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5028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701609.0
申请日:2016-08-21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折叠开启式膜结构大门提升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属于钢结构领域。包括固定台和提升板,所述的提升板中设有上复合梁组件,所述的上复合梁组件与提升板间设有转换梁,所述的上复合梁组件随导向装置进行位移,所述的提升板通过上复合梁组件随导向装置进行位移提升,所述的导向装置通过补偿装置相配接,所述的补偿装置与固定台相固定,所述的固定台与提升板通过工作台组件相活动定位。种大面积折叠开启式膜结构大门提升系统及其安装方法结构合理,加工方便,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高,减低施工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2040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141909.7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旋转开合屋盖的反力轮组件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设置滚轮转数检测装置的反力轮组在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作为主体的传动轮台,所述的传动轮台的两侧传动连接有滚轮组件,所述的滚轮组件上设有用于调控滚轮组件的转数调控装置,所述的滚轮组件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滚轮组件的下支架,所述的滚轮组件上方设有用于支撑传动轮台的上支架,所述的转数调控装置与后台服务器相连接。本发明具有可以实时监控滚轮转数和可以在保证反力轮组件的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生产和装配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5028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01609.0
申请日:2016-08-21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6B3/48 , E04F21/0007 , E05D13/00 , E05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折叠开启式膜结构大门提升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属于钢结构领域。包括固定台和提升板,所述的提升板中设有上复合梁组件,所述的上复合梁组件与提升板间设有转换梁,所述的上复合梁组件随导向装置进行位移,所述的提升板通过上复合梁组件随导向装置进行位移提升,所述的导向装置通过补偿装置相配接,所述的补偿装置与固定台相固定,所述的固定台与提升板通过工作台组件相活动定位。种大面积折叠开启式膜结构大门提升系统及其安装方法结构合理,加工方便,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高,减低施工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980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88325.X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桥机抬吊旋转累拼滑移施工方法,所属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在拼装场地上设置滑移导轨,同时拼装主桁架端部I和主桁架端部II,接着将主桁架端部I和主桁架端部II吊装至滑移导轨上。第二步:拼装中间段桁架,并采用桥机I和桥机II完成中间段桁架整体拼装。第三步:通过桥机I、桥机II进行抬吊旋转完成中间段桁架与主桁架端部I、主桁架端部II合拢过程,完成两侧主桁架的整体拼装。第四步:采用滑移导轨将两侧的主桁架进行滑移至装配位置。第五步:到位后主桁架进行顶升并拆除滑移轨道后卸载,使得主桁架落位装配。采用一台双桥机实现大跨度桁架的安装,确保安全可靠的同时实现省时省力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54613.6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提升一体化动态稳定分析方法,所属钢结构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建立多关联结构一体化模型。第二步:进行动态提升协同修正。第三步:进行累积提升动态连续整体稳定分析。第四步:采用动态连续整体稳定性分析,直至所累积提升分区合并为整体钢结构,整体钢结构提升安装到位。解决现有钢结构提升分析不连续,未有考虑支撑结构动有态连续稳定性屈曲,结构分析设计安全性不高的问题。解决现有支撑结构独立计算分析时,存在支撑结构自身约束、计算长度系数考虑不足,整体稳定安全系数考虑不足,未将与支撑结构相关联结构作为影响支撑结构计算分析的重要影响因数,结构设计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51265.3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焊接模数化可循环使用的转换钢平台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平台结构,所述平台结构包括多个相同的平台主梁,多个所述平台主梁能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平台主梁之间通过多个平台次梁进行连接,所述平台主梁的底端设有与平台主梁相连的半球形传力连接件,所述平台主梁的下方设有能用于承载平台主梁的平台支撑系统,所述平台主梁通过半球形传力连接件搭设在平台支撑系统中,所述平台支撑系统包括柱身,所述柱身的顶部设有能与半球形传力连接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能将平台受力后通过平台次梁传递到平台主梁的橡胶垫片。
-
公开(公告)号:CN1082048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810141908.2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旋转开合屋盖的缓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没有设置压力检测装置导致客户在长期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的缓冲装置包括A缓冲件,所述的A缓冲件前端连接有B缓冲件,所述的A缓冲件与B缓冲件之间设有连接装置,所述的A缓冲件的尾部设有A连接块,所述的A连接块前端设有A连接槽,所述的B缓冲件的尾部设有B连接槽,所述的B连接槽前端设有B缓冲槽,所述的A连接块与B缓冲槽相匹配,所述的连接装置分别与A连接槽和B连接槽相匹配,所述的A连接槽、B连接槽和B缓冲槽内都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的压力检测装置与后台服务器相连接。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和维修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48737.8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6/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软件交互的钢结构智能化施工验算分析方法,所属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通过python建立基本模型数据库。第二步:将基本模型数据库转化为施工前所需要验算的有限元结构计算模型。第三步:建立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第四步:进行优化分析以及优化的参数的个数以及确定各参数自动优化的顺序。第五步:确定施工验算的优化目标函数后,形成优化计算结果数据库,建立优化构件数据库。第六步:通过调用python完成相应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截图,同时将数据库计算结果导入预先编排的施工验算计算书中。采用多软件交互计算,实现钢结构施工验算智能化计算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现场对施工验算快速、准确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548708.1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方案的参数化逆向分析方法,所属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确定支撑架规格和支撑架上部荷载。根据已有的项目信息,通过python自动识别建立施工方法基础数据库。采用python调用支撑架上部荷载,与施工方法基础数据库的参数④每个支撑架规格与上部所受的荷载大小进行匹配,荷载大小的搜索范围是第一步中的支撑架上部荷载的±10t。由优化后的现场施工方案确定最终支撑架的规格,实现整个施工方案的逆向参数化分析。提高钢结构施工验算的计算效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减少人工操作,使得缺少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的编写有据可依。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82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58498.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大悬挑索承网格结构的无支架施工方法,所属空间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首先进行钢结构外围的结构安装,接着铺放环索,并安装环索索夹。再完成径向索的铺放安装。先铺设安装支撑架,然后完成上部内顶钢结构、上部外顶钢结构和环梁的钢结构安装。再安装上部内斜拉索、上部外斜拉索和上部底斜拉索。实现完成径向索、环索索夹与撑杆相连接。而后通过整体张拉张拉径向索使结构成形至外圈胎架脱离,再完成内侧斜撑杆的安装,之后拆卸上部内斜拉索、上部外斜拉索和上部底斜拉索。最后完成屋面、马道等,完成整体结构的施工。具有安装快速、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高、减低施工安全隐患和周期短的优点。解决了屋盖前端产生向下变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