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极错位型双励磁源双边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2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19631.0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极错位型双励磁源双边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包括动子模块和定子单元,定子单元固定,动子模块相对定子单元沿运动方向可直线运动;动子铁芯两侧开设有多个开口齿槽并间隔布置,动子铁芯两侧的开口齿槽错位布置,位于动子铁芯左右两个端部处的齿上绕制有自供电绕组,剩余齿的齿槽布置有动子永磁体;定子铁芯一侧开设有多个半闭口齿槽并间隔布置,定子铁芯每间隔一个齿开设有凹槽,定子永磁体布置在凹槽内。本发明可同时利用两种励磁源,可有效提高电机的推力密度,动子模块的自供电绕组可以感应出电动势,实现长行程下动子模块的无线缆供电,磁极错位型双边结构可大幅削弱动子模块所受单边法向力,提高电机可靠性。

    动子可自供电的多动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2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320165.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子可自供电的多动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模块化分段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动子模块和定子模块,定子模块固定,动子模块相对定子模块直线运动;动子铁芯一侧开设有多个开口齿槽并间隔布置,位于动子铁芯左右两个端部处的齿上绕制有自供电绕组,剩余齿的齿槽布置有动子永磁体;定子铁芯一侧开设有多个半闭口齿槽并间隔布置,定子铁芯每间隔一个齿有凹槽,定子永磁体布置在凹槽内;同一定子模块的电枢绕组串联后经和上位机通信连接。本发明可同时利用两种励磁源,可有效提高电机的推力密度,动子模块的自供电绕组可以感应出电动势,实现长行程下动子模块的无线缆供电。定子模块可实现模块化分段供电,节省系统能耗。

    一种适用于小功率风电变流器的参数可调的实时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9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881185.6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功率风电变流器的参数可调的实时监控方法。通过对风电变流器采取的三个控制策略,可以得到其系统关键参数,利用上位机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小功率风电变流器适配多种不同型号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本发明实现了上位机对控制微机模块的控制,在调试及下达命令时无需对变流器进行拆机操作,方便用户操作,同时也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和风电变流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便于及时发现、排除故障。本发明基于MODBUS RTU协议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得报文的起始和结束非常方便判断,便于控制微机模块进行中断处理并与工控机、PLC等设备连接,而协议本身的特点也非常便于多台民用小功率风电设备组网时进行监控。

    动子可自供电的双励磁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2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319663.0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子可自供电的双励磁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包括动子模块和定子模块,定子模块保持固定,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运动方向可直线运动;动子铁芯在朝向定子模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开口齿槽并沿运动方向间隔布置,位于动子铁芯左右两个端部处的齿上绕制有自供电绕组,动子铁芯内侧剩余槽部的内端面均紧贴布置有动子永磁体;定子铁芯在朝向动子模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半闭口齿槽并沿运动方向间隔布置,定子铁芯每间隔一个齿开设有凹槽,定子永磁体布置在凹槽内。本发明可同时利用两种励磁源,可有效提高电机的推力密度,动子模块的自供电绕组可以感应出电动势,实现长行程下动子模块的无线缆供电。

    动子可自供电的双励磁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2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19663.0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子可自供电的双励磁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包括动子模块和定子模块,定子模块保持固定,动子模块相对于定子模块沿运动方向可直线运动;动子铁芯在朝向定子模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开口齿槽并沿运动方向间隔布置,位于动子铁芯左右两个端部处的齿上绕制有自供电绕组,动子铁芯内侧剩余槽部的内端面均紧贴布置有动子永磁体;定子铁芯在朝向动子模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半闭口齿槽并沿运动方向间隔布置,定子铁芯每间隔一个齿开设有凹槽,定子永磁体布置在凹槽内。本发明可同时利用两种励磁源,可有效提高电机的推力密度,动子模块的自供电绕组可以感应出电动势,实现长行程下动子模块的无线缆供电。

    一种小功率风电变流器组网时的实时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1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80610.X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功率风电变流器组网时的实时监控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多台小功率风电变流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便于及时发现、排除故障,同时也可实现上位机对各控制微机模块的控制,在调试及下达命令时无需对变流器进行拆机,方便用户操作。实际小功率风电机组组网时,常常会有多种型号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小功率风电变流器适配多种型号的永磁同步发电机,降低成本和组网难度。本发明基于MODBUS RTU协议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得报文的起始和结束非常方便判断,便于利用串口通讯的控制微机模块和上位机进行中断处理,而协议本身特点及其广泛应用性也非常便于多台风电变流器组网并与工控机、PLC等设备连接。

    磁极错位型双励磁源双边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2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319631.0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极错位型双励磁源双边永磁直线电机及其优化设置方法。包括动子模块和定子单元,定子单元固定,动子模块相对定子单元沿运动方向可直线运动;动子铁芯两侧开设有多个开口齿槽并间隔布置,动子铁芯两侧的开口齿槽错位布置,位于动子铁芯左右两个端部处的齿上绕制有自供电绕组,剩余齿的齿槽布置有动子永磁体;定子铁芯一侧开设有多个半闭口齿槽并间隔布置,定子铁芯每间隔一个齿开设有凹槽,定子永磁体布置在凹槽内。本发明可同时利用两种励磁源,可有效提高电机的推力密度,动子模块的自供电绕组可以感应出电动势,实现长行程下动子模块的无线缆供电,磁极错位型双边结构可大幅削弱动子模块所受单边法向力,提高电机可靠性。

    动子可自供电的多动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2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0165.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子可自供电的多动子永磁直线电机及其模块化分段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动子模块和定子模块,定子模块固定,动子模块相对定子模块直线运动;动子铁芯一侧开设有多个开口齿槽并间隔布置,位于动子铁芯左右两个端部处的齿上绕制有自供电绕组,剩余齿的齿槽布置有动子永磁体;定子铁芯一侧开设有多个半闭口齿槽并间隔布置,定子铁芯每间隔一个齿有凹槽,定子永磁体布置在凹槽内;同一定子模块的电枢绕组串联后经和上位机通信连接。本发明可同时利用两种励磁源,可有效提高电机的推力密度,动子模块的自供电绕组可以感应出电动势,实现长行程下动子模块的无线缆供电。定子模块可实现模块化分段供电,节省系统能耗。

    一种初级halbach永磁型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057200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93419.7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卢琴芬 沈燚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级halbach永磁型直线电机,其短初级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和halbach永磁阵列;电枢绕组为集中式开绕组结构,可通入直流偏置型三相正弦电流,halbach永磁阵列由两种充磁方向的永磁体构成,其中一种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于短初级的运动方向且在相邻电枢齿处极性相反,另一种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短初级的运动方向且在相邻电枢槽口处极性相反。本发明电机既能够使磁极与电枢都集中在短初级一侧,不需要采用分立部件结构且永磁体不被线圈包围,大大降低系统成本和永磁体的退磁风险,而且采用halbach永磁阵列结构可以发挥聚磁效应,进一步提高推力密度,此外增加了直流励磁磁场,实现气隙磁场可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