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对鸡骨肉泥进行脱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779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33432.4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13/60 A23L5/273 A23L5/30 A23L1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肉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对鸡骨肉泥进行脱色的方法。先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水中,然后将鸡骨肉泥与羧甲基纤维素钠胶状液按一定料液比混合,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总反应体系质量的0.05%-0.2%,调节pH使鸡骨肉泥中的血红素被羧甲基纤维素钠所吸附而达到脱色要求。经脱色后的鸡骨肉泥,不仅白度大大提高,色白、弹性好、风味佳;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不良气味。本发明提供的脱色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适合于推广使用。

    一种降低红曲霉菌球直径同时提高生物量和色素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502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573843.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红曲霉菌球直径同时提高生物量和色素量的方法。由于丝状真菌在频繁相互接触的情况下容易缠绕成球,菌丝球直径过大时菌球内部菌丝活性降低,不利于发酵。在24深孔板中通过添加玻璃珠(1~5颗)、控制接种量(接种量为6%~12%(v/v))、调整pH=7、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添加量0.1wt%)的方式来降低菌丝球的缠绕程度,进而提高菌量和色素量。本发明的最大优点在于不改变种子液和发酵液的成分,也不影响培养体系中物质的非生物转化关系,不对菌株高通量筛选和培养基快速优化等方面造成干扰,在科研领域和生产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一种快速测定液态发酵液中生物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33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496550.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微孔板发酵技术进行生物量的测定,即用生理盐水对孔板培养后的发酵液沉淀进行清洗三次后,基于酶标仪以铬黑T双波长显色法(△A=A560‑A680)对菌体内部的镁离子进行测定,通过镁离子的含量来反映菌体生物量。本发明克服了微孔板发酵过程中难以用称干重法来表征发酵液的生物量的缺陷,同时基于多种干扰因素的排除,使得本方法的测定值更为贴近实际值,与其他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氨基葡萄糖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符合平板菌落计数法中菌量的生长趋势。总之,本发明的生物量测定方法操作便捷,快速准确,能够正确反应发酵过程中的菌量变化趋势,试剂无腐蚀性且用量小,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一种菌丝球的定量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9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116323.X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丝球的定量接种方法,利用微孔板进行菌丝球培养,绘制菌丝球干重与培养体积之间的标准曲线,以标曲确定菌丝球的接种量。在微孔板培养体系中,可根据不同培养液体积来制备不同数量及大小的菌丝球,同一培养体积下菌丝球的数量及大小相近,可满足不同的接种需求。本发明所述的菌丝球接种方法,为菌丝球的接种拟定了计量标准,能够克服菌丝球接种时难以定量的问题。

    一种透明牛奶红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71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36477.8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红茶、全脂牛奶为基础原料,通过蒸馏冷凝技术制备透明牛奶红茶饮料的方法。本发明的产品澄清透明,口感醇厚,并具有显著的牛奶和红茶香气。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完全去除奶茶中的色素物质,不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难挥发性成分,并且能够保留奶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具有创新性,尤其能够给消费者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利用蒸汽爆破技术改善粗老叶风味的成品茶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111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17660.X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蒸汽爆破技术改善粗老叶风味的成品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茶青叶:采摘茶树上的粗老叶及茶梗备用;蒸汽爆破:将采摘的粗老叶及茶梗置于蒸汽爆破装置中,进行蒸汽爆破;蒸汽爆破的条件如下:压力为0.4‑1.0MPa,温度为140‑180℃,稳压时间1‑5min;干燥:将经蒸汽爆破后的粗老叶与茶梗进行烘干。本发明对传统茶叶的加工工艺进行调整,通过将茶叶在采摘后直接进行蒸汽爆破的方式,对粗老茶叶进行加工,在保留原有叶片形态的同时改善粗老叶风味属性。本发明简化了茶叶的加工步骤,能够极大改善原本仅用于堆肥的粗老茶叶的风味属性,使之能够直接饮用,从而实现对粗老茶叶的高值化利用。

    一种新型增香茶饮品的担子菌发酵体系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303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751863.5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增香茶饮品的担子菌发酵体系建立方法。该体系以多种担子菌菌丝为发酵菌种,经PDA和液体种子培养基扩增,茶汤重悬得到菌悬液后,接种于80℃加热30min温和杀菌的茶汤培养基,经液态深层发酵,发酵过程中,多次取样,经感官评价后确定最优发酵时间。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充分利用食用担子菌独特的胞外分泌酶系,快速赋予发酵茶汤全新的高愉悦感香气,明显区别于现有传统发酵与未发酵茶。同时,茶汤中茶多酚的含量大幅降低,有效缓解苦涩味。使用的茶汤培养基无额外添加糖类等其他物质,经快速担子菌发酵后形成高享受新型发酵茶饮品,是一种风味独特且健康营养的新型茶饮料系列。

    一种从海藻酸盐色素凝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25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564876.7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海藻酸盐色素凝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在海藻酸盐凝胶中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50℃、100W超声10min,调pH至9.50,充分搅拌,再加入75%乙醇60℃震荡抽提30min,45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色素。本发明所述的抽提方法,既能够破坏金属离子在海藻酸钠凝胶结构中的“盐桥”作用,又能调整pH使海藻酸钠空间网状结构的孔隙增大,在保证海藻酸钠不降解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色素提取率。依据提取原理,本发明对能溶于乙醇的色素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一种从叶属生物质中提取天然果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8486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43066.8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叶属生物质中提取天然果胶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预处理,在叶粉中加入酶溶液,调节pH,反应后获得一种混合物;将混合物分离,得到含有果胶的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果胶沉淀剂,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分离,获得果胶沉淀并用水复溶沉淀;或将提取液进行超滤分离;将上清液中的果胶进行干燥,得到一种叶类天然果胶产品。本方法提取果胶的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绝大部分叶属生物质的果胶提取,且果胶的提取率高。提取后的果胶可作为胶凝剂、稳定剂、缓释剂和增稠剂等应用于食品当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