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12.
    发明授权
    电池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0346525C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410055207.5

    申请日:200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性能例如循环性能的电池。该电池包括螺旋状盘绕的电极体,该电极体包括螺旋状盘绕的阴极和阳极以及介于其间的隔板。阳极容量包括通过轻金属的插入和脱出而得的容量分量及通过轻金属的沉积和溶解而得的容量分量,而且由二者总和表示。隔板浸渍了通过将锂盐溶解于溶剂而形成的电解质溶液。作为电解质盐,使用二氟[草酸根-O,O′]硼酸锂、四氟[草酸根-O,O′]磷酸锂或二氟双[草酸根-O,O′]磷酸锂。通过形成稳定的涂层,可防止溶剂的分解以及沉积的锂金属与溶剂间的反应。

    阴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988222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69092.1

    申请日:2006-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H01M4/131 H01M4/505 H01M4/525 H01M4/62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至少具有阴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的正电极、负电极、电解液以及布置在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隔离膜,以及其中在满充电的状态下每单元电池的开路电压在(4.25V≤电压≤6.00V)的范围内。所述阴极活性材料包含通式LiaCo1-xMexO2-b表示的锂-钴复合氧化物(Me表示至少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选自V、Cu、Zr、Zn、Mg、Al以及Fe的金属元素;a取值为0.9≤a≤1.1;x取值为0≤x≤0.3;以及b取值为-0.1≤b≤0.1)或通式LiaNi1-x-y-zCoxMnyMezO2-b表示的锂-钴-镍-锰氧化物(0.9≤a≤1.1;0<x<0.4;0<y<0.4;0<z<0.3;以及-0.1≤b≤0.1)。所述粘合剂含有聚丙烯腈系列树脂。

    电池
    14.
    发明公开
    电池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929187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1551.3

    申请日:2006-09-11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其中正极、负极和隔膜的相对位置得到高精度保持。通过在中间的包括聚合物的聚合物电解质和隔膜,正极和负极彼此相对。在每个正极和负极中,活性材料层布置在集电体上。通过在中间的聚合物电解质,在集电体上未布置活性材料层的暴露区域和隔膜彼此粘附。由此,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可防止隔膜的热收缩,且可防止由产生短路电流引起的生热。

    电池
    15.
    发明公开
    电池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575528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2820958.3

    申请日:2002-11-08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括化学稳定性以及放电容量、充放电循环特性等电池特性均得到提高的电极。该电池包括盘绕的电极体(20),其是由条形正极(21)和条形负极(22)以及其间的隔板(23)盘绕而成。充电期间轻金属沉淀在负极(22)上。负极(22)的容量包括轻金属吸留和解吸所形成的容量分量及轻金属的沉淀和溶解所形成的容量分量,并且以这些容量分量之和来表示。隔板(23)浸渍有锂盐溶解于溶剂中的电解液。电解液包含乙烯基碳酸亚乙酯或二乙烯基碳酸亚乙酯,从而使化学稳定性得到提高。

    电极及使用它的电池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2502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03800799.1

    申请日:2003-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以及一种具有优良的充-放电循环特性并能够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的电池。该电池包括螺旋盘绕的电极体(20),所述电极体(20)含有与中间的隔板(23)螺旋盘绕在一起的阴极(21)和阳极(22)。充电期间,锂金属沉淀在阳极(22)之上,因此阳极(22)的容量由通过锂的嵌入和脱出的容量分量与通过锂金属的沉淀和溶解的容量分量之和表示。阳极(22)包括具有粉末状的阳极活性物质的混合物层(22b),且混合物层(22b)具有液体吸附特性,当在23℃将1μdm3的碳酸异丙烯酯滴在混合物层(22b)上时,混合物层(22b)与碳酸异丙烯酯液滴形成的接触角在100秒内变成10度或更小。因此,混合物层(22b)可用电解液迅速而均匀地浸透,所以锂金属均匀地沉淀在整个混合物层(22b)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