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触角钳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71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98391.4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昆虫触角钳,属于植保技术领域。该昆虫触角钳,包括上钳体和下钳体,所述上钳体和下钳体的左端相固定,所述上钳体的表面通过孔道安装有铆钉,所述铆钉的表面通过孔道活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孔道固定有指压板,所述指压板的右端下表面与上钳体的上表面相抵触,所述上钳体的上端通过孔道固定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上端安装有盒盖。本发明可有效提高了昆虫触角获取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完好性,保障了实验的准确度和实验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使触角钳平稳的放置在桌面,以便于按压指压板进行触角切断获取,降低了实验人员的疲劳度,提高了触角钳使用的稳定性,保障了触角的顺利获取和实验进展。

    一种农用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5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71189.8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用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本体,培养装置本体的下端设有支腿,培养装置本体的内壁通过凹槽设有照明灯,培养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电机,电机的外部设有保护壳,保护壳的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电机电机转轴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杆,培养装置本体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推力轴承。通过设置电机、保护壳、散热孔、固定杆、安装槽、推力轴承、支撑条、n形卡杆、磁铁块、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环和卡槽,可在不开培养箱箱门的条件下通过电机来转动调节培养箱内部培养皿的位置关系以便进行观察,保障了微生物的正常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光照均匀的照射培养皿,提高了实验的精度。

    一株防治松墨天牛的曲霉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36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596730.3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防治松墨天牛的曲霉菌及其应用,所述曲霉菌名称为Aspergillus austwickii,菌株号为HUZU6,保藏于湖北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校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211室,保藏号为CCTCC M 20221601,保藏时间为2022年10月19日。Aspergillus austwickii HUZU6对松墨天牛具有较强致死活性,能够侵染松墨天牛体壁并引起松墨天牛死亡,从而有效控制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并且该菌株培养条件要求低,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小单孢属的新种及其应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83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069256.9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单孢属的新种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的技术方案。为了提供一种小单孢属的新种。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单孢属菌Micromonosporasp.181,所述小单孢菌181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16626,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小单孢属菌Micromonosporasp.181对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一种用于野外收集蚧科昆虫的电子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573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75330.6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野外收集蚧科昆虫的电子收集装置,属于昆虫收集技术领域。所述一种用于野外收集蚧科昆虫的电子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吸取机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套设于壳体的表面,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壁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板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设置吸取机构,能够达到提供吸力的目的,使用者在对昆虫进行收集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镊子等工具,避免对昆虫造成损伤,避免对后续实验造成影响,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