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325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28177.1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超高单层筒状建筑钢结构倒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在0米标高水平原位组装顶部60米的钢结构及其所附轻质钢结构围护,然后提升工装系统安装就位,确定提升工装系统布置的数量和位置,并与主体钢结构连接临时固定,顶部60米的钢结构及其所附轻质钢结构围护进行铅直提升,进行内部钢结构的安装,依上述程序逐次进行后续提升,直至达到预定提升高度,安装结束,拆除提升工装系统,进行提升工装处的补杆,标高60米及以下的轻质钢结构围护。本发明解决超高空轻质钢结构围护安装防风控制技术,同时有效解决现有大型起重施工机械吊装高度不能满足吊装需求能力,解决60米以上的超高空轻质钢结构围护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4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50741.7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管中管制作及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落水管撑架制作;(b)钢结构焊接;(c)落水管的安装;(d)钢柱的吊装;(e)钢结构的涂装。本发明将钢板做成撑架板条,撑架板条与管箍焊接,形成落水管撑架,利用撑架板条压缩回弹的弹性形变,将落水管有效固定在钢柱内,很好地将落水管与钢结构主体相结合,适用于所有组织排水落水管通过钢柱固定,适用范围广;并可有效降低落水管流水产生的噪音;落水管暗藏在钢柱内,可有效避免落水管在后期装修过程中,被其它工序破坏,避免了对外部构件造成的感观损伤,提高施工质量;落水管及钢柱由工厂制作,现场拼接安装,节点处理简单,整体效果好,施工周期短,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702307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303271.8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桁架安装面外稳定临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相邻两榀纵向桁架的夹角并确定纵向桁架上面外稳定控制点的位置;(b)桁架锁紧装置制作;(c)终调装置制作;(d)初调系杆装置制作;(e)桁架锁紧装置安装;(f)纵向桁架安装就位;(g)初调系杆装置在地面上完成组装;(h)初调系杆装置高空初步就位;(i)调节终调装置。本发明将两榀纵向桁架连接成整体,从而形成可以抵抗纵向桁架面外失稳的侧向整体刚度,可以为两不同角度纵向桁架提供面外临时稳定作用,适用面广,同时采用绿色钢材,能重复使用,原理清晰、实施操作容易,且容易控制,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86325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228177.1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超高单层筒状建筑钢结构倒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在0米标高水平原位组装顶部60米的钢结构及其所附轻质钢结构围护,然后提升工装系统安装就位,确定提升工装系统布置的数量和位置,并与主体钢结构连接临时固定,顶部60米的钢结构及其所附轻质钢结构围护进行铅直提升,进行内部钢结构的安装,依上述程序逐次进行后续提升,直至达到预定提升高度,安装结束,拆除提升工装系统,进行提升工装处的补杆,标高60米及以下的轻质钢结构围护。本发明解决超高空轻质钢结构围护安装防风控制技术,同时有效解决现有大型起重施工机械吊装高度不能满足吊装需求能力,解决60米以上的超高空轻质钢结构围护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071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88906.X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IPC: E04G2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周边支承双向交叉空间钢桁架结构单向提升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安装内支承外围结构;(b)内支承内部结构在组装平台上进行组装,采用按榀分块组装滑移到位,短距离提升后补装另一方向相交桁架;(c)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内支承内部结构;(d)对内支承内部结构的提升点位置进行超提升,在内支承内部结构和内支承外围结构之间依次从中间往两侧进行补杆;(e)拆除提升机构及临时加固杆件。本发明避免了大型吊装机具的选用,降低成本;有利于保证周边支承双向交叉空间钢桁架结构安装施工终态受力与设计状态基本一致;减少高空作业,有利于施工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采取单向设置提升机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58680.6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205 ,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网格筒和核心筒及径向柔性索盘组成的杂交结构,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在传统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设置径向布置的预应力拉索形成杂交结构,实现提高外围钢网格筒竖向承载力的目的,从而形成更为稳固的空间结构体系。通过设置空间辐射式柔性索,保证在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形成较为通透的建筑效果。利用柔性索对钢网格筒的面外约束作用,有效牵制筒构件的面外局部变形,降低钢网格筒的缺陷敏感性,进而有效防止群柱失稳破坏发生。柔性索盘能保证核心筒与外围钢网格筒协同受力,降低对核心筒及钢网格筒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显著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3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21826.X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悬索操作平台及其搭设方法,在悬索上设置悬索吊柱索夹,悬索吊柱索夹设有悬索吊柱锚固件,悬索吊柱锚固件的底部设有悬索吊柱,悬索吊柱之间设有护栏横杆,悬索吊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台横梁,平台横梁铺设有脚手板。该方法包括:固定物吊耳固定;悬索摆放;悬索吊柱索夹固定;安装悬索吊柱锚固件;安装悬索吊柱;安装平台横梁;安装左端固定索和右端固定索;悬索与左端固定索固定;悬索与右端固定索固定;安装固定物吊柱;铺设脚手板和固定平台踢脚板,再安装护栏横杆。本发明可供工人高空行走与操作,能充分发挥高强度钢材的优异特性,减少用钢量、节约资源;提高安装的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高空作业带来的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257786.4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IPC: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群柱失稳荷载的杂交网格筒,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杂交网格筒包括钢网格筒、外压环、预应力索盘和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多道外压环沿高度方向内嵌于钢网格筒,预应力索盘设在钢网格筒轴心处,且沿高度方向与外压环错位设置,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斜向连接于外压环和预应力索盘之间,三者共同组成杂交网格筒的内部空间索撑体系。该索撑体系在水平面内相当于在网格筒内沿高度方向嵌入若干车辐式刚性盘,能有效约束网格筒的面外变形,降低网格筒对初始几何缺陷的敏感性,进而提高网格筒的群柱失稳荷载;在竖向平面内则与网格筒共同组成桁架体系,提升网格筒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因而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新型结构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9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258680.6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网格筒和核心筒及径向柔性索盘组成的杂交结构,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在传统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设置径向布置的预应力拉索形成杂交结构,实现提高外围钢网格筒竖向承载力的目的,从而形成更为稳固的空间结构体系。通过设置空间辐射式柔性索,保证在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形成较为通透的建筑效果。利用柔性索对钢网格筒的面外约束作用,有效牵制筒构件的面外局部变形,降低钢网格筒的缺陷敏感性,进而有效防止群柱失稳破坏发生。柔性索盘能保证核心筒与外围钢网格筒协同受力,降低对核心筒及钢网格筒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显著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07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188906.X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IPC: E04G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周边支承双向交叉空间钢桁架结构单向提升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安装内支承外围结构;(b)内支承内部结构在组装平台上进行组装,采用按榀分块组装滑移到位,短距离提升后补装另一方向相交桁架;(c)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内支承内部结构;(d)对内支承内部结构的提升点位置进行超提升,在内支承内部结构和内支承外围结构之间依次从中间往两侧进行补杆;(e)拆除提升机构及临时加固杆件。本发明避免了大型吊装机具的选用,降低成本;有利于保证周边支承双向交叉空间钢桁架结构安装施工终态受力与设计状态基本一致;减少高空作业,有利于施工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采取单向设置提升机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