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40352.8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西理工大学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隧道开挖支护作用的近场动力学物质点钝化与活化方法,涉及隧道开挖技术领域,该近场动力学物质点钝化与活化方法包括:根据近场动力学材料参数与断裂参数建立近场动力学本构力函数;根据隧道结构化参数确定隧道开挖与支护区域,将开挖与支护区域离散化为物质点,并根据物质点属性分类生成开挖与支护空间坐标矩阵;利用标量分段函数对近场动力学本构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修正近场动力学本构力函数;通过物质点钝化与活化技术实现隧道开挖与支护模拟。本发明通过对开挖与支护区域的原有物质点进行钝化和活化处理,确保物质点的属性和坐标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重新生成新物质点及其属性判断和信息存储的复杂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48382.3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护盾式TBM的壁后豆砾石吹填的施工方法及其支护结构,涉及隧洞盾构施工的衬砌支护结构技术领域,该护盾式TBM的壁后豆砾石吹填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管片,并沿着管片的宽度方向,在管片两侧对称焊接有钢环;制备凹槽辊筒;将筛网安装至凹槽辊筒的凹槽中,将振动机安装至凹槽辊筒的外侧,将凹槽辊筒及有伸缩杆的固定支架均安装至管片的外侧,且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筛网的外侧连接;将若干管片拼装成环形装;吹填豆砾石。本发明可以解决豆砾石吹填不均匀问题,避免豆砾石吹填不均匀导致密实度不足的豆砾石传递到管片上的围岩压力过高现象出现,防止管片出现裂痕引发的隧道渗漏水病害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4889.1
申请日:2024-10-31
IPC: G06F30/20 , G06V1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映真实不连续面的岩石近场动力学转印建模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岩石近场动力学转印建模方法包括:获取包含不连续面的岩石图像,对岩石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二值图像,并基于边缘分割技术获取二值图像中的岩石特征像素点;基于物质点离散转印技术与岩石特征像素点,构建近场动力学模型,并判断物质点间键类型;基于力学边界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近场动力学模型进行精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化近场动力学模型;基于试验需求,预先配置力加载与位移加载的边界条件,结合优化后的近场动力学模型确定岩石损伤指标。本发明可实现智能建模和程序化计算,便于获取含不连续面岩石的力学性能、裂隙演化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4487.6
申请日:2023-02-25
Applicant: 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透溶蚀作用下混凝土水压致裂试验装置及方法,采用固定模具和特制的土工乳胶膜紧固紧密包裹试样上表面和侧面,限定侵蚀溶液由混凝土预制裂缝顶部流入、底部流出,通过调节水箱支撑杆升降高度,实现不同水力梯度下混凝土试样溶蚀作用;用紧固螺钉将硅胶套、夹具和凸形密封钢板夹紧在不同溶蚀时间下混凝土试样上,通过螺杆连接前后两个凸形密封钢板夹持混凝土试样,实现混凝土试样水压密封;采用应变片、夹式引伸计监测混凝土试样水压致裂过程中裂缝扩展模式。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溶蚀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水压致裂试验的不足,更加真实准确地模拟混凝土结构长期承受高水力梯度的环境水渗透溶蚀作用下水力致裂特性、机理和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67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715657.1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且带滑动杆的土体单轴拉伸装置,包括底板、高度可调模具和单轴拉伸装置;高度可调模具用于制备试样并能将哑铃型的试样两端夹紧;包括模具固定端、模具拉伸端、若干根滑动长条和两块L弯板;模具固定端、模具拉伸端和每根滑动长条底部均通过两个滑动凸部套设在两个滑动槽内的滑动杆上,滑动凸部与滑动杆之间均匀布设有若干个万向球;两块L弯板拼接在若干根滑动长条两侧;模具固定端、模具拉伸端和两块L弯板的高度能够升降;单轴拉伸装置包括固定板、加载器和应力传感器。本发明能实现对不同高度试样的拉伸试验;且能避免偏心受拉,且通过滑动长条,能降低摩擦的同时快速辨别试样断裂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01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236781.