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28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380044836.5
申请日:2013-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C01B32/366 , C01P2002/72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M4/583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来源于植物的炭得到的比表面积降低的碳质材料。此外,提供使用前述碳质材料而得的、脱掺杂容量(放电容量)、非脱掺杂容量(不可逆容量)和效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课题可通过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碳质材料来解决,所述材料的特征在于:将经气相脱灰的来源于植物的炭和碳前体(难石墨化性碳质前体、易石墨化性碳质前体或其混合物)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焙烧,通过经气相脱灰的来源于植物的炭与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化合物的热处理而得到,且BET比表面积为10m2/g以下或15m2/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02837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0003.3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放电容量并且具有高充放电效率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问题能通过如下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特征在于,将植物作为碳源,钾元素含量为0.10重量%以下,由丁醇法求出的真密度为1.35~1.50g/cm3,以电化学方式将锂掺杂于所述碳质材料,在测定了锂原子核的NMR谱的情况下,显示出相对于作为基准物质的LiCl的共振峰向低磁场侧移动了110~160ppm的主共振峰。
-
公开(公告)号:CN119138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80038375.4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刚性且热稳定性和平滑性优异的层叠压电膜。一种层叠压电膜,其具备压电膜和层叠于所述压电膜的一个面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刚性为所述压电膜的刚性的1.0倍以上且20倍以下,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941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80015656.3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具有高透明性的导电性压电层叠膜。导电性压电层叠膜(10)是在折射率为1.30以上且1.50以下的压电膜(1)的至少一面上依次重叠折射率为1.45以上且小于1.60的第一涂层(2)、折射率为1.60以上且小于1.80的第二涂层(3)、以及折射率为1.80以上且2.20以下的导电层(4)而构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48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80069517.4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nventor: 今治诚
IPC: B32B9/00
Abstract: 本发明在具有氟树脂制的透明压电膜的透明导电压电膜中,实现高温或高湿环境下的表面电阻值的变化的抑制。透明导电压电膜(10)是依次重叠氟树脂制的透明压电膜(1)、透明涂层(2)以及透明电极(3)而构成的。涂层(2)的总厚度为0.6μm~4.5μm。透明导电压电膜(10)在特定的高温环境下放置了特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放置后的电阻值与放置前的电阻值之比为1.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43120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3148.6
申请日:2016-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混合碳质材料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以及优异的输入输出特性的二次电池。能通过如下混合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来解决,其包含:工序(1),在800~1400℃的惰性气体中对难石墨化碳前体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烧成;以及工序(2),将所得的难石墨化碳质材料与易石墨化碳质材料和/或石墨质材料混合,就所述难石墨化碳质材料而言,在广角X射线衍射法中利用Bragg公式计算出的(002)面的平均晶面间距d002在0.38~0.40nm的范围,利用氮吸附BET三点法求得的比表面积在1~10m2/g的范围,而且在拉曼光谱中观察到的碳前体的1360cm-1附近的峰的半高宽的值与碳质材料的1360cm-1附近的峰的半高宽的值之差为50~84cm-1。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380033327.2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 C01B32/0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B01D11/02 , C01B32/0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为原料、可以实现钾元素等碱金属以及钙元素等碱土类金属充分脱灰、纯度高且放电容量及效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能够高效率、大量生产所述碳质材料的新型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碳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上述课题可通过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通过将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碳化而获得,其中,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小于等于0.1,平均粒径Dv50为2~50μm,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计算得到的002面的平均面间隔为0.365nm~0.400nm,钾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5wt%,钙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02wt%。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48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80012551.9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大充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前述课题可以通过如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特征在于,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002)面的平均层晶面间距为0.365-0.40nm,利用空气气氛中的差示热分析测得620℃以下没有放热峰,BET比表面积为1~7m2/g,平均粒径D50为5~25μm,而且(D90-D10)/D50为1.0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933.4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 吴羽电池材料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为原料、可以实现钾元素等碱金属充分脱灰、纯度高且高温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以及使用所述碳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通过将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碳化而获得,其中,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小于等于0.1,平均粒径Dv50为2~50μm,通过X射线衍射法计算得到的002面的平均面间隔为0.365mm~0.400nm,钾元素含量小于等于0.5wt%,钙元素含量小于等于0.02wt%,通过使用丁醇的比重瓶法计算得到的真密度大于等于1.44g/cm3且低于1.54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4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80012551.9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大充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前述课题可以通过如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特征在于,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002)面的平均层晶面间距为0.365-0.40nm,利用空气气氛中的差示热分析测得620℃以下没有放热峰,BET比表面积为1~7m2/g,平均粒径D50为5~25μm,而且(D90-D10)/D50为1.05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