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化利用尿液废水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64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88766.0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化利用尿液废水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使尿液废水进入接种有活性污泥的膜生物反应器中运行,所述运行包括污泥驯化阶段和硝酸铵制备阶段,在所述污泥驯化阶段,通过调节尿液废水进水量和碱的加入量,控制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内的pH为6.0±0.1;在所述硝酸铵制备阶段,停止加碱。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尿液废水的半量硝化,从而制备得到硝酸铵,实现了尿液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有效回收利用氮素,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氮素处理负荷,缓解水体氮素污染问题。

    雨水管道系统的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34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5426.3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林功波 汪诚文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雨水管道系统的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降雨预测信息、雨水管道系统的各位置点的管道检测数据和管道分布信息、以及城市地表海拔分布信息,并构建城市雨水管道模型,以预测雨水管道系统的异常区域的异常信息,再生成各异常区域的管道管控策略;采集各位置点的新管道检测数据;基于各位置点的新管道检测数据,预测雨水管道系统的新异常区域的新异常信息,从而生成新异常区域的新管道管控策略;将新异常区域的新管道管控策略,替换异常区域的管道管控策略,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直到降雨完成、且不存在新异常区域时,停止迭代操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对雨水管道系统进行管控的效率。

    源分离尿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07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28312.4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源分离尿液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尿液处理领域,包括:预处理装置,对尿液进行预处理;第一容器,进液口与预处理装置的出液口相连通;加热装置,进液口与第一容器的出液口相连通,并用于对进入加热装置内的尿液进行加热;膜蒸馏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尿液进行蒸馏,膜蒸馏装置包括尿液进入口、浓缩液排出口及馏出液排出口,尿液进入口与加热装置的出液口相连通,浓缩液排出口与第一容器的进液口相连通。如此设置,可以直接从源头对尿液进行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将尿液的营养元素及水分分别加以利用,同时通过预处理使尿液稳定化,既可以利用尿液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给水管网模型中用水量的实时校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74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810997397.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汪诚文 王坚 尚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给水管网模型中用水量的实时校验方法及系统,利用预设状态空间模型根据所有用水节点在上一时刻对应的用水量估计向量获得所有用水节点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用水量预测向量,利用给水管网模型根据当前时刻对应的用水量预测向量获得当前时刻对应的水流量预测向量和水压预测向量;再结合所有预设监测点的水流量测量数据和水压测量数据对当前时刻对应的用水量预测向量进行校正,获得所有用水节点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用水量估计向量。该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监测数据对预测的用水量进行校正,从而可实时获得所有用水节点的最优估计用水量,有利于实时调整给水管网模型中的用水量参数,能够有效满足给水管网模型在运营中的实时应用。

    回收尿液中氮磷制备缓释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391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10145580.3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尿液中氮磷制备缓释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物炭与溶解性镁盐投加到尿液中,在pH值为9~11的条件下进行搅拌,直至溶液中生成灰白色沉淀物鸟粪石,并附着到生物炭表面使其饱和;2)停止搅拌,使得鸟粪石及饱和生物炭在溶液中充分沉降,收集沉淀物;3)将收集的沉淀物烘干造粒,即得富含碳氮磷营养元素的土壤改良缓释肥。

    以尿液为原料制备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19504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0556294.5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以尿液为原料制备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制成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使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2)低温反应:将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新鲜尿液中,使反应体系中尿素、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5:1:2;不断搅拌,反应温度不高于15℃,反应时间不小于30min;(3)高温反应:反应完成后将物料转入反应釜中快速加热至沸,回流5min后出料,制得肼。本发明不仅能够减小尿液废水中的氮负荷,实现尿液废水脱氮,还能制造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肼,减少化工厂制备肼所需的尿素原料的成本。

    酸化快速恢复厌氧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687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677677.9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化快速恢复厌氧反应系统,包括两级EGSB反应器和一个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进水端与一级出水系统,出水端与二级进水口连通;所述的加药调节池出水口与一级进水口连通;所述一级回流系统设置在一级EGSB反应器反应区中上部,回流至一级进水口;所述二级回流系统设置在二级EGSB反应器反应区中上部,回流水分两股,一股水由第二电磁阀控制,回流至二级进水口,一股水由第三电磁阀控制,回流至一级进水口。本发明实现了高有机物浓度煤制油费托合成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解决了高负荷厌氧反应器易酸化的问题,同时也为处理类似废水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负载催化剂活性炭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363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65223.5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负载催化剂活性炭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由颗粒活性炭及负载在颗粒活性炭上的掺杂Sn和Sb元素的TiO2固溶体复合催化剂构成。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颗粒活性炭预处理、催化剂制备、浸渍陈化、干燥烘干和焙烧活化几个步骤。本发明制备的负载催化剂三维粒子电极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电催化活性高(羟基自由基产生量高,催化剂流失量少等特点;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未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所用原材料来源广泛,制造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本发明制备的负载型三维粒子电极应用于三维电极反应器中可以高效的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

    真空排水系统集水界面单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6297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05036.7

    申请日:2010-10-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排水系统集水界面单元装置,包括:外部箱体(1),位于外部箱体(1)一角的蓄能装置(2),位于外部箱体(1)中间的浮球式液位控制装置(3),位于浮球式液位控制装置(3)的箱体内的浮球式气动真空阀启闭控制装置(4),位于外部箱体(1)上部的气动真空阀门抽吸装置(5),其中控制蓄能装置(2)与浮球式气动真空阀启闭控制装置(4)以及气动真空阀门抽吸装置(5)通过管路相互连接。本发明的装置的动力源只需要负压罐提供真空负压;通过浮球式气动真空阀液位控制装置以及气动真空阀门上的调节阀可以精确控制排水的时间、流量和速度等;在实现很空排水过程中具有安装操作便利、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等优点。

    强化内源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79794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97427.2

    申请日:2008-05-26

    Abstract: 强化内源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工艺及装置,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本发明依次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好氧可调池、好氧池、第二缺氧/好氧可调池、缺氧池和膜池,可依据需要按两种方式运行;污水进入工艺后,经不同种类微生物的作用,完成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缺氧反硝化的生化处理过程,最终通过膜过滤抽吸获得出水。该工艺利用高污泥浓度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并应用反硝化除磷技术,解决脱氮和除磷对碳源需求的矛盾,同时利用膜的高效截留分离特性,实现对氮和磷的高效同步去除。该工艺可在不额外投加碳源的条件下,针对碳源含量有限的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简单且控制灵活,出水可达国家回用水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