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孔活性碳膜涂层固相微萃取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33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40165.3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活性碳膜涂层固相微萃取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改性不锈钢丝为载体,将聚丙烯腈溶解在三元混合溶剂中,采用水蒸气辅助法在不锈钢丝表面涂覆聚丙烯腈多孔膜;将聚丙烯腈涂膜的不锈钢丝分别浸泡在醋酸和高锰酸钾溶液中;最后将聚丙烯腈涂膜的不锈钢丝通过预氧化和碳化,使聚丙烯腈多孔膜转变为多孔活性碳膜,即在不锈钢表面原位涂覆多孔活性碳膜,获得多孔活性碳膜涂层固相微萃取头。固相微萃取头具有机械强度高、吸附性能优异、重现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用于食品、环境、药物及生化等实际样品中的痕量组分富集分析。

    一种纯天然的竹筒发酵酒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623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25640.6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武夷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天然的竹筒发酵酒的制作方法,包括酿酒原料前处理和竹节发酵制酒,将酿酒原料经前处理后直接罐入生长中的竹子竹节中,使酿酒原料在竹节中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使竹子中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竹沥、糖分等进入酒体,增加酒中的天然营养成分,使竹节酒具有独特的口感与香型,有效地提高了竹节酒品质,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种茶轮斑病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2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73666.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轮斑病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方法,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PEG‑Ca2+介导的方法对茶轮斑病原菌进行GFP遗传转化,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茶轮斑病原菌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并获得了稳定遗传的GFP转化菌。茶轮斑病原菌原生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为探索茶轮斑致病的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为后续追踪茶轮斑病原的侵染和定殖提供了材料;为茶轮斑病菌与茶树的分子互作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茶轮斑病的防止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为类似真菌的转化机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一种用于竹材料加工的展平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13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610841.9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竹材料加工的展平加工装置,其通过上料传输单元、定量上料单元的配合,有效控制了竹条坯料的进料输入量,且通过上料整形单元对竹条坯料进行开口端定位倒扣在上料整形单元的定位辊上,以便于后续进行展平处理时,能够直接通过向下施加压力对竹条坯料进行多段施压扩张和压平,实现竹条坯料的有效展平,本方案还引入了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多段式施压展平和保持处理竹条坯料,使竹条坯料进行循序渐进式的展平处理的同时,通过保持处理能够令竹条坯料扩张或压平后具有一定内应力释放缓冲时间,避免应力集中带来的开裂等不良问题,本方案能够处理开口端弧度较小的竹条坯料,能够获得更大宽度的竹板规格,提高竹条展平后的应用前景。

    竹筏上岸装置及竹筏上下岸系统和竹筏移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14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82655.9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竹筏上岸装置及竹筏上下岸系统和竹筏移动方法,本方案巧妙性通过竹筏上岸装置、竹筏下岸装置组成竹筏上下岸系统,通过机械装置结合控制器来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地竹筏上下岸工作,该方案能够避免人员直接进行搬运竹筏,从而降低工作风险和减轻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上岸装置和下岸装置的结构简单,使得其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同时本方案装置系统实施可靠、操作灵活便利且效率好、安全性佳,能够在使用现场发挥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种SiO2/壳聚糖基铅离子印迹中空微球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3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910854005.3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O2/壳聚糖基铅离子印迹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热致相分离的方法制备聚氨酯微球;将乙醇、蒸馏水、硅酸钠、聚乙二醇和表面活性剂混匀后,加入所述聚氨酯微球,形成混合液;利用所述混合液制备得到SiO2中空微球;将壳聚糖溶解于丙烯酸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铅,混匀后,加入SiO2中空微球和过硫酸铵,经一系列反应,得到所述SiO2/壳聚糖基铅离子印迹中空微球。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以聚合物微球为模板,将原硅酸在其表面负载,最后煅烧得到SiO2中空微球,制备的SiO2中空微球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可作为催化剂、吸附剂、药物负载的载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