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4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8467.4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G17/018 , B60G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架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悬架控制系统包括悬架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磁流变阻尼力限制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器和惯容系数调节单元,惯容器为可变惯容惯容器;簧载质量加速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模糊控制器得到目标阻尼力,并将该力通过磁流变阻尼力限制器后输入至磁流变阻尼器控制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器向悬架系统提供实际阻尼力;通过设计最优控制器,对非簧载质量加速度xt”、位移xt‑xb、xb‑xr以及实际阻尼力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路面情况下最优惯容系数。本系统及方法能将车轮共振转化为惯容器的共振,其控制方法利于不同路况条件下单独控制惯容系数,并能与磁流变阻尼器进行联合控制,实时调节参数,实现全路况系统综合性能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035635.X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6F30/15 , F16F6/00 , F16F15/03 , B60G17/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被动阻尼的车辆电磁作动器及其匹配设计方法,所述车辆电磁作动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动子和定子,定子包括导电环和背铁,背铁为中空结构,背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槽,槽中放置线圈绕组,且槽口处嵌放导电环;车辆电磁作动器工作时,以背铁和导电环产生的电涡流阻尼提供电磁作动器被动阻尼,有效减小电磁作动器的整体质量和占用空间;所述匹配设计方法包括被动阻尼、额定电磁推力以及具有被动阻尼的车辆电磁作动器控制方法的匹配设计,为悬架作动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7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75156.7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3G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减速带能量回收装置及其参数设计方法,装置包括减速带外壳和U形地槽以及均布再减速带外壳和U形地槽之间的n组支撑连接,支撑连接包括直线电机和设置在直线电机两侧的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上套设弹性材料,直线电机与能量回收模块连接;装置的参数设计方法包括对电磁减速带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行设计,能够在减速带外壳位移限制范围内,提高能量回收性能。本发明能提高车辆驶过减速带时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同时对减速带振动能量进行回收,且参数设计方法为电磁减速带的匹配设计提供技术方案和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654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09506.5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G17/015 , G01M17/02 , G06F30/15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充气轮胎车辆减振系统模型的构建方法,具体为构建免充气轮胎‑混合电磁主动悬架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所述动力学模型对应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中涉及的免充气轮胎径向刚度基于免充气轮胎径向刚度非线性拟合模型进行设计,试验验证免充气轮胎‑混合电磁主动悬架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的精度较高,本发明构建方法简单,为免充气轮胎车辆的动力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035635.X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16F6/00 , F16F15/03 , G06F30/15 , B60G17/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被动阻尼的车辆电磁作动器及其匹配设计方法,所述车辆电磁作动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动子和定子,定子包括导电环和背铁,背铁为中空结构,背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槽,槽中放置线圈绕组,且槽口处嵌放导电环;车辆电磁作动器工作时,以背铁和导电环产生的电涡流阻尼提供电磁作动器被动阻尼,有效减小电磁作动器的整体质量和占用空间;所述匹配设计方法包括被动阻尼、额定电磁推力以及具有被动阻尼的车辆电磁作动器控制方法的匹配设计,为悬架作动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863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22532.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G1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车辆主动悬架的路面识别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设计考虑未知输入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提取路面信息,进行路面高程识别;根据路面高程识别结果,将路面高程统计特征作为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ANFIS的输入参数,输出参数为路面等级,完成对路面等级的识别;根据路面等级对路面类型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路面类型主动悬架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控制参数进行设计,控制参数设计过程为以优化函数为目标函数,采用群优化算法进行约束范围内的参数寻优过程;根据理想悬架力输出控制信号到主动悬架。本方法既能够实现非线性主动悬架路面高程与等级识别,还能实现对主动悬架工作模式的智能切换及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53105.5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液压调平系统及其多模式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液压缸、电磁换向阀组、整流桥、蓄能器、电机、双向液压泵、溢流回路、馈能单元、控制单元、坡度识别单元。液压调平系统中液压缸相互联系,在横向与纵向调平时能够实现两两追逐调平,使机身重心不变提高稳定性且有更快的调平速度,调平与机身振动过程中馈能单元收集能量实现能量回收。针对此新型液压调平系统设计了一种多模式控制方法,在道路坡度识别的基础上采用多模式控制方法,根据识别坡度与坡度阈值采用相应的模式,使得机身在坡度大的路况调平速度更快,在坡度小的路况调平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656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53107.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及电动汽车,包括悬架主体和车轮主体,悬架主体包括磁流变阻尼器、直线作动器、转向节、上控制臂、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转向节与轮毂电机固定连接,磁流变阻尼器、上控制臂、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的一端均与转向节球形连接,所述磁流变阻尼器、上控制臂、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的另一端均与车身球形连接,直线作动器的一端与前控制臂球形连接,直线作动器的另一端与车身球形连接,直线作动器和磁流变阻尼器并列布置。本发明将轮毂电机与电磁悬架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布置将保证了轮毂电机车轮的定位。将磁流变阻尼器与直线作动器并联,通过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提高了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舒适性以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55772.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调平履带车的整车建模搭建方法,采用四点调平设计,且分别考虑履带车的车身及履带车的底盘在垂直、俯仰、侧倾方向、车轮垂直方向的受力平衡,由此在仿真软件中建立履带车整车数学模型;在仿真软件中建立调平液压缸系统模型,利用该调平液压缸系统模型输出液压缸主动力,且使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对液压缸进行位置控制;在仿真软件中对履带车整车数学模型和调平液压缸系统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将调平液压缸系统模型输出的液压缸主动力作用于履带车整车模型,由此完成履带车整车模型的搭建;搭建路面激励模型,根据路面激励模型所反馈的效果对履带车整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调控,优化整车模型,实现自调平履带车的整车模型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9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15789.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自供能磁流变减振器,属于车辆系统减振领域。本发明由刚性连接的磁流变减振器和直线电磁动力吸振器组成,控制简单、能耗较小的磁流变减振器用于抑制车身振动,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乘坐舒适性;直线电磁动力吸振器包括定子和动子,且始终工作在被动馈能模式;直线电磁动力吸振器为作用于车轮的质量‑刚度‑阻尼共振系统,无需外部控制,有效降低车轮共振频段车身加速度、轮胎动载荷和悬架动挠度,抑制车轮的振动,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行驶安全性。当定子与动子发生相对直线运动时,线圈绕组产生感应电流,为磁流变减振器提供能量,实现减振器自供能,同时,剩余能量储存至蓄电池,实现能量回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