述校验矩阵H进行初等变换,使其满足预定的列重分布,得到变换后的校验矩阵H’;d)检验变换后的校验矩阵H’中是否存在短环;e)如果存在短环,则记录矩阵H’中短环所对应的行数和列数,进而找到随机矩阵P中与矩阵H’中的所述行数和列数相对应的行数和列数;f)调整P矩阵中的所述行数和列数所对应的码重分布;g)重复上述步骤b)至f),使得校验矩阵H’中不存在短环。
-
公开(公告)号:CN1870457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510073892.9
申请日:2005-05-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B7/0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分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步骤,确定将待发送天线集合中的发送天线分配给用户时,带来的系统下行容量增加值;选取步骤,选取与最大系统下行容量增加值相对应的发送天线和接收用户,以便将所选发送天线分配给所选用户;判断步骤,从待发送天线集合中去除所选发送天线,如果待发送天线集合为非空,则转到所述确定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838578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510055980.6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般的多天线系统中,由于各个子信道的增益不同,低信道增益的子信道将降低整个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联合处理方法,包括:在接收端,对信道矩阵进行几何平均分解,得到线性变换矩阵Q、上三角矩阵R和预滤波矩阵P,其维数均为K×K,将预滤波矩阵P和线性变换矩阵Q反馈到发送端,利用QH对接收信号进行线性变换;在发送端,利用预滤波阵P对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利用QH对信号进行线性变换;以及在接收端,对串行干扰删除信号进行检测,恢复与各个子信道对应的天线端的发射信号。通过联合发送、接收的闭环模式处理,达到了降低系统误比特率,同时提高容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835425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510056303.6
申请日:2005-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3343 , H04L1/0003 , H04L1/0016 , H04L2025/0380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用户预编码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它的目的是提高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抗误码性能。该方法包括:基站获得各个用户终端的信道矩阵和噪声功率;通过各个用户终端的信道矩阵、噪声功率和预定的预编码方法计算各个用户终端的等效信噪比;由等效信噪比来确定自适应调制参数表;根据各个用户终端的等效信噪比,用注水方法确定功率分配值;从各个用户终端的噪声功率和功率分配值,计算各个用户终端的新信噪比,并根据新信噪比从自适应调制参数表中确定相应的调制方式;以信噪比相同的方式对属于同一调制方式的用户终端重新分配功率,得到各个用户终端的最终分配功率;基于最终分配功率和调制方式,从天线发送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835415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510056304.0
申请日:2005-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52/42 , H04B7/0413 , H04L1/0002 , H04L1/0009 , H04L5/0023 , H04L5/0037 , H04L5/0046 , H04L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天线输入和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比特和发送功率分配方法,包括步骤:计算每个发送子流经多天线输入和输出检测后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根据所得到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对频域中某个子载波上的全部发送子流在空域进行传输比特和功率分配优化以确定分配参数;和依次利用已确定分配参数的子载波上所分配的参数信息,对其相邻子载波进行传输比特和功率分配优化。本发明单纯在空域进行比特和功率分配,降低了用于传输比特和功率分配的域的维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有效地降低实现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823474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80019988.0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继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395 , H03M13/2957 , H03M13/3723 , H03M13/3905 , H03M13/3972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抑制处理量及电路规模增大的同时,可以高速计算出似然信息的解码装置。该装置在后向概率运算部(112)的后向概率运算中,一方的处理系统由后向概率βk+2计算出后向概率βk期间,另一方的处理系统并行地由后向概率βk+1计算出后向概率βk-1。当具体设定k=1时,可以用两个处理系统并行计算出后向概率β1及后向概率β0。所计算出的后向概率以窗口为单位被存储到存储部(114)中。另外,和后向概率一样,在前向概率运算部(113)中,也由两个处理系统,并行地计算出前向概率αk和前向概率αk+1。前向概率一经计算出来,由似然运算部(115)使用前向概率及存储在存储部(114)里的后向概率,计算出似然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805326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03788.2
申请日:2005-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空间分集多天线系统的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的跨层联合优化方法。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装置的下行链路中,发送端的PHY层采用自适应调制和选择性发射分集相结合,并在MAC层利用归一化最大方法进行调度以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上行链路中,用户终端以选择性发送分集方式工作,且用户以随机接入方式通信,接收端利用不同用户空间信道不一致的特点进行多分组接收。针对提出的多用户MIMO链路,根据在PHY层满足误比特率约束(BER)条件和MAC层吞吐量最大的条件来联合优化系统的一些参数,获得整体最优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