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步水热法处理微藻制备绿色柴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1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000655.9

    申请日:2014-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步水热法处理微藻制备绿色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粗生物油的制备;步骤二、粗生物油的氢化预处理;步骤三、预处理生物油的催化氢化。最终制得粘度低、热值高、热稳定性好的液态烃燃料-绿色柴油。该绿色柴油与市售柴油性质相似,因而可用于现有内燃机引擎,对于缓解21世纪的能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锅法制备藻类绿色柴油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976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76035.4

    申请日:201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制备藻类绿色柴油的新方法,属新能源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两步法制取高品质藻类生物燃料的诸多弊端,其特征在于:首先,称取一定量的藻粉、贵金属催化剂以及废机油置于高压反应釜,密封,釜内空气用一定压力的氢气替代;其次,将反应釜放入一定温度的熔盐中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待其冷却至室温减压并打开反应釜,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过滤除去残渣,所得液体混合物进行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得绿色柴油。该绿色柴油产率在60-80wt.%,主成分为烃类,其氧含量0.3-2.6 wt.%,热值44-50MJ/kg,H/C摩尔比1.8-2.0,硫含量达到车用柴油国IV标准。

    一种处理工业催化废弃物乙炔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9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42812.5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一种处理工业催化废弃物乙炔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工业催化废弃物乙炔铜矿浆放入容器中,再加入乙炔铜矿浆质量1~1.5倍的蒸馏水并搅拌均匀;b、向容器中加入乙炔铜矿浆质量0.15~0.5倍的过氧化氢,搅拌均匀;c、将已经稀释好的浓度为15%~30%的酸溶液加入容器中,搅拌并在常温中反应5h,用气袋收集反应气体;d、待反应结束后,加入碱溶液调节反应溶液pH值到11-12,然后对反应后的残渣进行离心,洗涤三次,得到的离心液能继续循环使用;e、在60℃条件下烘干处理得到残渣样品,在150℃马弗炉中,观测是否有爆燃现象。

    一种光致发光晶体材料硼酸钐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19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34282.4

    申请日:201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10 C30B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致发光晶体材料硼酸钐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光致发光晶体材料硼酸钐钠,其化学式为Na3Sm(BO3)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单胞参数为a=0.65667(3)nm,b=0.87675(4) nm,c=1.01850(5)nm,β=90.8650°。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硼酸钐钠单晶,将充分研磨均匀的混合原料置于铂坩埚中,放入箱式炉中加热合成,在最高温度恒温,然后缓慢冷却,降至室温后制得该化合物的单晶体。该晶体材料可被406nm光激发并发射出明亮的橙红色荧光,可用于荧光发光材料和器件,满足电子工业、公共场所显示和家用电器显示等需求。

    一种1,2,4-三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4204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725423.5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4-三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1,2,4-三取代呋喃类化合物,是以1,2-联烯酮和2-氯乙酰乙酸乙酯或3-氯-2,4-戊二酮为原料通过分子间的缩合反应制备而成的,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R1为苯基、取代苯基、苯甲基、苯乙基或呋喃基,R2为乙氧基或甲基。本发明还公开了该1,2,4-三取代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反应条件简单,不需要无水无氧;2)无需要昂贵的金属催化剂;3)起始原料1,2-联烯酮制备方便;4)产物易分离纯化。

    一锅法制备藻类绿色柴油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976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776035.4

    申请日:201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制备藻类绿色柴油的新方法,属新能源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两步法制取高品质藻类生物燃料的诸多弊端,其特征在于:首先,称取一定量的藻粉、贵金属催化剂以及废机油置于高压反应釜,密封,釜内空气用一定压力的氢气替代;其次,将反应釜放入一定温度的熔盐中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待其冷却至室温减压并打开反应釜,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过滤除去残渣,所得液体混合物进行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得绿色柴油。该绿色柴油产率在60-80wt.%,主成分为烃类,其氧含量0.3-2.6wt.%,热值44-50MJ/kg,H/C摩尔比1.8-2.0,硫含量达到车用柴油国IV标准。

    水热法处理木姜子生物质制备生物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6449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408413.4

    申请日:201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处理木姜子生物质制备生物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木姜子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木姜子细小颗粒;(2)称取处理好的木姜子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水反应;(3)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所得混合物进行萃取,分离并过滤得到有机相,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生物油。本发明以木姜子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生物油的方法,其原料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直至西藏均有分布,对土壤和环境适应能力强,为非粮食作物,其根皮及叶可入药,木姜子含油量高,其所得油产物产率高,可缓解化石能源的枯竭。此外,水热液化过程不需要对于原料进行干燥,降低了能耗,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一种油莎豆热化学转化联产“生物柴油”和“绿色柴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13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485690.X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莎豆热化学转化联产“生物柴油”和“绿色柴油”的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以粉碎的油莎豆颗粒为原料,首先采用水‑甲醇双溶剂耦合体系对油莎豆颗粒进行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处理,得到油莎豆液化油;然后,用正己烷对油莎豆液化油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生物柴油”和重质油;最后,将重质油进行催化加氢改质处理,得到“绿色柴油”。本发明是一种能源综合转化利用技术,能够将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在同一体系中进行,既可以将油莎豆中的脂肪全部转化为“生物柴油”,又能够实现剩余有机组分的转化并最终得到“绿色柴油”,从而实现油莎豆等富脂类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和高值利用。

    一种油莎豆热化学转化联产“生物柴油”和“绿色柴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13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85690.X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莎豆热化学转化联产“生物柴油”和“绿色柴油”的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以粉碎的油莎豆颗粒为原料,首先采用水-甲醇双溶剂耦合体系对油莎豆颗粒进行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处理,得到油莎豆液化油;然后,用正己烷对油莎豆液化油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生物柴油”和重质油;最后,将重质油进行催化加氢改质处理,得到“绿色柴油”。本发明是一种能源综合转化利用技术,能够将超临界酯交换和近/超临界水热转化在同一体系中进行,既可以将油莎豆中的脂肪全部转化为“生物柴油”,又能够实现剩余有机组分的转化并最终得到“绿色柴油”,从而实现油莎豆等富脂类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和高值利用。

    取代3-羟基联苯-2,4-二羧酸二乙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6419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324417.3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代3-羟基联苯-2,4-二羧酸二乙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取代3-羟基联苯-2,4-二羧酸二乙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H或取代基,所述的取代基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二甲氧基、氟、氯、溴或氰基,取代基的位置为苯环上的邻位、间位或对位。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取代3-羟基联苯-2,4-二羧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反应条件温和、简单,不需要无水无氧的条件,室温下即可有效反应;2)不需要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和特殊试剂;3)起始原料芳基1,2-联烯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便;4)制得的产物易分离纯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