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可控温型近红外光热转换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069593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311646.5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可控温型近红外光热转换测试仪,由无线数据传输连接的测试平台和PC控制平台构成,测试平台包括光电转换器,温度控制器,温度显示器、温度测量传输器、样品池、磁力搅拌器,以及近红外激光源。本发明利用近红外激光为激发光源,采用温度测控装置对测试样品就行温度测试,同时通过无线信号方式来实现将测温数据传输到PC控制平台,实现对测试样品的温度变化实时观测和记录的目的,同时温度控制器能够通过控制近红外激光的电源来实现将测试样品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能够实现测试液相物质近红外光热转换升温效果和控制近红外光热转换温度。

    接触角及表面能测量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3549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10600278.4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角及表面能测量装置,它是由普通网络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USB口将图像信息传入计算机,通过自发研制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并能自动保存实验数据。通过并口对与载样台相连的三个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步进电机通过USB供电,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计算机方便快捷的测量固体样品表面的接触角及表面能值,由于采用普通网络摄像头为图像采集元件,成本低。

    一种纤维素-MOF光热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90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78860.8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素‑MOF光热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纤维素‑MOF光热膜的制备方法,以纤维纺织布为基底,在纺织布纤维表面上形成MOFs涂层,制成ZIF‑8层;基于ZIF‑8层,利用气相沉积法在其表面形成聚吡咯层,制成纤维素‑MOF光热膜。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1)将纤维纺织布浸入硝酸锌水溶液中,取出无纺布后放入2‑甲基咪唑溶液中静置;(2)将步骤(1)处理后的纤维素纺织布干燥后浸入过硫酸铵溶液中,取出过硫酸铵修饰的纤维素纺织布干燥后密封于容器中,将汽化的吡咯引入容器中。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纤维素‑MOF光热膜,有效提高了光热复合膜的蒸发性能,可更好应用于制备太阳能吸收材料或蒸发系统/装置/设备等。

    一种超疏水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23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37273.X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掺杂物溶液和醋酸纤维素进行第一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进行第二混合后冷藏,得到冷藏产物;将所述冷藏产物进行溶剂交换后冷冻干燥,得到超疏水多孔聚合物;所述掺杂物溶液中的溶质选自ZIF‑8和/或石墨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ZIF‑8掺杂醋酸纤维素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原理及方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可以快速、安全、绿色地处理水中油污。另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三维多孔聚合物体现出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极佳途径。

    一种高分子纤维增强制备高性能PC/ABS合金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295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05341.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分子纤维增强制备高性能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材料的方法。通过将玻璃纤维(GF)、高分子纤维与PC/ABS合金复配共混制备高分子纤维增强PC/ABS/GF合金,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显著的提升,同时材料的弯曲、拉伸强度及热稳定性均有所提升,改进后的高分子纤维增强PC/ABS/GF合金较普通的GF增强PC/ABS的缺口冲击强度在不同的高分子类型下均实现了高出100%以上的改善效果,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对冲击和跌落要求较高的零件中,具有很强的商业应用价值。

    一种抗油污粘附的水下超疏油铜网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397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81736.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油污粘附的水下超疏油铜网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纳米氢氧化铜包覆铜网;S2、将尿素、硫酸铜和硫酸镍溶解在水中,其中Cu/Ni摩尔比为1:3.5~5,然后将所得溶液和所述纳米氢氧化铜包覆铜网置于高压水热反应釜中,在90‑95℃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水下超疏油铜网。实验显示,所述的水下超疏油铜网的水下油接触角可达到153.24°,具有优异的抗油附着性能。并且,其在恶劣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耐摩擦和耐酸碱腐蚀性能。本发明实施例的改性铜网回收分离后水通量仍较高(>60(kL/(h·m2))),可重复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