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阳离子聚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921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18732.1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溶性阳离子聚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S1、在有机溶剂中,二硝基乙烯基苯和N,N‑二溴氨基甲酸酯、以及双仲胺反应制备得到叔丁氧羰基取代的聚脒,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时间为6h‑72h;二硝基乙烯基苯和N,N‑二溴氨基甲酸酯和双仲胺的摩尔比为1:2:0.5‑2,二硝基乙烯基苯的浓度0.01‑10mol/L;S2、脱除叔丁氧羰基,得到水溶性阳离子聚脒。使用二硝基乙烯基苯和N,N‑二溴氨基甲酸酯、以及双仲胺作为原料,反应制备得到水溶性阳离子聚脒,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无需金属催化剂,制备得到的水溶性阳离子聚脒具有水溶性,提高了生物相容性,且可有效包载基因。

    一种用于金属护套扩口的试验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86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0126.8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护套扩口的试验装置,包括机架、导向机构、升降板、第一测试圆锥、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一测距传感器,其中,机架包括第一板件,导向机构包括导轴和导套,所述导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导套活动套接在所述导轴外部,所述导套被配置为沿所述导轴的轴向移动,升降板受控的移动。该试验装置,由于采用了导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一测距传感器的技术手段,所以能够确保金属护套在扩口试验过程中与第一测试圆锥保持同轴度,并通过激光光束实现对扩口直径的实时测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位不准确、测量误差大、试验耗时长的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试验精度、提升扩口一致性及缩短测试时间的技术效果。

    一种用于金属护套扩口的试验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86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80126.8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护套扩口的试验装置,包括机架、导向机构、升降板、第一测试圆锥、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一测距传感器,其中,机架包括第一板件,导向机构包括导轴和导套,所述导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导套活动套接在所述导轴外部,所述导套被配置为沿所述导轴的轴向移动,升降板受控的移动。该试验装置,由于采用了导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一测距传感器的技术手段,所以能够确保金属护套在扩口试验过程中与第一测试圆锥保持同轴度,并通过激光光束实现对扩口直径的实时测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位不准确、测量误差大、试验耗时长的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试验精度、提升扩口一致性及缩短测试时间的技术效果。

    一种阻燃剂改性技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31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1131950.X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剂改性技术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本体材料的第一属性信息;获得第一阻燃剂的第二属性信息;根据第一属性信息、第二属性信息,获得第一本体材料与第一阻燃剂之间的第一匹配度;获得预设匹配度阈值;判断第一匹配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匹配度阈值;若不满足,则获得第一本体材料的第一表面信息;判断第一表面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不满足,则获得第一修正指令;获得第一经济评估信息;根据第一经济评估信息,获得第二修正指令;将第一复合阻燃剂固定连接于第一本体材料上。解决了生产的阻燃剂水平低下、效能不高的技术问题。

    电缆成圈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07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627275.X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缆成圈装置,包括收卷电机轴,收卷电机轴上安装有旋转壳体,旋转壳体外具有调节机构调节的弧形内环板;旋转壳体与弧形内环板之间设置有内侧板,内侧板安装在旋转壳体上,内侧板外设置有外侧板,弧形内环板位于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外侧板安装在连接轴上,连接轴安装在侧板连杆上,外侧板上具有第二运动槽孔,弧形内环板边具有插块,插块安装在第二运动槽孔内;调节锁孔上方具有成圈板调节轴,成圈板调节轴的末端具有调节轴锁头,成圈板调节轴安装在上下运动托架上,上下运动托架上设置有第一运动装置,并通过第一位置调整装置安装在固定架上;本发明解决单机对不同电缆成圈时对内环直径尺寸要求不一致问题。

    一种基于纳米的新能源汽车内部用电缆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0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357429.2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的新能源汽车内部用电缆及生产方法,所述电缆包括:多根电缆芯,其中,每根电缆芯均包括用于导电的金属芯、包裹在所述金属芯外的绝缘层以及包裹在所述绝缘侧外的屏蔽层;所述多根电缆芯被第一绝缘材料构成的电缆外皮包裹;所述多根电缆芯之间的缝隙使用带有纳米颗粒的第二绝缘材料填充。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内部使用的电缆的几根电芯之间使用普通绝缘材料填充所导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内部使用电缆的性能。

    挤出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28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0222.7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挤出机,包括机座;驱动装置,设置在机座上,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挤出装置,安装在传动组件上,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挤出组件,挤出组件包括料筒和设置在料筒内的螺杆,驱动装置驱动其中一个挤出组件进入工作状态;机头组件,安装在挤出装置上,包括设置在若干挤出组件出口上的滑轨和安装在滑轨上的机头;加料装置内部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至少两个加料区,并与至少两个挤出组件呈一对一联通设置;若干加热装置设置在料筒上;若干冷却装置与若干挤出组件呈一对一设置,每个冷却装置设置在壳体与对应的挤出组件之间。通过多个挤出组件替换工作,避免因更换螺杆暂停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