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码数字式棒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577A

    公开(公告)日:1993-12-15

    申请号:CN92103620.5

    申请日:1992-06-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自编码数字式棒位探测系统属核反应堆领域。采用导磁材料编码环和环形线圈编码环套组成自编码系统探测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编码环套的电感是信号发生器的组成部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鉴频、译码后的二进制代码与控制棒棒位单值对应,专用译码显示装置直接显示控制棒的绝对位置。对于一定数目的位置测点,本发明可以用最少的导磁材料,最少的环形线圈和最少的信号引线。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环套异常状态检出装置。

    锆合金元件盒的制备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23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5910.4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0803 B21D3/00 B23P15/00 C22F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锆合金元件盒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锆方管,所述锆方管内具有待矫形位置,所述待矫形位置具有初始尺寸以及目标尺寸;根据所述初始尺寸及所述目标尺寸,确定总形变量;确定矫形热处理次数,所述矫形热处理次数至少2次;根据所述总形变量及所述矫形热处理次数,确定所述锆方管每次矫形热处理的单次形变量;根据所述初始尺寸及所述单次形变量,为每次矫形热处理提供一种尺寸的模具,所述模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相同条件下所述锆方管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以及按照所述模具的尺寸由小到大的顺序,在每次矫形热处理时使用对应尺寸的所述模具,将所述模具装入所述锆方管内部,进行所述至少2次矫形热处理。形变相对缓慢,受力均匀稳定。

    焊接模具及加工高精度方形锆合金元件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5405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30946.9

    申请日:2010-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模具,锆盒压紧结构设置在锆盒支撑结构外部,锆盒压紧结构与锆盒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待焊接的U型锆槽;定位机构设置在锆盒压紧结构的两端面,锆盒表面保护装置为在U型锆槽与锆盒压紧结构之间;模具装拆机构设置在锆盒压紧结构的两端面与锆盒支撑结构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方形锆合金元件盒的加工方法,加工步骤为选取锆板及性能复验、锆板下料、折弯成型、利用焊接模具焊接、真空热处理矫形与表面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特制的焊接模具将两个U型锆槽的槽口对接,组装成一个方形锆合金元件盒,制造得到的方形锆合金元件盒精度高,加工时间短,适合大批量生产。

    基于误差带校正方法的棒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94628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24842.X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误差带校正方法的棒位测量系统属于棒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反应堆测控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感应式棒位测量系统中,采用了各测量线圈串联连接且共同使用一组测量激励信号的形式,解决了各测量线圈长期工作条件下的无规则相对参数漂移,采用误差带校正方法进行各测量线圈状态的判断,克服了线圈阻抗温度效应和线圈绕制误差等因素带来的错判问题,同时还采用了用于棒位零点误差带校正的校正线圈组,解决了由于反应堆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棒位初始零点误差变化而带来的错判问题。

    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隔热结构及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6734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75196.0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隔热结构及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容器主要包括内包容壳、外包容壳和隔热结构。隔热结构包括隔热筒、隔热底和隔热盖,分别位于内包容壳、外包容壳隔开的环形、底部和顶部空腔内以起到隔热作用,三者结构形式类似,主要由隔热块与支撑块组成,其中隔热块采用硅酸铝复合纤维浇注料且将支撑块、内包容壳、外包容壳等其他构件浇注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结构。如此,隔热结构可以适用于狭小的安装空间,实现紧凑型的精确设计,使其对运输容器兼具隔热和减振缓冲功能,确保新燃料组件运输期间一旦发生与GB11806所列耐热试验相同或级别相当的运输事故时也绝对不会发生核燃料外泄的核事件/核事故。

    基于误差带校正方法的棒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9462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124842.X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误差带校正方法的棒位测量系统属于棒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反应堆测控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感应式棒位测量系统中,采用了各测量线圈串联连接且共同使用一组测量激励信号的形式,解决了各测量线圈长期工作条件下的无规则相对参数漂移,采用误差带校正方法进行各测量线圈状态的判断,克服了线圈阻抗温度效应和线圈绕制误差等因素带来的错判问题,同时还采用了用于棒位零点误差带校正的校正线圈组,解决了由于反应堆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棒位初始零点误差变化而带来的错判问题。

    多重包容、多级缓冲、双层隔热的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69785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75204.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多重包容、多级缓冲、双层隔热的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内包容壳、外包容壳以及隔热结构。内包容壳用于容纳新燃料组件,包括多个压紧机构。多个压紧机构的多个弹性体用于共同夹紧新燃料组件。外包容壳密封地容纳内包容壳,包括外壳体和减振结构。内包容壳位于外壳体的内侧,减振结构能够变形以吸收对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破坏能。隔热结构设置于内包容壳和外包容壳之间,包括隔热筒、隔热底以及隔热盖。隔热筒套设于内包容壳,隔热底设置于内包容壳的轴向一侧端部,隔热盖设置于内包容壳的轴向另一侧端部。如此,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能够确保新燃料组件运输时具有绝对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杜绝发生任何可能的核事件/核事故。

    自编码数字式棒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334C

    公开(公告)日:1995-05-03

    申请号:CN92103620.5

    申请日:1992-06-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自编码数字式棒位探测系统属核反应堆领域,采用导磁材料编码环和环形线圈编码环套组成自编码系统探测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编码环套的电感是信号发生器的组成部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鉴频、译码后的二进制代码与控制棒棒位单值对应,专用译码显示装置直接显示控制棒的绝对位置。对于一定数目的位置测点,本发明可以用最少的导磁材料,最少的环形线圈和最少的信号引线。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环套异常状态检出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