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泵体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9712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1070.0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泵体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压缩机泵体结构包括:气缸和连接部,所述气缸的内部具有工作腔,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气缸的轴向一端,且所述连接部上还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工作腔连通,以能对所述气缸进气,且所述进气通道的孔径为D,所述气缸的轴向高度为H,并有H‑D≤1mm。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保证进气量的同时减小气缸(单缸/双缸/多缸)的高度,实现小缸高的设计,解决现有压缩机小缸高气缸的吸气孔没有足够的位置开设,影响压缩机吸气,导致压缩机能效较低的问题。

    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9853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1911159608.8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其中,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套、气缸及活塞,气缸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内,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气缸内,泵体组件还包括:转轴,包括长轴段和与长轴段连接的配合段,配合段穿设在活塞内以带动活塞运动,配合段的外表面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配合平面,第一配合平面与活塞接触,以使转轴带动活塞运动;其中,各第一配合平面具有宽度W,长轴段的外径D与宽度W之间满足#imgabs0#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气缸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具有预设距离;其中,第一配合平面的宽度方向为垂直于转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转缸活塞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较差而影响转缸活塞压缩机正常运行的问题。

    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85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75083.7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储液器包括:壳体、进管、出管和浮力部件,出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第一回油孔能将壳体的内部与出管的内部连通,浮力部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内部能够填充冷媒,第一工况下的第一吸气温度小于第二工况下的第二吸气温度,第一工况壳体内部液态冷媒的密度大于浮力部件的密度,浮力部件能浮于液态冷媒的液面上打开第一回油孔,第二工况壳体内部液态冷媒的密度小于浮力部件的密度,浮力部件能沉于液态冷媒的液面下方关闭第一回油孔。根据本发明能同时保证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少、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多,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泵体组件、转缸泵和换热设备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5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70160.X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转缸泵和换热设备,泵体组件包括转轴、缸套和活塞组件,转轴与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固定;活塞组件具有变容积腔;缸套上设置有吸液口和排液口,吸液口与变容积腔连通并向变容积腔内输送冷媒,排液口与变容积腔连通并将变容积腔内的冷媒由排液口排出;缸套的内壁面具有吸液槽,吸液槽与吸液口连通,以形成贯通缸套的内壁面和外壁面的进液通道;其中,吸液槽沿缸套的内壁面的周向延伸预设距离以形成截面为弧形的吸液槽,以使吸液槽与吸液口之间的交汇处形成钝角C或圆角D。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缸套的吸液口和吸液槽的交汇处存在尖角或尖锐的棱边的问题。

    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7570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74775.X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储液器包括:壳体、进管、出管和隔板,隔板将壳体内部的腔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出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第一回油孔位于第一腔体中,第二回油孔位于第二腔体中,第一腔体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回油孔下方的体积为S1,第二腔体中的位于第二回油孔下方的体积为S2,有S1<S2;第一工况的第一吸气温度小于第二工况的第二吸气温度,第一工况下液态冷媒能从第一回油孔中被排出,第二工况下液态冷媒能从第二回油孔中被排出。根据本发明能同时保证低温制热工况及最大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少、额定制冷及低温中间制冷工况时分液器底部储存冷媒量多,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转子组件、压缩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266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21081.5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挡油帽,挡油帽与转子铁芯的一端连接,挡油帽的朝向转子铁芯的表面上设置有导叶结构,挡油帽的中部设置有安装通孔,导叶结构为多个,多个导叶结构沿安装通孔的周向间隔地设置,至少一个导叶结构沿挡油帽径向方向按预设角度偏移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导叶结构对冷媒的导流作用,继而提高了挡油帽对冷媒的油气分离的作用,使得具有该转子组件的压缩机的吐油率得到降低,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1228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52263.0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永磁电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单相永磁电机包括定子齿,定子齿为多个,多个定子齿围设成用于容纳转子部的容纳腔,相邻的定子齿的齿靴部之间形成定子槽的槽口;其中,槽口为多个,多个槽口沿转子部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槽口中至少一个槽口的结构特征与其余的槽口的结构特征不同。通过将定子槽的槽口设置成不同结构特征的方式,以此消除现有技术中电机起动存在死点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升电机起动转矩和输出转矩。与普通单相永磁电机相比,本申请的电机的齿槽转矩大幅减小,转矩脉动大幅下降,而且电机起动转矩和输出转矩得到明显提升。

    除水装置及冷却设备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0861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510870003.5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水装置和冷却设备,该除水装置包括首尾相接的传送带、吸水件、驱动件和除水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传送带沿一方向循环运动,所述吸水件依附于所述传送带上,并随所述传送带运动以吸附工件上的水,所述除水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运动路径上以挤压所述吸水件吸附的水。该冷却设备包括水槽和上述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设于所述水槽一端的上方。在上述除水装置和冷却设备中,工件从水槽出来时,吸水件吸附工件的水,吸附了水的吸水件被传送带带至除水件处,水被挤压出来,再次随传送带运动至工件处吸水,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水不需要经过其他装置即可回收,避免了水的损失和二次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