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联纤维床生物反应器系统发酵生产丁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9783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049262.8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纤维床生物反应器系统发酵生产丁酸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多联纤维床生物反应器、菌种活化、种子液培养、预发酵培养、及进行批次或补料发酵。本发明工艺简单,利用多联纤维床生物反应器系统发酵生产丁酸,一方面,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大规模工业放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单纯反应器体积放大所产生的多相传质问题和纤维床填充物强度不足问题,同时还减短了发酵过程的延滞期、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终产物浓度,有利于发酵液的后续分离,并便于发酵过程的检测和控制,以及设备的维护。

    在大肠杆菌中嵌膜表达和纯化水通道蛋白AqpZ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384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03493.2

    申请日:2012-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大肠杆菌中嵌膜表达和纯化水通道蛋白AqpZ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扩增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AqpZ-HIS,然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构建及诱导表达工程菌株,超声波破碎得到的融合蛋白MBP-AqpZ-HIS的菌体,最后纯化得到水通道蛋白AqpZ;本发明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麦芽糖结合蛋白-水通道蛋白AqpZ-多聚组氨酸二元标签融合蛋白,克服了传统超表达AqpZ对宿主细胞造成的毒性及形成不溶性包涵体问题;而且,通过本方法表达的水通道蛋白只需通过两轮的简单的亲和色谱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水通道蛋白AqpZ,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利用酪丁酸梭菌发酵甘蔗渣水解液生产丁酸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5597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42829.9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利用酪丁酸梭菌发酵甘蔗渣水解液生产丁酸的工艺,步骤包括:将酪丁酸梭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得到一级种子;取一级种子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得到二级种子作为发酵母种;将发酵母种接种于预发酵罐中经扩大培养后,将培养液泵入纤维床生物反应器内,维持循环,当游离的菌体浓度降为1.0-3.0g/L,将培养液更换为甘蔗渣水解液发酵培养基进行批次发酵、补料发酵或反复批次发酵,得到丁酸;本发明工艺简单,以甘蔗渣水解液为碳源,利用纤维床生物反应器进行固定化发酵,可以资源化利用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降低发酵法生产丁酸的成本,提高丁酸发酵产率和得率,同时可省去反复接种,并连续长期稳定运行,易于进行工业放大。

    一种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γ-聚谷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593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97634.2

    申请日:2009-04-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γ-聚谷氨酸的方法。本发明针对发酵过程中由于产物聚谷氨酸导致发酵液的粘度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和溶氧供应等难题,提出发酵与分离相耦合的方法,其步骤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微滤膜过滤,超滤浓缩和补料。采用此方法可以使发酵液黏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利于增加发酵罐中的溶氧,降低产物的高黏度对菌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γ-PGA的产量和发酵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有利于发酵液的后处理和产物的精制。该方法操作条件温和,稳定性好,快速高效,设备简单,投入低,对微生物发酵制备高黏度生物聚合物的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工业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大肠杆菌乙醇耐受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350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11102.5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大肠杆菌乙醇耐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肠杆菌菌株中的野生型fnr基因克隆到pKSC质粒上,得到重组载体pKSC-fnr,通过碱基替换,得到优化的重组载体pKSC-fnr1和pKSC-fnr2;最后用pKSC-fnr1和pKSC-fnr2中的fnr1和fnr2基因替换E. coli DH5α中野生型fnr基因,得到两个乙醇耐受性提高的菌株。本发明通过对大肠杆菌菌株中的野生型fnr基因的碱基替换,影响其与乙醇耐受性相关的基因,进而提高大肠杆菌中的乙醇耐受性。此方法能有效提高大肠杆菌的乙醇耐受性,对利用大肠杆菌用于工业化生产乙醇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喷墨打印原理的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7931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131568.3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喷墨打印原理的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采用改造的商业化彩色热喷墨式打印机作为抗生素滴加工具,取代了利用滴管或移液枪手工滴加抗生素的方式;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软件编辑的特定图形,取代了管碟法中的小钢管,并对打印抗生素的类型、打印用量、打印位置等因素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与管碟法一致的基于扩散抑菌原理的抗生素效价测定。采用本发明方法无需在琼脂玻璃双碟上叠加小钢管,且避免了繁琐的手工滴加抗生素的过程,减少了人为操作中的误差,简便、快速、精度高,重现性好。

    基于喷墨打印原理的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793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31568.3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喷墨打印原理的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采用改造的商业化彩色热喷墨式打印机作为抗生素滴加工具,取代了利用滴管或移液枪手工滴加抗生素的方式;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软件编辑的特定图形,取代了管碟法中的小钢管,并对打印抗生素的类型、打印用量、打印位置等因素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与管碟法一致的基于扩散抑菌原理的抗生素效价测定。采用本发明方法无需在琼脂玻璃双碟上叠加小钢管,且避免了繁琐的手工滴加抗生素的过程,减少了人为操作中的误差,简便、快速、精度高,重现性好。

    基于喷墨打印原理测定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1018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31567.9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喷墨打印原理测定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采用改造的商业化热喷墨式打印机作为抗生素滴加工具,配合软件编辑的梯度渐变灰阶条,取代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E-Test试剂条测定MIC的方法。与具有15级抗生素梯度的E-Test试剂条相比,本发明中软件编辑的梯度渐变灰阶条具有256个递进灰阶值,即利用该方法可打印出梯度变化更为精细的抗生素量,因此最终产生的抑菌圈的边缘更为平滑,测定出的MIC值理论上更为精确。此外,基于E-Test试剂条的测定方法中,特定种类的抗生素需购买针对该特定种类抗生素的E-Test试剂条,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水溶性抗生素,节约了成本,应用潜力与价值极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