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568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1410008.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 G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酸钬基太赫兹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学器件,该铁酸钬基太赫兹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化学计量比称取氧化铁和氧化钬混合形成原料混合物,然后进行第一次烧结,形成铁酸钬基材料;(2)对所述铁酸钬基材料进行成型。本发明利用氧化铁和氧化钬为原料,制备出Ho原子与Fe原子的比例可调的全介质基超材料,能够更灵活地调控太赫兹超材料的振幅和频率,同时也避免了现有使用贵金属超材料导致的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0302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668433.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调控二维全向金属‑介质复合隐身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其中,隐身器件包括隐身器件主体和温度控制系统,隐身器件主体包括第一电介质板、第二电介质板和环形金属十字阵列;第一电介质板和第二电介质板交替排列构成层状堆叠结构;第一电介质板的两侧面上分别附着N层环形金属十字阵列,每层环形金属十字阵列包括多个长方体晶格单元;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隐身器件主体所处的环境温度,以改变第一电介质板本身的介电常数,使隐身器件主体的频率特性曲线发生移动,实现对隐身器件工作频率的调谐。本发明实现对不同频段的电磁波的隐身,适用范围大、控制方便、结构简单合理、装配方便且结构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76301.7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北京索通新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高频电磁能量采集器。所述基于超材料的高频电磁能量采集器具体组成单元为超材料响应基元,可以单个工作,也可多个级联工作。所述超材料响应基元具体包括电磁谐振结构和能量转换结构。在采集能量时,电磁谐振结构与电磁波作用产生所需的局域电场和磁场,电、磁场共同作用于该区域的能量转换结构,使得其中的自由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直流分量作用而发生定向偏转,从而使得在能量转换结构两端边界形成电势差。通过在能量转换结构两端接入储能模块,便可以利用该电势差实现能量储存,从而完成高频电磁能量采集。本发明提出的高频电磁能量采集器具有频段通用、结构简单、无需整流电路、便于集成、室温工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7098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247006.8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骨修复生物陶瓷材料,其由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和分子量为10万‑12万、粘度为0.79dL/g‑0.84dL/g的聚乳酸制成,结构为孔隙率为70%‑90%的三维网格状结构,构成网格的线径为100μm‑300μm。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乳酸溶解于氯仿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5%‑20%的溶液;将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加入到该溶液搅拌至均一稳定制得复合浆料;将所述复合浆料加入3D打印设备打印,将打印的生物陶瓷材料的前驱体抽真空使氯仿充分挥发,得到产物。该陶瓷材料降解速率可调、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好,能适应骨软骨细胞共同培养和生长因子或小分子多肽的复合,可用于骨软骨的同时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75147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46979.X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FDM 3D打印机型的生物骨线材制造方法,它包括:按重量计,称取10‑90%的PLA作为粘结剂,90‑10%的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作为人工骨诱导修复基质;用溶剂将所述人工骨诱导修复基质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A;采用机械搅拌方法将所述粘结剂溶解到所述分散液A中,得到混合物B;将所述混合物B烘干,除去多余溶剂,得到块体的混合物B;将所述块体的混合物B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成直径1.75毫米的线材,即制得所述生物骨线材。本发明制造的生物线,与桌面机结合可直接打印可吸收的骨修复模型,极大的丰富了生物打印的范围,降低了生物打印的准入门槛。
-
公开(公告)号:CN10575151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248316.1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29C64/135 , B29C64/20 , B29C64/245 , B29C64/273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一种双光子聚合3D打印机及打印方法,该打印机包括飞秒激光脉冲系统、亚微米级精度运动平台、CCD监控系统和控制电脑,飞秒激光脉冲系统具有用于产生600‑1000nm双光子激光的飞秒激光器,用于将所述双光子激光汇聚后输出的物镜,光路开关和衰减片;CCD监控系统通过分色镜与飞秒激光脉冲系统的光路连接;控制电脑分别与所述飞秒激光器、光路开关、运动控制系统和CCD监控系统连接。该打印方法包括:通过CCD监控系统调节合适的打印起始位置;将要打印的模型切片生成控制代码;控制电脑控制运动平台和光路开关实现双光子聚合打印;如此逐层打印;之后,溶解掉未交联的光敏树脂。本发明可实现微纳米打印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79093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51339.1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人工铁电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工铁电超材料为两端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微粒分散于高介电溶剂中形成的悬浊液;悬浊液中,两端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微粒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00mg/mL,但不为零;高介电溶剂为蓖麻油、二甲基硅油、变压器油和四氯化碳中任一种;两端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微粒的材质为驻极体材料或电气石。本发明人工铁电超材料,可以直观观察其中的微粒(电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转动,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人工铁电超材料而获得对铁电体的自发极化与极化反转的进一步认识。本发明有望应用于铁电体物理学研究及超常电磁介质器件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27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817594.5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1/02 , H01L21/2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收集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半导体材料光生载流子寿命及扩散距离,确定电子收集区域;2)根据收集效果,采用光学变换原理设定环形电子收集区域的三个电子迁移率值;3)根据设定的环形电子收集区域的径向电子迁移率ur和环向电子迁移率uθ分别得到A扇形区域和B扇形区域所对应的迁移率分布;4)根据计算得到的A扇形区域和B扇形区域的电子迁移率分布,并依据电子迁移率与半导体掺杂杂质的关系,得到相应区域掺杂杂质的剂量分布;5)根据环形电子收集区域周围的电子迁移率μ0,计算得到C区域的掺杂杂质的剂量分布;6)根据环形电子收集区域的尺寸和A扇形区域、B扇形区域以及C区域的掺杂杂质的剂量分布,制作掩模板;7)利用离子注入方式在制作的掩模板上注入相应剂量的掺杂杂质,即制作得到一电子收集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05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48688.4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A61F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022
Abstract: 一种组织工程血管化肝小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3D打印机打印肝小叶的相容性支持性边框,在所述边框插入七根毛细玻璃管构成肝小叶的成型模具;按细胞浓度10^6cells/mL将HepG2细胞与温敏性水凝胶溶液混匀,填加到所述模具中,用紫外光照射30s‑200s,固化交联胶原后抽出毛细玻璃管,形成毛细管道;配置浓度为1*10^7cells/mL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注入到所述毛细管道中并培养,使其长满毛细管道内壁,从而制得血管化的肝小叶。本方法制得的肝小叶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肝脏类药物的药物筛选、疾病机理研究以及药物在肝脏中代谢过程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79926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5090.2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82 , B32B15/18 , B32B33/00 , B32B37/156 , B32B38/164 , B32B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电磁膜及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取铁粉体,加入树脂作为粘合剂,加入有机溶剂作为分散剂,在常温下球磨,然后采用流延工艺,将制得的浆料在薄膜基底上流延成20?100μm厚的电磁膜;然后将该电磁膜单层或多层叠置后在100?300℃进行真空固化。本方法通过湿法流延工艺和真空固化工艺制造吸波电磁膜,工艺简化,成本低,吸收剂含量高,易于与其它材料复合,适合工业生产。制得成品的吸波频带达2?18GHz,不仅吸波性能好,本身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可以获得广泛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