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555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658778.6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6 , H01M10/0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26 , H01M2/14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10/0525 , H01M2/1606 , H01M1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隔板包含纤维素纤维和氟树脂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189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500345.3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62 , H01M2/162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隔板,具备: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第1层、和形成于第1层的至少一侧且以纤维素纤维为主成分的第2层。第1层,在其与第2层的界面具有热塑性树脂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混合存在而成的混在部。第2层和混在部具有的纤维素纤维的合计单位面积重量超过5g/m2且为20g/m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5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208.2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4/622 , H01M10/05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负极芯材及附着在负极芯材上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将石墨粒子的表面被覆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将被水溶性高分子被覆的石墨粒子之间粘接的粘结剂,负极合剂层的比表面积为2.2~3m2/g,被水溶性高分子被覆的石墨粒子之间的粘接强度为14kgf/cm2以上。包含该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抑制由石墨粒子与非水电解质的反应引起的非水电解质成分的分解,因而充放电效率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009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410569377.9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隔板,是具备以纤维素纤维为主成分的多孔质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多孔质层含有树脂粒子,且树脂粒子相对于纤维素纤维和树脂粒子的合计量的存在比率朝向一方的层表面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2428596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80002098.9
申请日:2011-03-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133 , H01M4/62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含负极芯材及附着于负极芯材上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活性物质粒子、纤维素醚化合物及橡胶粒子,纤维素醚化合物具有0.25以上且0.7以下的醚化度和20以上且1200以下的平均聚合度,负极合剂层包含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且75μm以下的由纤维素醚化合物的非水溶性部分形成的残留粒子,活性物质粒子间的粘接强度为98N/c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1494009.4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芯体、以及设置于负极芯体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复合材料层包含石墨和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1区域、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的界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另外,第2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比第1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533923.5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实施方式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30)具备:负极芯体(31)、和设置于负极芯体(31)的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32)。负极复合材料层(32)含有:石墨;和包含单层纤维状碳及多层纤维状碳的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1区域、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的界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于第2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第1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单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多层纤维状碳,第2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多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单层纤维状碳。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533390.0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30)具备:负极芯体(31)、和设置于负极芯体(31)的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32)。负极复合材料层(32)含有:石墨;和单层纤维状碳及多层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1区域、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的界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于第2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第1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多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单层纤维状碳,第2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单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多层纤维状碳。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1500637.9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芯体、以及设置于负极芯体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复合材料层包含石墨和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1区域、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的界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另外,第1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