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干燥过滤器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2771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210387840.9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干燥过滤器,用于通过过滤杂质和去除湿气而使在制冷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过滤、干燥,所述干燥过滤器包括用于放置干燥剂的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两端的过滤网,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网体,所述过滤网体设置于所述筒体中且介于所述干燥剂和过滤网之间。干燥过滤器采用左右对称设计,可以双向过滤;干燥过滤器增加了过滤网体,相对以往的干燥过滤器增加了过滤杂质的功能。

    管线机及其控制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8804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8585.3

    申请日:201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机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管线机包括:具有热水出口和常温水出口的壳体;位于壳体内且用于加热水的热罐;与温水出口连通的常温水管;分别与热水出口和热罐的热水口连通的热水管;位于壳体内且用于通过第一进水管与净水源连通的电磁阀,电磁阀的第一出口与常温水管连通,电磁阀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热罐连通;串接于第一进水管上且提供水流动动力的压力罐。本发明提供的管线机,电磁阀直接通过第一进水管与净水源连通,避免了采用水箱;在第一进水管上串接压力罐,为水流动提供了动力,有效降低了管线机的整体高度,则降低了管线机使用受空间限制的程度;也有效减小了取水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了管线机的使用性能。

    一种运动零件的质量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4494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44692.7

    申请日:2013-08-08

    Inventor: 张浩 梁兆明 周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运动零件的质量检测系统,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内部的检测箱,检测箱内安装有紧固件,紧固件用于固定与被测运动零件适配的夹持装置,检测箱能够从主体中抽出;安装于检测箱内的麦克风;与麦克风连接的主控设备,主控设备对从麦克风获取的音频信息进行频谱分析,判断音频信息的频谱是否在相应的频谱范围内,若超出了相应的频谱范围,则确定运动零件不合格,否则确定运动零件合格,输出检测结果。基于本发明公开的质量检测系统,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质量检测系统通过比对被测运动零件所产生噪音信息的频谱和相应的频谱范围来确定被测运动零件是否合格,而不是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管线机及其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258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26099.8

    申请日:2013-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机及其出水温度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管线机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管线机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具有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管线机还包括:第一分流装置,具有第一分流进口、第一分流出口和第二分流出口,第一分流进口与进水口相连通,第一分流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分流出口和第二分流出口的流量的分流调节阀;加热水路,使第一分流出口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水路上,第一分流出口与加热进口相连通;常温水路,使第二分流出口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线机的出水温度控制方法,管线机为前述管线机。本发明能够控制水温,且操作简单。

    轴承保持架的滚珠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75496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7423.2

    申请日:201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保持架的滚珠安装装置,包括下模,下模包括用于径向定位保持架的定位凸台以及放置保持架的安装台阶,安装台阶上具有与保持架的滚珠卡扣相对应的滚珠安装空间;中模,套设在下模的安装台阶的外周,下模相对于中模可竖直运动地设置,中模具有与滚珠安装空间相对应的滚珠导向槽,滚珠导向槽具有朝下模的中心向下倾斜的底面;以及上模,沿竖直方向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在下模的上方,具有与下模合模以将滚珠压入保持架上的滚珠卡扣的第一位置以及与下模分开的第二位置。本发明的轴承保持架的滚珠安装装置,可以自动完成滚珠在滚珠卡扣上的定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统一。

    管口距离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527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025547.8

    申请日:2012-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口距离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管口距离测量工具,包括标尺部;基准部,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标尺部上,用于标定待测管路的第一端的位置;限位部,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标尺部上,用于标定待测管路的第二端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管口距离测量方法,使用前述的管口距离测量工具测量管路管口之间的距离。以标尺部为主体,限位部与基准部分别与标尺部滑动连接,利用限位部和基准部分别限定待测管路的两端,限位部与基准部在标尺部上的刻度差就是待测管路两端管口之间的正交距离。本管口测量工具结构简单,可以任意装拆以适用于不同的测量要求,而且易于生产,易于携带、易于操作,优化了管路测量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05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10439.1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焊机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其中,自动焊接装置,包括:焊接组件,焊接组件包括第一机械臂、高频焊枪和信息采集结构,高频焊枪和信息采集结构均与第一机械臂相连;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机械臂、夹具座和夹具,夹具座与第二机械臂相连,夹具安装在夹具座上;以及控制组件,焊接组件与固定组件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根据信息采集结构的指令控制焊接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移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焊接时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连接管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879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87542.3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组件及空调室内机,连接管组件用于与第一连接管连接,连接管组件包括:接头;第二连接管,与接头连接且相连通;固定件,包括固定件主体和与固定件主体连接的卡接部,固定件主体与接头连接,卡接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与第一连接管卡接或与第一连接管分离;活动件,包括活动件主体和与活动件主体连接的快拆部,活动件主体位于固定件主体和接头之间;活动件主体可活动地设置,活动件主体与固定件主体之间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在活动件主体朝向固定件主体移动时带动快拆部撑开卡接部;并在释放活动件主体后使调节件带动活动件复位。本发明的连接管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组件装配困难的问题。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冷媒灌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443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053377.2

    申请日:2016-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空调室外机的冷媒灌注方法,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和室外机换热器(5),所述压缩机(1)包括吸气腔和排气腔,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分别通过连通管路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腔和/或排气腔和/或所述室外机换热器(5)的大阀门(3)和小阀门(6),且通过所述大阀门(3)将冷媒灌注到所述压缩机(1)的所述排气腔和/或吸气腔中。通过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空调系统冷媒(尤其是R32)的灌注速度,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生产的效率;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空调系统冷媒(尤其是R32)的灌注精度,使得灌注精度更加地准确,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生产的效率。

    一种减振组件和空调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4447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676240.1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组件和空调器,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块主体(1),其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能够容纳管路(2)从中穿过,且从所述减振块主体(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并能够连通至所述通孔(11)的夹缝(12);卡箍结构(3),能够卡设在所述减振块主体(1)的外周上、以对容纳管路于其中的减振块主体(1)进行卡紧作用。通过本发明能够替换现有的线扎结构的箍紧结构,减小了穿设线扎和捆绑线扎、勒紧线扎以及减掉多余线扎部分而带来的装配效率低且装配麻烦的问题,大幅度提升了空调器生产线的装配效率,节省了装配线扎的成本投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