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5972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415747.4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换热器及空调设备,包括换热腔、及设置在腔体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上下方向的主气管道,所述主气管道与所述换热腔进气口连通,所述主气管道上连通有数个支气管道,所述支气管道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数个子换热区,所述支气管道远离主气管道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支气管道下侧壁设置有出气孔。通过在换热器的换热腔内设置实体的导气管道,使得气体可通过其上开设的出气口均匀的分布到换热腔各部位,均气效果更好。

    油气分离装置、冷凝器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34323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110842460.9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和冷凝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分离腔;进气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分离腔输出待油气分离的气体;第一分离板,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油气分离,设于所述第一分离腔内且将所述第一分离腔分隔为分别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子分离腔和第二子分离腔,包括无孔板部和位于所述无孔板部侧边的具有多个均气孔的孔板部,所述无孔板部面对所述出气口以使所述出气口流出的气体撞击到所述无孔板部后再朝所述孔板部流动,并通过所述多个均气孔进入所述第二子分离腔再次进行油气分离。

    蒸汽发生器及热泵机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78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8073.7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热泵机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除氧结构;所述除氧结构内设置有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器及热泵机组,利用进液口将向壳体内补充的水送入至除氧结构内,并将水室内送入的高温介质引入到第二换热流道内,使得高温介质能够对第一换热流道内送入的水进行加热,而且还设置有加热蒸汽入口,利用加热蒸汽入口送入的蒸汽也对进液口送入的水进行加热,此时蒸汽与高温介质实现对进液口补入的水进行二次加热,保证对水的加热除氧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蒸发器外部额外设置热力除氧器进行除氧的问题,降低了蒸汽发生器的使用成本和占用面积。

    罐式蒸发器及空调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837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1173179.7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蒸发器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罐式蒸发器降膜区内,蒸发出的气态制冷剂干扰液态制冷剂的分布,导致罐式蒸发器内的换热管布液不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蒸发器,通过在罐式降膜蒸发器内的降膜区设置气液分离结构,使得气态冷媒能及时从降膜区内排出,有效提高降膜区上布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换热器和空调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837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332771.7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器和空调设备。其中,换热器包括:立式壳体,其顶部设有冷媒入口,且内部上下分别形成降膜区和满液区;降膜区换热盘管,盘设在降膜区内;满液区换热盘管,盘设在满液区内;以及内筒体,悬设在立式壳体内,其顶端与立式壳体的顶部连接,底端悬空设置在满液区之上;其中,降膜区换热盘管设置在内筒体外,立式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内筒体顶端相通的冷媒出气口,内筒体的底端与降膜区相通。采用降膜蒸发相变换热,换热效率高,而且在换热器内设置内筒体,当作气态冷媒排出通道,使得气体从换热器上方排出,由于重力势差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吸气带液现象的出现。

    油分离装置及其制冷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3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92062.8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油分离装置及其制冷设备,油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分离机构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一封板,靠近第一出口端的第一管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流通道,第一封板设置于第一出口端;油气混合物通过第一进口端进入至第一管道内,经由第一封板进行第一次分离后,进入至第一导流通道内;内筒套设在分离机构的外侧,内筒与第一管道之间构成第一分离通道,内筒和壳体之间构成第二分离通道;内筒的侧壁设置有过滤层,对通过第一导流通道流出的油气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分离;冷却机构设置于第二分离通道内;流出过滤层的油气混合物流经冷却机构而凝结为液态混合物,液态混合物流至位于第二分离通道内的内筒的侧壁,受热以完成第三次分离。

    冰晶消除结构、温度控制系统和制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68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92206.8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冰晶消除结构、温度控制系统和制冰系统。冰晶消除结构包括热管换热器和下箱体。热管换热器包括多根灌装有液态传热介质的热管,每根热管具有蒸发部、冷凝部和绝热部。热管换热器配置成将由每根热管的蒸发部从包含高温气态冷媒的热源吸收的热量经由绝热部传递到冷凝部,再由冷凝部将热量传递至含冰晶的冰水以融化冰晶。蒸发部封装在下箱体内且插装在下套筒内,以在蒸发部与下套筒之间形成用于贮存高温液态冷媒的贮存室。下套筒的底部设有底部开口。下箱体在底部设有能够使底部开口闭合的可动底板。可动底板构造成能够上下移动以通过闭合和开启底部开口来改变贮存室内的液位高度。本公开以简单结构布置获得温度受到期望控制的补水。

    冷凝器和空调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285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940315.X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和空调。本发明的冷凝器,包括:外壳,外壳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换热装置,设置于外壳中,并包括换热管,换热管中用于通入冷却介质;和过冷装置,设置于外壳中,并位于换热装置的靠近冷媒出口的一侧,且过冷装置包括闪发过冷装置和折流过冷装置,闪发过冷装置和折流过冷装置沿着由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的方向依次布置。基于此,能有效提升冷凝器的过冷度。

    降膜蒸发管和制冷设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323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815377.2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膜蒸发管和制冷设备,包括管体以及沿管体外壁轴向延伸的翅片阵列,翅片阵列包括呈线型排列的多个第一翅片,第一翅片沿管体的外壁周向延展;第一翅片随延展方向逐渐远离管体形成凸出的翅脊部,翅脊部设有用于引导液膜流动的第一滑道;本发明通过降膜蒸发管表面的滑梯型翅片,利用降液膜动量将生成的气泡推离蒸发管表面,增大了气泡脱离频率;紧凑布置的翅片增加了气化核心密度,同时交错型流道强化了液膜在蒸发管表面的铺展,提高了降膜蒸发管的换热效率。

    油气分离装置及空调机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22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7021.6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空调机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挡气盘;积油盘。本发明提供的油气分离装置及空调机组,在壳体内设置挡气盘和积油盘,利用挡气盘和积油盘的结构对流动路径进行限制,使得通过第一过油孔的冷冻油能够在积油盘内汇聚,并通过第二过油孔流入至储油腔内,而通过第一过油孔的气态制冷剂与通过第二过气孔流动至第一过气孔的气态制冷剂的交叉流动,改变了通过第一过油孔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而使得此部分气态制冷剂能够助力冷冻油在积油盘上进行汇聚成长,加速汇聚后的冷冻油通过第二过油孔流入储油腔内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