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悬浮效应的土体滑开型断裂试验方法,包括步骤1,制样;步骤2,组装磁悬浮装置;步骤3,间隔缝隙调整;通过对磁悬浮平台中的两个水平电磁线圈通入电流的调整,使相邻两个磁悬浮平台之间的间隔缝隙均等预制裂缝的宽度;步骤4,放置试样并通电:放置试样后,通过使三个磁悬浮平台中的两个垂直电磁线圈均通入相同电流,使得三个磁悬浮平台带动试样同步上升至悬浮状态;步骤5,装夹试样;步骤6,Ⅱ型断裂试验;步骤7,数据采集及绘图;步骤8,停止试验。本发明中的磁悬浮平台与试验平台完全分离,消除摩擦力,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另外,通过调整试样长宽尺寸或预制裂缝尺寸,寻找试样尺寸及初始裂缝尺寸变化对试样断裂韧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6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16525.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土体单轴拉伸装置试验方法,包括步骤1,组装可视化一体式模具;先组装模具底板,再组装可拆卸的L型板;步骤2,制样,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进行土体试样的充填;步骤3,安装轴拉装置:将模具拉伸半与油压拉力器相连接;步骤4,拆卸L型板;步骤5,拉伸;步骤6,试样断裂:油压拉力器进一步拉伸,土体试样的拉伸变形部达到最大承受力后,将发生断裂;与此同时,位于断裂部正下方的滑动条将在上方断裂试样的带动下相互分离,从而记录试样断裂位置;步骤7,绘制拉伸应力-时间曲线与拉伸位移-时间曲线。本发明将制样使用的模具直接改造成活动夹具,实现模具与活动夹具的一体化,省去脱模,还能观测断裂具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0033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75642.7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校园考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教师通过移动端注册用户信息,后台服务器进行审核;S02,S01审核通过后,教师根据课程启动移动端的签到程序;S03,移动端的摄像头对教室内的学生上半身以上部分进行拍摄视频,并生成一个IP地址,并将数据传送给后台服务器;S04,后台服务器调用移动端生成的IP地址,并将S03中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转换成一帧一帧图片;S05,将S04中转化后的图片经过后台服务器的算法并与后台服务器内的全校学生人脸特征数据库进行匹配,判断学生身份;S06,教师结束移动端的签到程序,后台服务器将检测结果传送给服务端进行保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校园考勤系统。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校园考勤方法及其系统,系统效率高,用时少,可为用户节省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03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81036.1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技术的课堂快速点名签到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技术,所述方法包括:可移动端摄像头快速采集目标人脸视频,并生成IP地址;服务端在ubuntu系统下连接移动端提供的IP地址,生成一帧一帧图片;根据MTCNN算法检测人脸图片的关键点,选择Procrustes analysis分析方法人脸对齐;根据已对齐后的人脸图片,选择FaceNet算法进行人脸向量特征化;将收集的人脸向量与数据库中人脸图片的特征向量进行对比,按一定阀值找出与目标人脸图片最相似的人脸图片,并生成文本文件。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快速扫描,通过移动端可快速准确识别受化妆、光线、识别背景等因素影响的人脸图片。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4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8521.9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 , 河海大学 , 西安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1N15/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层堤坝基础渗透判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获取双层堤坝地质参数,形成地质参数集;S2、构建双层堤坝基础的渗流数值模型,模拟双层堤坝基础在各个网格节点处的渗流场分布情况,获取渗流场数据;S3、计算网格节点渗透力,确定潜在渗透破坏区域;S4、在潜在渗透破坏区域内,监测预设监测点的孔隙水压力和渗流量变化;S5、构建渗透破坏判别模型,输出渗透判定结果;S6、根据渗透破坏的判定结果进行分级处理,通过渗透分级模型输出等级渗透预警信息。本发明实现了对双层堤坝基础渗透破坏的判别、实时监测和分级预警,保障非均质双层堤坝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