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动作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243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80052914.5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有效技术:在组装于车辆的滑动门的车门动作装置中,由于释放马达的动作时的电气故障等,而使马达动力传递杆停止在从初始位置到转动末端位置之间的转动区域时,使锁闩机构从滑动门的关闭保持解除状态适当地恢复到关闭保持状态。本发明的车门动作装置具有解除机构,若在释放马达动作时,马达动力传递杆停止在初始位置与转动末端位置之间的转动区域时,则该解除机构利用伴随内侧把手的闭操作的内侧把手杆的转动动作,使连结部件从将外侧把手杆与马达动力传递杆连结起来的连结位置向解除外侧把手杆与马达动力传递杆的连结的连结解除位置移动。

    车辆用滑动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039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661420.2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对模制板进行定位以组装于内板的车辆用滑动门。该车辆用滑动门具有:内板(2)和配置于内板(2)的模制板(3),模制板(3)具有:主定位机构(21),其相对于内板(2)进行车辆的前后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定位;副定位机构(22),其相对于内板(2)进行高度方向的定位,主定位机构(21)具有在车宽方向卡定的卡定部。

    车门动作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243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52914.5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有效技术:在组装于车辆的滑动门的车门动作装置中,由于释放马达的动作时的电气故障等,而使马达动力传递杆停止在从初始位置到转动末端位置之间的转动区域时,使锁闩机构从滑动门的关闭保持解除状态适当地恢复到关闭保持状态。本发明的车门动作装置具有解除机构,若在释放马达动作时,马达动力传递杆停止在初始位置与转动末端位置之间的转动区域时,则该解除机构利用伴随内侧把手的闭操作的内侧把手杆的转动动作,使连结部件从将外侧把手杆与马达动力传递杆连结起来的连结位置向解除外侧把手杆与马达动力传递杆的连结的连结解除位置移动。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469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10175609.1

    申请日:2009-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1;100)的门把手装置(50),所述门把手装置包括:基部(51),其沿着车辆的门(20)的门面板(24)布置,并且包括面向门面板的附接表面(51a);操作把手(55),其相对于基部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在该基部上;旋转轴(52),其沿着垂直于附接表面的方向延伸;旋转杆(70),其由旋转轴(52)支撑并根据操作把手的操作而旋转;联锁缆索机构(60),其将旋转杆旋转引起的移位传送至布置在门上的门锁装置(30);多个缆索套附接部(57;58),其布置在基部上;以及多个缆索连接部(71a;72a),其布置在旋转杆上。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469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175608.7

    申请日:2009-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85/18 E05B77/06 Y10T292/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1)的门把手(50),所述门把手(50)包括:基部(51),所述基部适于安装在车辆门(20)上;把手旋转轴(54),所述把手旋转轴由基部(51)支撑;操作把手(55),所述操作把手绕着把手旋转轴(54)以可旋转方式得以保持并且具有第一接合部(55c);以及平衡配重(81、181),所述平衡配重具有第二接合部(81b)和止挡部(81a、181a),所述第二接合部(81b)与设置在操作把手(55)上的第一接合部(81b)相接合,所述止挡部通过与把手旋转轴(54)连接而防止操作把手(55)的第一接合部(55c)与第二接合部(81b)之间脱离。

    门开闭装置以及车门组件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97080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0971813.5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提供一种比现有的门开闭装置更轻量的门开闭装置以及车门组件。门开闭装置具备:树脂制的基体;和传递机构,其设置于基体的内表面侧,至少通过内把手的操作而进行动作,并经由动力传递线缆将动力向车门的锁定装置传递。基体具有:第一部分(31a),其供传递机构配置;第二部分(31bx),其供动力传递线缆配置;和第一及第二固定部(35a、35b),它们对动力传递线缆的外壳端部进行固定。第一部分(31a)与第二部分(31bx)以第二部分(31bx)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比第一部分(31a)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构成为阶梯状。第一及第二固定部(35a、35b)设置于第一部分(31a)与第二部分(31bx)之间的阶梯部(36a)。

    门组件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58984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021343.6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于内板时摆动臂和内板难以抵接的门组件。门组件(10)具备:组件板(11),该组件板(11)使密封部(11a)与门的内板抵接而从车室侧覆盖设置于内板的开口部;远程控制机构(15),该远程控制机构(15)进行控制安装于门的装置的输出;曲拐(19);以及连结杆(22)。在门组件(10)中,当远程控制机构(15)和曲拐(19)的输出侧臂(19b)不用连结杆(22)连结时,允许曲拐(19)转动到曲拐(19)的输入侧臂(19a)及输出侧臂(19b)这双方在密封部(11a)的内侧与组件板(11)重叠的位置。

    车辆开闭体操作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63740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700418.2

    申请日:2017-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开闭体操作装置,其包括:全开锁打开杆,该全开锁打开杆连接至构造成将开闭体保持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全开锁,并且该全开锁打开杆构造成将释放操作力输出至全开锁;输入杆,该输入杆连接至全开锁打开杆和操作把手,并且该输入杆构造成使全开锁打开杆旋转以输出释放操作力;释放杆,该释放杆通过连接构件连接至输入杆,并且该释放杆构造成通过连接构件和输入杆使全开锁打开杆旋转;紧急输入杆,旋转操作力被输入至该紧急输入杆;以及取消机构,该取消机构构造成将连接构件从输入杆与释放杆连接的连接位置移动至输入杆与释放杆断开连接的断开连接位置。

    车门的门闩装置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69617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90001007.3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门闩装置包含第一基座部件,其为金属制且具有撞击器容纳槽;闩锁,其能够以组装于第一基座部件的闩锁转动轴为中心,沿着与撞击器啮合的啮合方向和解除与撞击器的啮合的啮合解除方向这两个方向转动而构成的;第二基座部件,其为金属制且隔着闩锁而与第一基座部件对置地配置且被固定于第一基座部件;以及载荷承载结构,其利用从第一基座部件和第二基座部件中的一方的基座部件向另一方的基座部件延伸突出的第一载荷承载部和设置于另一方的基座部件的第二载荷承载部双方,承受进入第一基座部件的撞击器容纳槽的状态的撞击器被向第二基座部件施力时的输入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