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159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067139.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311/92 , C09K9/02
Abstract: 一种双苯并色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过程如反应式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合物I‑1与乙炔锂乙二胺络合物反应得到化合物I‑2;(2)化合物I‑2与化和物I‑3在樟脑磺酸存在下环合得到化合物I‑4;(3)将化合物I‑4在碱性条件下与Br‑L‑Br进行亲核取代得到化合物II‑2;(4)化合物II‑2与化合物I‑8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亲核取代得到化合物I。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产率较高。制备的通式(I)化合物具有显色灵敏度高、优良的耐久性和极短的褪色半衰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59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066139.2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311/92 , C08F283/06 , C08F222/14 , C08F220/32 , C08F212/12 , C08F220/28 , C08F234/02 , C08F222/20
Abstract: 一种双苯并色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R2、R5、R6各自选自氢、甲基、甲氧基、甲硫基、芳基、卤素、CN、NO2、CF3或CF2H;R3、R4、R7、R8各自选自氢、甲基、甲氧基、甲硫基、卤素、CN、NO2、CF3或CF2H,且R3、R4、R7、R8中至少一个为吸电子基团;L选自C1‑C8直链烷基、支链烷基、环状烷基或烷基链中含至少1个杂原子的取代基。该化合物具有显色灵敏度高、优良的耐久性和极短的褪色半衰期。可作为记忆材料、调光材料、光致变色透镜材料、光学过滤器材料、显示器材料、光信息器件、光开关元件、光刻胶材料、光量计或装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02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1110840.3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491/107 , C07D311/94 , C09K9/02 , C09K11/02 , C09K11/88 , B82Y30/00 , B01J13/14
Abstract: 一种螺吡喃类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材料为三层复合核壳结构,其内核为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中间层为螺吡喃类化合物构成的光致变色层,外壳为聚氨酯;该复合微球的外径为50‑350nm,其中,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的直径为30~250nm,中间层的厚度为5~25nm,外壳的厚度为5~25nm。该方法制备的光致变色复合微球可以作为变色材料加入光致变色涂层或树脂光学材料中。该材料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从无色变为有色,而紫外线消失后,又能快速褪变为无色,具有抗疲劳性强、稳定性好、变色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5157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729632.0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应用,该纳米复合微球内核为氧化钛纳米晶颗粒,外壳包覆表面活性剂,光致变色化合物处于内核与外壳之间的中间层,形成复合多层核壳结构。光致变色化合物选自螺吡喃、萘并吡喃和螺噁嗪类化合物。通过多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复配及与氧化钛纳米晶粒的协同作用,所制备的变色材料不仅可在紫外光辐射下变色、呈现多种可逆色彩变化,而且可在明暗不同环境防护有害强光或短波蓝光。光致变色过程具有成色变化时间短、响应灵敏度高、色彩变化丰富、防蓝光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246043.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C7/02 , G02C7/10 , G02B1/04 , C07D519/00
Abstract: 一种红色色盲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镜片中含有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钴三层复合核壳结构视光材料,其内核为氧化钴纳米微球,微球外包覆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外壳为丙烯酸酯;氧化钴纳米微球、螺吡喃化合物、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1∶(1.2~1.4)∶(0.8~1);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镜片树脂基材的质量比为1∶(30~200)。该视光材料在镜片中具有滤光补色作用。镜片在室内正常光线下颜色较深,能增强红色波段光谱色彩纯度和色觉向量空间的维数,提高红色色盲患者辨色能力,矫正色觉异常,而来到室外又能快速褪变为浅色或者无色,确保患者视物真实。具有色彩饱和度高、辨色效果好、佩戴舒适等优点。#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402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685785.X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75/14 , G02B1/00 , G02B1/04 , G02B5/20 , C09D7/61 , C01B19/04 , C01G51/04 , B82Y40/00 , C08G18/76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10 , C08G18/67 , C08G18/32
