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附装置、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910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28028.5

    申请日:2006-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065 Y10S5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吸附装置和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将插入了气体吸附装置和芯材的外封装材料在真空室内进行减压,在将开口部密封后导入大气。在大气压中对真空绝热体的外封装材料施加相当于内外的气压差的一个大气压程度的压力。由于外封装材料是塑料叠层膜,因此利用压力而变形,突起部扎穿容器而形成通孔,容器内的气体吸附材料与外封装材料的内部连通。这样一来,在保存时和用于真空绝热体时的任何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都可以不劣化地用于真空绝热体,可长期地维持真空度。

    气体吸附装置、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3397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80026164.5

    申请日:2006-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吸附装置和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将插入了气体吸附装置和芯材的外封装材料在真空室内进行减压,在将开口部密封后导入大气。在大气压中对真空绝热体的外封装材料施加相当于内外的气压差的一个大气压程度的压力。由于外封装材料是塑料叠层膜,因此利用压力而变形,突起部扎穿容器而形成通孔,容器内的气体吸附材料与外封装材料的内部连通。这样一来,在保存时和用于真空绝热体时的任何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都可以不劣化地用于真空绝热体,可长期地维持真空度。

    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207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180016170.3

    申请日:2011-03-09

    Inventor: 桥田昌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86 B01D53/0407 B01D2253/108 B01J20/2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吸附器件结构体,其具有:气体吸附器件(1),其通过具有气体难渗透性的第一包装材料(4)对气体吸附材料(3)进行了减压密封;第二包装材料(2),其密封气体吸附器件(1),在至少一部分具有可挠性,并且具有气体难渗透性。另外,在气体吸附器件(1)与第二包装材料(2)之间封入有作为气体吸附材料可吸附的气体的空气。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包装材料(4)破损的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3)吸附空气,第二包装材料(2)的内部的压力降低。通过压力的降低,第二包装材料(2)的形状或尺寸变化。通过确认有无该变化,能够判断第一包装材料(4)有无破损,即能够判断气体吸附器件(1)的吸附能力有无降低。

    气体吸附装置、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9101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10128055.2

    申请日:2006-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065 Y10S5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吸附装置和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将插入了气体吸附装置和芯材的外封装材料在真空室内进行减压,在将开口部密封后导入大气。在大气压中对真空绝热体的外封装材料施加相当于内外的气压差的一个大气压程度的压力。由于外封装材料是塑料叠层膜,因此利用压力而变形,突起部扎穿容器而形成通孔,容器内的气体吸附材料与外封装材料的内部连通。这样一来,在保存时和用于真空绝热体时的任何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都可以不劣化地用于真空绝热体,可长期地维持真空度。

    气体吸附装置、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910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28055.2

    申请日:2006-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065 Y10S5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吸附装置和使用了气体吸附装置的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将插入了气体吸附装置和芯材的外封装材料在真空室内进行减压,在将开口部密封后导入大气。在大气压中对真空绝热体的外封装材料施加相当于内外的气压差的一个大气压程度的压力。由于外封装材料是塑料叠层膜,因此利用压力而变形,突起部扎穿容器而形成通孔,容器内的气体吸附材料与外封装材料的内部连通。这样一来,在保存时和用于真空绝热体时的任何情况下,气体吸附材料都可以不劣化地用于真空绝热体,可长期地维持真空度。

    气体吸附器件和收纳其的中空体

    公开(公告)号:CN104203372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380007661.0

    申请日:2013-03-21

    Inventor: 桥田昌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07 B01D2257/80 F25D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用气体吸附材料吸附含有水分的气体,也能够充分发挥气体吸附材料的气体吸附特性的气体吸附器件。气体吸附器件(1)包括:气体吸附部件(2),其包括具有开口部的容器(5)、收纳在容器(5)内的气体吸附材料(6)、和密封开口部的密封材料(7);水分吸附材料(3);和外覆材料(4),其收纳气体吸附部件(2)和水分吸附材料(3),内部被减压,在外覆材料(4)的内部,气体吸附部件(2)和水分吸附材料(3)以各自的长度方向端部相互相邻的状态配置。

    真空绝热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2734601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227893.4

    申请日:2006-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7/02 F16L59/065 F25D2201/14 Y10T428/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材料,其为使用外包覆材料包覆将由玻璃纤维网构成的层叠体成形为板状而得到的芯材,并对所述外包覆材料内部进行减压而形成的真空绝热材料,将玻璃纤维用于所述芯材,所述玻璃纤维进行纤维化之后,立即通过喷吹冷却空气来进行急冷并强化,由此,在将芯材压缩至2000hPa后、迅速反复进行释放压缩的操作的情况下,将第一次压缩时压缩强度达到1800hPa时的芯材的厚度作为基准厚度,第2次压缩时的所述基准厚度下的压缩强度与1800hPa之比为0.89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