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刚度超材料及其工作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4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4492.7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变刚度超材料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双稳态单元及主动控制单元,所述双稳态单元由弹性结构构成,所述弹性结构在不同的触发条件下可在两个稳定的几何构型之间转换,且在稳定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刚度特性,所述主动控制单元可驱动所述双稳态单元在两个稳定的几何构型之间转换,本申请提供的变刚度超材料,通过主动控制单元的精确驱动,能够快速实现双稳态单元的状态转换,从而实现材料刚度的快速调节,满足一些对时间敏感的应用需求,如汽车碰撞保护、机械振动控制等。

    一种用于卫星平台的通用减振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80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272680.7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卫星平台的通用减振装置,上连接环与卫星本体连接,下连接环与运载适配器连接,金属橡胶单元安装于上下连接环之间;金属橡胶单元中,支承座包括轴和支撑台,金属橡胶网块套于轴外侧,且通过支撑台隔开;外罩设于金属橡胶网块外侧,外罩下端与下连接环固定连接。本发明公开了减振装置的设计方法,根据初步确定的单个金属橡胶单元的承载面积、金属橡胶单元数量以及金属橡胶网块的弹性模量构建有限元模型,仿真验证得到设计最优值。本发明实现了有效的隔振和缓冲,在不影响卫星构型布局和总装流程的同时能够满足卫星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能够适应航天应用的特殊环境要求。

    一种具有低宽频减振与单向传输特性的超结构梁

    公开(公告)号:CN119308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50089.6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宽频减振与单向传输特性的超结构梁,该超结构梁由三种及以上的材料构成,原胞中包括两种周期:主周期与内部周期,增加了周期性的材料界面,改变了带隙属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宽带的低频带隙,更强的振动衰减能力等优点。具有不同原胞数量的超结构梁,带隙内均有一阶固有频率,与该频率对应的振型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带隙内固有频率对应的振型,其波长接近原胞长度,而且该固有频率与原胞的一阶固有频率相近,在该固有频率附近能够实现振动的非互易性传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低宽频减振特性的超结构梁,不仅适用于低、宽频的减振,还能应用于振动的单向传输,适用范围广。

    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旋转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060825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1910895685.3

    申请日:2019-09-21

    Inventor: 董殿存 杨胜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旋转阻尼器,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中间元件与转子,中间元件与转子之间设置有单向超越离合器,其中,壳体,包括底板与安装件,转子,转动连接于中间元件的中心位置处,中间元件,设置于安装件的内部,单向超越离合器,包括齿轮与至少一个行星齿轮,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连接,至少一个行星齿轮位于转子的径向外表面和中间元件的径向内表面之间。本发明具有通过在中间元件与转子之间设置单向超越离合器,使得旋转阻尼器与汽车内部装置之间进行配合调节时,旋转阻尼器只在单向发挥力的作用,以实现单向阻尼的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单向阻尼器具有节约了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效果。

    一种船舶柴油机高静低动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199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1910590741.2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集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柴油机高静低动隔振器,涉及隔振器领域,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安装在船舶主机底部的安装块上,所述底壳的内部顶侧滑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导杆,所述承载板通过导杆滑动安装在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为两个,所述安装块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固定块上插接有螺杆,所述底壳的底壁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导槽。本发明采用多组弹簧配合,提高隔振效率,在承受较高的负载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隔振器静变形过大,隔振效果好,使船舶柴油机隔振器的共振频率减小,同时可以保证船舶主机稳定性,有效改善低频隔振效果。

    一种对称高性能粘弹性阻尼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229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28404.8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称高性能粘弹性阻尼器,包括两个支撑板材,所述支撑板材上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支撑板材之间通过预紧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材之间设有连接板材,所述连接板材与支撑板材之间设有多组粘弹性材料,所述粘弹性材料的损耗因子不小于0.2,所述粘弹性材料为橡胶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所述连接板材与粘弹性材料呈对称结构分布设置。本发明中采用对称结构设计和高性能的粘弹性材料(损耗因子≥0.2),使得该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大大增强,是普通粘弹性阻尼器的2倍以上,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振动或冲击条件下,该阻尼器能够吸收并耗散更多的能量,从而更有效地减少结构的振动和位移。

    一种兼具吸能和减振的多功能力学超材料单元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7288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3526.7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兼具吸能和减振的多功能力学超材料单元及结构,具体涉及减振与吸能防护领域。包括形状相同的子结构和基体结构,所述子结构和基体结构均包括四根横向杆和八根V字形的内凹杆,四根所述横向杆对称平行设置,八根所述内凹杆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根横向杆同侧的端部,所有的所述内凹杆的凹部均位于横向杆之间,位于同侧四根所述内凹杆的内凹部之间连接有两根V字形的外凸杆,所述基体结构嵌设在外层结构的内部,所述基体结构和子结构的外凸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超材料结构无法同时满足缓冲吸能和中低频减振的问题,增强了超材料的性能。

    冲击吸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15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80018113.1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易的构成实现渐进式压碎、并且能量吸收量也多的冲击吸收材料。上述冲击吸收材料具有筒状体、和贴合于上述筒状体的端面的板状部件。上述筒状体含有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层叠体,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层包含沿单向取向并排列的多根增强纤维、和含浸于上述多根增强纤维的树脂,上述筒状体具有压曲抑制层和易破坏层,上述板状部件介由粘接层贴合于上述筒状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