Abstract: 一种纳米复合彩色滤光涂层液及滤光片,涂层液包含A、B组分,A组分包括:70~90%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0~5.5%核壳型金属硒化物纳米粒子;0~5.5%核壳型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9.5~19%活性稀释剂;0.1~1%消泡剂;B组分为0.4~4%光引发剂。通过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和羟基丙烯酸酯的加聚反应,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然后与具有特定光谱功能的纳米材料复合,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反应性基团和金属硒化物、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利用不同纳米粒子在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中的光谱特性,可选择性透过所需波段光谱来精确调控滤光和颜色,具有滤光效果优异、光谱截击准确、色牢度高、抗老化性能好和色彩丰富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3076.4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防蓝光变色涂层液、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防蓝光变色涂层液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该纳米复合微球内核为氧化钛纳米晶颗粒,中间层为光致变色化合物,外壳包覆表面活性剂;光致变色化合物选自螺吡喃、萘并吡喃和螺噁嗪类化合物。通过多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复配及与氧化钛纳米晶粒的协同作用,所制备的变色涂层和滤光片不仅可在紫外光辐射下变色、呈现多种可逆色彩变化,而且可在明暗不同环境防护有害强光或短波蓝光。光致变色过程具有成色变化时间短、响应灵敏度高、色彩变化丰富、防蓝光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5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066137.3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311/92 , C09K9/02
Abstract: 一种双苯并色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R1、R2、R5、R6各自选自氢、甲基、甲氧基、甲硫基、芳基、卤素、CN、NO2、CF3或CF2H;R3、R4、R7、R8各自选自氢、甲基、甲氧基、甲硫基、卤素、CN、NO2、CF3或CF2H,且R3、R4、R7、R8中至少一个为吸电子基团;L为芳基。该化合物具有显色灵敏度高、优良的耐久性和极短的褪色半衰期。可作为记忆材料、调光材料、光致变色透镜材料、光学过滤器材料、显示器材料、光信息器件、光开关元件、光刻胶材料、光量计或装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45487.6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20/14 , C08K9/10 , C08K3/22 , C08K5/3417 , G02C7/02 , G02B1/04
Abstract: 一种蓝色色弱矫正镜片及其制备方法,镜片中含有丙烯酸酯/螺吡喃/纳米氧化铜三层复合核壳结构视光材料,其内核为氧化铜纳米微球,微球外包覆式I所示的螺吡喃化合物,外壳为丙烯酸酯;氧化铜纳米微球、螺吡喃化合物、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1∶(1.1~1.3)∶(0.9~1);核壳结构视光材料与镜片树脂基材的质量比为1∶(30~200)。该视光材料在镜片中具有滤光补色作用。镜片在室内正常光线下颜色较深,能增强蓝波段光谱色彩纯度和色觉向量空间的维数,提高蓝色色弱患者辨色能力,矫正色觉异常,而来到室外又能快速褪变为浅色或者无色,确保患者视物真实。具有色彩饱和度高、辨色效果好、佩戴舒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3175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1145343.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13/14 , C08G18/48 , C08G18/32 , C08K7/18 , C08K3/22 , C08K9/10 , C08L75/04 , C09D175/04 , C09D7/62
Abstract: 一种防蓝光纳米复合微球、防蓝光光学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防蓝光纳米复合微球为聚氨酯/光吸收剂/氧化钛三层复合核壳结构,其内核为氧化钛纳米微球,中间层为光吸收剂,外壳为聚氨酯;该复合微球的外径为8‑32nm,氧化钛、光吸收剂和聚氨酯的重量比为1:(0.2~0.6):(0.2~1)。该防蓝光纳米复合微球可以掺杂入树脂光学材料中制成防蓝光光学树脂材料。该材料阻隔光谱范围从紫外光谱区拓展到蓝光光谱区,在保持高透过率的情况下,具有对不同波段蓝光进行区分吸收的性能,其中280‑380nm紫外线透过率小于1%,400‑440nm短波蓝光透过率低于5%,460‑500nm光谱区蓝光透过率超过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