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44680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18139.8
申请日:2009-09-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残留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检测痕量农药残留物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器,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的分子印迹技术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农产品样本中痕量农药残留的方法。(1)选择功能单体;(2)按摩尔比为0.1~1∶1~10∶5~25∶20~60∶0.05~0.15∶20~50的比例将残留农药的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硅源混合均匀制成MIPs溶胶;(3)制备量子点材料溶液;(4)利用层层自组装表面修饰技术,将MIPs溶胶和量子点材料修饰到微孔板表面上,制作化学发光传感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农药残留物的检测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检测,成本低,重复性好,便于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435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54231.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220/4812 , B01J2220/4825 , C02F1/286 , C02F2101/36 , C02F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亚乙基三胺改性香蕉纤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硫酸和过硫酸铵对香蕉纤维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香蕉纤维;再采用环氧溴丙烷对预处理香蕉纤维进行环氧化处理,最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去离子水:82~87%,二亚乙基三胺:3~8%,搅拌溶解,加入环氧香蕉纤维:8~12%,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温度升至60±2℃恒温,搅拌反应2h,反应完毕后,固液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二亚乙基三胺改性香蕉纤维吸附剂。该吸附剂对全氟辛烷磺酸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既成本低又绿色环保,又具有磁性,机械强度高,可反复使用10次以上,吸附剂容易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250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74051.5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硫酸钡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硫酸钠溶液通过玻璃同轴气动雾化器喷雾到含有质量浓度为0.4~1.2%复合分散剂的氯化钡溶液中,复合分散剂是由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六偏磷酸钠组成,其质量比为1∶4~6,溶液中氯化钡的摩尔浓度为0.4~1.0mol·L-1,硫酸钠溶液摩尔浓度在0.2~0.6mol·L-1范围内,合成过程中搅拌转速为150~300r/min,在室温下反应,反应完毕其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即得纳米硫酸钡产品,分离后的溶液可重复使用。该方法合成的纳米硫酸钡,粒径尺寸小于40nm,尺寸均匀,分散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020985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93772.0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491/107 , G01N21/76 , G01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枝状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用于样品中Fe3+的检测方法。主要技术特征是:首先由氨基乙醛二甲基缩醛,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在甲醇介质中,氩气保护,在55~65℃的温度下反应24~30h,得树枝状化合物,再以4-羟基苯甲醛为交联剂使树枝状化合物与罗丹明B酰肼在甲醇介质中,氩气保护下,室温、避光反应48~58h,过滤洗涤,得树枝状荧光化学传感器。在pH值6.8~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在乙醇+水的介质中,利用荧光光度计测定各种样品中Fe3+含量。其线性范围是0~10.0μg·mL-1,检出限为0.026μg·mL-1,其灵敏性和选择性在分析化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355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10778.7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8F222/14 , C08F226/06 , C08F2/02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285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苏丹红I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反应器中,按一定的摩尔比加入苏丹红I∶4-乙烯基吡啶∶偶氮二异丁腈∶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氯仿介质中,氩气除去氧,于60℃恒温反应24h,得块状聚合物,将其研磨成细粒。用乙酸和甲醇(体积比为1∶9)混合溶液索氏萃取24h,以除去模板苏丹红I分子,再用甲醇洗去残留的有机物,最后用水、甲醇洗脱干净,过筛除去过细粒子,置于60℃真空中干燥。获得的苏丹红I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剂对苏丹红I具有特异的识别能力,选择性较高,吸附速度快,解吸性能好,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具有再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32454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38510.X
申请日:2008-07-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速度块、灵敏度高的痕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子印迹膜基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分子印迹膜基片,包括金石英晶体基片,在所述金石英晶体基片表面形成多层相互交替的纳米材料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膜基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能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制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溶液;将纳米材料和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金石英晶体基片表面上。本发明将表面修饰技术应用到分子印迹膜基片的制备当中,使得纳米增效的EDCs分子印迹膜基片的制备具有可控性。检测环境内分泌物方法,操作快速简单,反应及结果均由仪器自动完成和记录,有很好的重复性,便于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06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16699.5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黄加栋 , 裴梅山 , 于京华 , 汪世华 , 张瑾 , 王元秀 , 葛慎光 , 朱元娜 , 张丽娜 , 席志芳 , 矫强 , 李强 , 何文兴 , 宋晓妍 , 孙纳新 , 叶春江 , 刘月辉 , 王军 , 李红梅 , 李殿香 , 秦余香 , 张桂香 , 杨新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痕量真菌毒素分子印迹柱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功能单体;按一定摩尔比将真菌毒素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制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溶液;制备出纳米溶液;将纳米材料和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玻璃管柱内表面上。一种检测痕量真菌毒素的方法,将化学发光体系溶液与样品溶液分别泵入化学发光分析仪,对样品中的真菌毒素进行检测。本发明分子印迹柱的检测灵敏度高和准确性高。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增效的痕量真菌毒素分子印迹柱连接到化学发光分析仪用于检测真菌毒素,可以实现样本中真菌毒素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1486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0454233.7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甲恶唑改性香蕉纤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盐酸和双氧水对香蕉纤维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香蕉纤维;再采用环氧溴丙烷对预处理香蕉纤维进行环氧化处理,最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稀碱溶液:80~84%,磺胺甲恶唑:3~6%,搅拌溶解,加入环氧香蕉纤维:12~16%,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温度升至40±2℃恒温,搅拌反应3 h,反应完毕后,固液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磺胺甲恶唑改性香蕉纤维吸附剂。该吸附剂对砷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既成本低又绿色环保,又具有磁性,机械强度高,可反复使用10次以上,吸附剂容易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854352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454231.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亚乙基三胺改性香蕉纤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硫酸和过硫酸铵对香蕉纤维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香蕉纤维;再采用环氧溴丙烷对预处理香蕉纤维进行环氧化处理,最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去离子水:82~87%,二亚乙基三胺:3~8%,搅拌溶解,加入环氧香蕉纤维:8~12%,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温度升至60±2℃恒温,搅拌反应2h,反应完毕后,固液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二亚乙基三胺改性香蕉纤维吸附剂。该吸附剂对全氟辛烷磺酸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既成本低又绿色环保,又具有磁性,机械强度高,可反复使用10次以上,吸附剂容易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00054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293776.9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瓜络表面三聚氰胺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应用。该方法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瓜络为支持体,在其表面修饰上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主要技术特征是: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碱化丝瓜络、三聚氰胺、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偶氮二异丁腈,在乙醇介质中,氩气除去氧,于55~65℃恒温水浴中反应20~30h,过滤洗涤。以10~15%(体积分数)乙酸甲醇溶液索氏萃取18~30h,以除去模板三聚氰胺分子,洗涤干燥既得该材料。对三聚氰胺具有特异的识别能力,选择性高,吸附速度快,解吸性能好,最大吸附容量为126mg/g,可生物降解,具有再生能力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