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887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74264.0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9/19 , A61K47/34 , A61K31/14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代PAMAM树状分子负载经典“戒酒药”双硫仑和光敏剂吲哚菁绿的纳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基于低代树状大分子PAMAM-G0,采用溶剂交换法将双硫仑DSF和吲哚菁绿ICG包载进低代树状大分子PAMAM-G0内部制备得到IDG纳米给药系统。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给药系统能够通过EPR效应富集于肿瘤部位后在光照的条件下同时发挥化疗和光动力治疗作用,降低化疗药物的组织毒性和光动力治疗的光毒性,为双硫仑的抗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
公开(公告)号:CN10792973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810033633.0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1/704 , A61P35/04 , A61K31/727 , A61K31/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抗凝药物和人参皂苷,所述抗凝药物和人参皂苷的物质的量比为1:18.9-1:60.5,其中抗凝药物优选为华法林,人参皂苷优选为Rb1。本发明首次将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与人参皂苷(如Rb1)联用,两者协同作用,抑制了癌细胞的粘附和迁移,为临床提供一种在治疗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同时,能使抗肿瘤转移药物的药效增强,为临床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570294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220484.X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M4/5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次以一氧化锰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该一氧化锰是由草酸锰煅烧制得,其整个制备过程不需要用到任何表面活性剂,简单快速,适合大量生产。所制备一氧化锰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于现有的碳材料负极材料,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580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7224.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31/56 , A61K47/54 , A61K47/61 , A61K47/68 , A61K47/64 , A61K47/69 , A61K9/14 , A61K49/00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疏水性药物熊果酸,在水中和广谱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共组装形成无载体的双抗癌纳米药物,并且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其表面吸附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荧光标记核酸适配体、分子靶标、抗体或多肽等,形成具有肿瘤靶向性和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从而达到协同的抗肿瘤作用,实现诊疗一体化,尤其在抗肿瘤转移方面作用突出,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纳米载体带来的体系复杂和体内代谢不明确等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0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19494.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P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抗肿瘤转移中的应用,其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以物质的量比为10:1‑10的熊果酸和厄洛替尼,两者联用可以起到协同抗肿瘤转移的效果。其联用对恶性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03228.7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F9/54 , A61K31/662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5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糖酵解抑制基团的芦荟大黄素季磷盐二氯乙酸酯及其制备方法;芦荟大黄素先与三溴化磷反应得到溴代芦荟大黄素,辛基再与三正辛基膦反应生成芦荟大黄素季磷盐,最后与二氯乙酰氯发生酯化反应得到芦荟大黄素季磷盐二氯乙酸酯:。芦荟大黄素季磷盐二氯乙酸酯的体外癌细胞抑制试验表明,对多种癌细胞有抑制活性,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029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20484.X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M4/5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2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0433 ,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次以一氧化锰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该一氧化锰是由草酸锰煅烧制得,其整个制备过程不需要用到任何表面活性剂,简单快速,适合大量生产。所制备一氧化锰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于现有的碳材料负极材料,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98735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18654.3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J63/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应用,具体说是一种熊果酸及其衍生物二氯乙酰化后形成的一类新的一种兼具抗肿瘤细胞凋亡和代谢双重靶向功能的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应用。如式(I)、(II)或(III)所示的熊果酸衍生物 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