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30795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18736.3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10G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热法处理废旧橡胶制备液体燃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轮胎研磨,得到橡胶的细小粉末;(2)称取处理好的橡胶粉末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水进行高温反应;(3)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所得混合物进行萃取,分离并过滤得到有机相,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液体燃料。本发明以废旧橡胶为原料制备液体燃料,其原料为废弃物,这样就可以达到废弃物重新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水热过程中无需对原料进行干燥,减少了前期处理的能耗;同时由于反应过程中使用水作为反应溶剂,成本低廉且无毒无害,对所得产品无污染,降低了投资成本。缓解了石油资源枯竭带来的能源危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89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48655.3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浒苔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条浒苔在植物粉碎机中打碎,装入玻璃瓶中封存放入冰箱冷藏以备后用;(2)由玻璃瓶中取条浒苔粉末2.5g及定量去离子水依次加入间歇式反应釜,确保密封严实;(3)将密封好的反应釜放入370℃的熔融盐中,加入20wt.%K2CO3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40min。该方法是一种能源转化技术,与直接热解技术相比具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反应原料无需干燥等优势,与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转化方法相比则可更高程度的利用生物质中的有机质,而且高压液化产物油经改质升级有望取代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34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26494.8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藻的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油燃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并粉碎的微藻在锣中进行筛漏,得到微藻细小颗粒;(2)称取处理好的微藻细小颗粒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溶剂反应;(3)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所得混合物进行萃取,分离并过滤得到有机相,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得到生物油。本发明以微藻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生物油的方法,其原料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能源消耗低、易于大规模养殖,不占用耕地,缓解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此外,微藻的热化学转化直接制备生物油的过程无需先制得生物油继而再进行酯交换,实验简便易行,能耗低,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50732.7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秸秆生物油无损组分分离和分类改质制备生物燃料的方法,包括对原始生物油进行离心预处理,以去除大分子颗粒,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生物油与二氯甲烷互溶制备得到混合溶液,再通过分子蒸馏装置对混合溶液进行分子蒸馏,得到轻质馏分油和重质馏分油,并对轻质馏分油进行单独加氢改质,对重质馏分油加入供氢剂进行共加氢改质,分别获取改质油。该方法不仅实现了秸秆生物油组分的无损收集,克服了常规蒸馏中重质馏分如结焦聚合等难以继续利用的难题,并能根据不同馏分的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改质,通过加入供氢剂,显著提高了秸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生物燃料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18980.3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10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轮胎裂解油分级分离方法,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轮胎裂解油因硫含量高、粘度大等缺点需改质升级,现有改质方法存在反应条件严苛、成本高昂等问题。本方法先将轮胎裂解油稀释后放入进料装置,调节系统压力及分子蒸馏设备参数进行分离,经二级冷凝、冷阱冷凝回收部分逸出物,再用旋转蒸发器蒸出稀释剂得轻质和重质馏分油。该方法能实现高效分离与无损收集,提升裂解油改质效果与经济价值,增加废旧轮胎处理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6213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485690.X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莎豆热化学转化联产“生物柴油”和“绿色柴油”的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以粉碎的油莎豆颗粒为原料,首先采用水‑甲醇双溶剂耦合体系对油莎豆颗粒进行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处理,得到油莎豆液化油;然后,用正己烷对油莎豆液化油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生物柴油”和重质油;最后,将重质油进行催化加氢改质处理,得到“绿色柴油”。本发明是一种能源综合转化利用技术,能够将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在同一体系中进行,既可以将油莎豆中的脂肪全部转化为“生物柴油”,又能够实现剩余有机组分的转化并最终得到“绿色柴油”,从而实现油莎豆等富脂类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和高值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213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85690.X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莎豆热化学转化联产“生物柴油”和“绿色柴油”的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以粉碎的油莎豆颗粒为原料,首先采用水-甲醇双溶剂耦合体系对油莎豆颗粒进行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处理,得到油莎豆液化油;然后,用正己烷对油莎豆液化油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生物柴油”和重质油;最后,将重质油进行催化加氢改质处理,得到“绿色柴油”。本发明是一种能源综合转化利用技术,能够将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在同一体系中进行,既可以将油莎豆中的脂肪全部转化为“生物柴油”,又能够实现剩余有机组分的转化并最终得到“绿色柴油”,从而实现油莎豆等富脂类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和高值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31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42782.0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7C227/02 , C07C229/16 , C01C1/26 , C05C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7/02 , C01C1/26 , C05C3/00 , C07C2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近临界水中亚氨基二乙酸盐的绿色制备方法,属精细化工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该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生产工艺便捷、收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且对环境无污染。技术特点:将亚氨基二乙腈与碱金属碳酸盐以一定量的物质的量比均匀混合,加入到装有水的不锈钢间歇反应式装置中,或者将该混合物的水溶液流经列管式反应装置,控制反应装置外部温度240~250℃,反应时间6~8分钟,体系压力7~10MPa;利用水‑碳酸盐体系的近临界特性促使水解反应的进行,并最终所得产品混合液;将所得溶液经脱色、浓缩、结晶、干燥即可得无水固体产品。本发明借助于近临界水‑碳酸盐体系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盐,使用较为温和的添加物促进剂,脱色简易,且所用水可以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89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548655.3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浒苔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条浒苔在植物粉碎机中打碎,装入玻璃瓶中封存放入冰箱冷藏以备后用;(2)由玻璃瓶中取条浒苔粉末2.5g及定量去离子水依次加入间歇式反应釜,确保密封严实;(3)将密封好的反应釜放入370℃的熔融盐中,加入20wt.%K2CO3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40min。该方法是一种能源转化技术,与直接热解技术相比具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反应原料无需干燥等优势,与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转化方法相比则可更高程度的利用生物质中的有机质,而且高压液化产物油经改质升级有望取代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86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34517.8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10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热法处理浮萍生物质制备生物油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浮萍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浮萍细小颗粒;(2)称取处理好的浮萍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水反应;(3)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所得混合物进行萃取,分离并过滤得到有机相,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生物油。本发明以浮萍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生物油的方法,其原料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能源消耗低、前期投入少、成本低廉且易于大规模养殖,不占用耕地,缓解了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此外,水热过程无需对高水分浮萍进行干燥,因而前期处理能耗低,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