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8053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719180.9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和制冷设备。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进气管、冷凝管束以及油分离器。进气管设置于冷凝器壳体上。冷凝管束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油分离器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且与进气管连通,油分离器位于冷凝管束的下方。本发明的冷凝器将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管束的下方,油气混合物在进行油气分离后,润滑油直接从冷凝器壳体的下方离开回到压缩机,气态冷媒向上运动并扩散到冷凝管束内部以与冷凝管进行充分接触换热,与相关技术中气态冷媒需要与位于油分离器下侧的冷凝管进行换热相比,气态冷媒的覆盖区域更大,换热更充分,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3790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138889.6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布液器利用水平布置的均液板分配冷媒,均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布液器包括布液器本体,布液器本体上设置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上设置有均液孔,且引流通道自冷媒入口处向下延伸,以使冷媒能在重力作用下沿引流通道的内壁流动并经均液孔滴淋在换热管表面。本发明中冷媒入口落入引流通道的冷媒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引流通道内壁流动,从而在纵向上利用重力使冷媒迅速均匀滴淋在换热管表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水平布置的均液板,能够防止由于水平布置的均液板变形而造成的冷媒分配不均,利于提高换热效率;且减小整体尺寸,降低成本。

    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1400395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199031.5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布液器包括:均液板;至少一个第一溢流孔设置在均液板的侧壁上,并处于均液板的侧壁沿重力方向的顶部,当均液板内的气液混合冷媒的液面高度超出第一溢流孔的下边缘高度时,上层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溢流孔溢出,实现上层气态冷媒与下层液态冷媒的分离。本实用新型的布液器,在均液板、封板上开设溢流孔,气态冷媒通过溢流孔流出,液态冷媒通过均液板、封板底部的均液孔流出,达到对布液器内的混合冷媒进行气液分离的效果,同液态冷媒快速均匀的扩散,达到更加的布液效果,从而解决了降膜式换热器的气态冷媒排出时的带液现象,提高了降膜式蒸发器的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热泵管及空调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92654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026851.0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泵管及空调器。热泵管包括换热管体以及设置在换热管体上的冷凝齿和蒸发齿。在换热管体的下部的冷凝齿和蒸发齿的分布密度小于在换热管体的上部的冷凝齿和蒸发齿分布密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冷媒冷凝后,从换热管体的上部的冷凝齿和蒸发齿沿换热管体外壁向换热管体的下部的冷凝齿和蒸发齿流动的时候,间隙会变大,液膜不能完全包覆换热管体的下部的冷凝齿和蒸发齿,张力缩小,冷媒受重力作用滴落,加快冷媒滴落速度,减少换热管表面热阻,以便冷凝过程能够持续高效运行,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5983341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357582.7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布液器利用水平布置的均液板分配冷媒,均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布液器包括布液器本体,布液器本体上设置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上设置有均液孔,且引流通道自冷媒入口处向下延伸,以使冷媒能在重力作用下沿引流通道的内壁流动并经均液孔滴淋在换热管表面。本实用新型中冷媒入口落入引流通道的冷媒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引流通道内壁流动,从而在纵向上利用重力使冷媒迅速均匀滴淋在换热管表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水平布置的均液板,能够防止由于水平布置的均液板变形而造成的冷媒分配不均,利于提高换热效率;且减小整体尺寸,降低成本。

    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048527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873318.2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其中油分离器包括:内部为分离腔的壳体,壳体可进出气体,且分离腔内设有逐级分离气油混合物的油分离组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油分离器内部所形成的流场是渐变的、平滑过渡的,在分离过程中的阻力较小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损失,对能量的保护效果有所加强,实现了油气的平缓分离。

    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1335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443080.X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和制冷设备。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进气管、冷凝管束以及油分离器。进气管设置于冷凝器壳体上。冷凝管束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油分离器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且与进气管连通,油分离器位于冷凝管束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将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管束的下方,油气混合物在进行油气分离后,润滑油直接从冷凝器壳体的下方离开回到压缩机,气态冷媒向上运动并扩散到冷凝管束内部以与冷凝管进行充分接触换热,与相关技术中气态冷媒需要与位于油分离器下侧的冷凝管进行换热相比,气态冷媒的覆盖区域更大,换热更充分,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均液器、布液器、降膜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3631063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390828.6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液器、布液器、降膜换热器及空调机组,涉及换热领域,解决了蒸发器用均液板分配液态冷媒时易受到气态冷媒的影响的技术问题。该均液器包括均液器本体和位于均液器本体内的冷凝组件,随液态冷媒进入均液器本体内的气态冷媒至少部分能经过冷凝组件,冷凝组件用于与气态冷媒接触并使其形成为液滴。该装置中,随液态冷媒进入至均液器本体内的气态冷媒至少部分能经过冷凝组件,并与冷凝组件接触形成为液滴,减小了液态冷媒中气态冷媒的夹杂量,实现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离;且气态冷媒冷凝增加了液态冷媒的总量,保证液态冷媒在换热管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液膜,均液效果好。

    冷凝器和空调设备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99563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582401.X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凝器和空调设备,其中,冷凝器包括:壳体,其设有气态冷媒入口、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入口以及液态冷媒出口;第一换热管,设置在壳体内,其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相通;以及套管,设置在壳体内并套设在第一换热管外;其中,套管的内壁与第一换热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螺旋状的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气态冷媒入口和液态冷媒出口相通。冷媒在螺旋状的换热通道内和第一换热管内的冷却介质进行充分换热,螺旋状的换热通道对冷媒的扰动程度增大,换热效果增强,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串流现象的发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