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冻堵的高效紧凑LNG热管式中间介质气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06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49214.6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干烧、冻堵的高效紧凑LNG热管式中间介质气化器,由上壳体、下壳体、热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绝热密封组件、紧固密封组件以及中间介质换热管组件组成,主要用于海上晃荡工况下的LNG气化换热过程。其中热流体和冷流体通过中间介质换热管组件中的热管进行换热,海水使用高压水泵从热流体通道的进口泵入,LNG从冷流体通道的进口泵入,冷热流体在折回的狭长形空腔内流动,以平衡海上LNG气化器由于海浪起伏晃荡而导致的气化器液面周期性波动,避免引起的热管“干烧”,从而改善气化器换热能力下降的现象,并增强气化器的换热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干烧、冻堵的高效紧凑LNG热管式中间介质气化器的装配方法。

    超声波协同紫外线杀菌的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2381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51598.7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声波协同紫外线杀菌的水处理装置,在筒体外壳的侧壁中间开有相对筒体外壳轴线对称的同轴线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在筒体外壳侧壁上还开了一个矩形孔,矩形孔中设置清洗槽,清洗槽中有沿筒体外壳的轴向等距分布的四个超声波换能器,筒体外壳内腔中同轴套装石英套管,石英套管内部套有中压紫外灯;将清洁水充满筒体外壳内,关闭进水孔和出水孔,中压紫外灯和超声波换能器工作,工作稳定之后同时打开进水孔和出水孔使待处理水进入到筒体外壳内,中压紫外灯与超声波换能器协同处理,处理后延后关闭中压紫外灯和超声波换能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单独使用紫外线杀菌的效果,超声波还能保持对石英套管和筒体内壁的清洗。

    全自动反冲洗式自清洗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21231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451573.7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反冲洗式自清洗过滤器,筒体内腔以上隔板和下隔板分为上腔、中腔、下腔;在中腔内,中间导流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上、下隔板上的大阶梯中心孔,8个细圆柱滤网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上、下隔板上的8个小阶梯孔,中间导流管内空套中间排污管,上腔内设有上转臂,下腔内设有下转臂,上、下转臂均是由四通接头、对称连接于四通接头左右两端的两个弯管、连接弯管下端面的密封套组成;中间排污管上端连接上转臂的四通接头下端、下端连接下转臂的四通接头上端;同一转臂上的两个密封套的间距是8个小阶梯孔所在的圆周直径;上转臂的四通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转臂驱动轴,自动反冲洗细圆柱滤网,反冲洗效果好。

    全自动反冲洗式自清洗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2123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51573.7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反冲洗式自清洗过滤器,筒体内腔以上隔板和下隔板分为上腔、中腔、下腔;在中腔内,中间导流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上、下隔板上的大阶梯中心孔,8个细圆柱滤网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上、下隔板上的8个小阶梯孔,中间导流管内空套中间排污管,上腔内设有上转臂,下腔内设有下转臂,上、下转臂均是由四通接头、对称连接于四通接头左右两端的两个弯管、连接弯管下端面的密封套组成;中间排污管上端连接上转臂的四通接头下端、下端连接下转臂的四通接头上端;同一转臂上的两个密封套的间距是8个小阶梯孔所在的圆周直径;上转臂的四通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转臂驱动轴,自动反冲洗细圆柱滤网,反冲洗效果好。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增材工艺推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17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78415.0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增材工艺推理方法,包括:在增材装备许可的工艺窗口内,以热输入功率、热源移动速度和材料送给速度为因素,进行多水平全因素沉积单道增材试验,获得增材工艺参数不同的沉积单道;利用激光轮廓扫描仪测量沉积单道的几何特征;以沉积单道的几何特征以及既定增材工艺参数为输入,以剩余未确定的增材工艺参数为输出,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采用样本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输入单道成形的目标几何特征尺寸以及部分既定增材工艺参数,运行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推理出剩余未确定的增材工艺参数。本发明只需进行一次建模,时效性强、耗时短,便于实际应用,有利于形成工艺数据库。

    一种低温碳捕集用降膜式凝华换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46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77737.1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碳捕集用降膜式凝华换热器,包括电机、壳体、离心滚筒和透气薄膜,设置于壳体内腔且表面分布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薄膜将其内腔分为内外2个仅通过孔隙相连通的区域,设置于壳体下方的进气口与壳体内腔的外区域相连通,设置于壳体顶部的进液口、出气口以及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出液口与壳体内腔的内区域相连通,设置于壳体内区域的离心滚筒与电机相连,离心滚筒上端设有垂直向投影面积覆盖进液口垂直向投影面积的平台,通过装置内的离心滚筒将制冷剂甩至薄膜的内表面,烟气经底部从薄膜外表面向内运动,与液膜发生热质交换,通过同时优化气液相的流动形式,大幅度增加气液传热传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