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8585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80053962.4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括改善了散热性的电容器模块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构成电力转换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10)、电容器模块(2)和装置壳体(30)。电容器模块(2)包含电容器元件(11),并且通过包含立设于装置壳体(30)的内侧底面(31)的第一紧固部(41)和第二紧固部(42)的多个紧固部(40)而固定于装置壳体(30)。而且,电容器元件(11)以外的电子部件(10)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于电容器模块(2),并且从与第一紧固部(41)和第二紧固部(42)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内侧底面(31)平行的方向观察,位于第一紧固部(41)与上述第二紧固部(42)之间。

    电力转换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592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80048435.X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能够提高电容器和电流传感器的冷却效率,并且能够缩短装置整体在功率端子的突出方向上的长度。包括层叠了半导体模块(2)和冷却管(11)的层叠体(10)、电容器(3)和电流传感器(4)。半导体模块(2)包括上臂半导体模块(2U)和下臂半导体模块(2L)。上臂半导体模块(2U)和下臂半导体模块(2L)在层叠体(10)的层叠方向(X方向)上交替地层叠。在与半导体模块(2)的功率端子(22)的突出方向(Z方向)和X方向双方正交的正交方向(Y方向)上,在层叠体(10)的一侧配置有电容器(3),在另一侧配置有电流传感器(4)。

    电力转换装置
    13.
    发明公开
    电力转换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20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80068859.9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半导体模块(20U)以构成第一列(201)的方式在X方向上连续地排列。半导体模块(20W)以构成第二列(202)的方式在X方向上连续地排列,并且与半导体模块(20U)相对。半导体模块(20V)在Y方向上排列,以使一个构成第一列(201),另一个构成第二列(202)。输出端子(23)从与第一列(201)和第二列(202)的相对面突出。多个输出导体(30)中的每一个从对应的输出端子(23)的连接部分,向与半导体模块(20V)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延伸。

    电力转换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858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980053962.4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括改善了散热性的电容器模块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构成电力转换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10)、电容器模块(2)和装置壳体(30)。电容器模块(2)包含电容器元件(11),并且通过包含立设于装置壳体(30)的内侧底面(31)的第一紧固部(41)和第二紧固部(42)的多个紧固部(40)而固定于装置壳体(30)。而且,电容器元件(11)以外的电子部件(10)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于电容器模块(2),并且从与第一紧固部(41)和第二紧固部(42)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内侧底面(31)平行的方向观察,位于第一紧固部(41)与上述第二紧固部(42)之间。

    开关驱动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92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711159594.0

    申请日:2017-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驱动装置,对相互并联连接的开关进行驱动,在该驱动装置中,驱动器相应地导通或断开所述开关。温度获取器获取与第一和第二开关中的至少一个的温度相关的温度参数的值。选择器选择所述开关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至少一个驱动目标开关。驱动控制器使所述驱动器中的至少一个在导通期间导通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目标开关,并且此后在每个目标切换周期中断开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目标开关。所述选择器基于所述温度参数的值来调整所选择的至少一个驱动目标开关的数量。

    电力转换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80231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80079575.3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装置(21、22),其具有多个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芯片(41、42)和多个第一及第二主端子(71m、72m),其中,多个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芯片具有构成上、下臂(11、12)的第一及第二开关元件(110、120),多个第一及第二主端子具有多个第一及第二高电位(C1、C2)和第一及第二低电位端子(E1、E2)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桥接构件(80),其与上述第一低电位端子和上述第二高电位端子一起形成上下连结部(91)。多个所述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芯片相对于第一及第二轴(A1、A2)而呈线对称地配置。与所述第一低电位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一高电位端子的配置不同,所述第二低电位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二高电位端子的配置以所述第二轴为对称轴而呈线对称地配置。

    电力转换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1746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257291.6

    申请日:2017-04-19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含有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模块和控制半导体模块的控制电路单元。半导体模块具有并联连接的主和辅助半导体器件。控制电路单元执行控制,使得在主半导体器件被接通之后,辅助半导体器件被接通,并且在辅助半导体器件被断开之后,主半导体器件被断开。控制短路单元执行控制使得,接通和断开切换时刻中的一个具有比切换时刻中的另一个更快的切换速度。半导体模块被配置成使得,在高速切换时刻,取决于流向主半导体器件的主电流的时间变化,在辅助半导体器件的控制端子中生成意在断开辅助半导体器件的感应电流。

    电力转换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124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11210.6

    申请日:2016-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转换器,执行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器101包括:具有内置半导体元件的多个半导体模块20,与多个半导体模块在层叠方向层叠在一起的多个冷却管12,以及金属制成的按压构件31。该按压构件31具有按压面31a和热接收面31b,该按压面31a用于按压外冷却管12a以便在层叠方向(X)上压接多个冷却管12和多个半导体模块20,该热接收面31b通过热传导接收从电容器40生成的热量,该电容器是不同于多个半导体模块20的电子部件。

    电力转换装置
    19.
    发明公开
    电力转换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20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80068787.8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壳体(20);半导体模块(30);从一面侧冷却半导体模块(30)的第一冷却器(40);从背面侧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器(50);以及将第一冷却器(40)的流路(41)与第二冷却器(50)的流路(51)连接的连结管(60)。使制冷剂(80)的流量在流路(41、51)中不同,使流量大的流路(41)的截面积比流量小的流路(51)的截面积大。而且,对于流路(41)较宽的第一冷却器(40),利用收容半导体模块(30)的壳体(20)的一部分来构成,对于流路(51)较窄的第二冷却器(50),与半导体模块(30)一起收容在壳体(20)中。

    电力转换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802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80079575.3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装置(21、22),其具有多个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芯片(41、42)和多个第一及第二主端子(71m、72m),其中,多个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芯片具有构成上、下臂(11、12)的第一及第二开关元件(110、120),多个第一及第二主端子具有多个第一及第二高电位(C1、C2)和第一及第二低电位端子(E1、E2)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桥接构件(80),其与上述第一低电位端子和上述第二高电位端子一起形成上下连结部(91)。多个所述第一及第二半导体芯片相对于第一及第二轴(A1、A2)而呈线对称地配置。与所述第一低电位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一高电位端子的配置不同,所述第二低电位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二高电位端子的配置以所述第二轴为对称轴而呈线对称地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