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988222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610169092.1

    申请日:2006-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H01M4/131 H01M4/505 H01M4/525 H01M4/622

    Abstract: 阴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至少具有阴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的正电极、负电极、电解液以及布置在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隔离膜,以及其中在满充电的状态下每单元电池的开路电压在(4.25V≤电压≤6.00V)的范围内。所述阴极活性材料包含通式LiaCo1-xMexO2-b表示的锂-钴复合氧化物(Me表示至少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选自V、Cu、Zr、Zn、Mg、Al以及Fe的金属元素;a取值为0.9≤a≤1.1;x取值为0≤x≤0.3;以及b取值为-0.1≤b≤0.1)或通式LiaNi1-x-y-zCoxMnyMezO2-b表示的锂-钴-镍-锰氧化物(0.9≤a≤1.1;0<x<0.4;0<y<0.4;0<z<0.3;以及-0.1≤b≤0.1)。所述粘合剂含有聚丙烯腈系列树脂。

    薄型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058A

    公开(公告)日:1998-09-02

    申请号:CN98103781.X

    申请日:1998-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H01M2/0275 H01M2/0287 H01M2/22 H01M2/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气密性和机械强度的薄型电池。它包括一个阴极1,一个阳极2和电解质3,包容在一个由高分子薄膜和金属箔形成的防潮多层薄膜4内。将电极和外部端子互连的一对电极端子5和6是由网状的或者多孔的导电构件形成的。通过用网状的或者多孔的导电材料作电极端子5和6,电极端子5和6可以紧密地粘结到防潮多层薄膜4上。此外,通过在电极端子5,6穿过的密封部分X,增加高分子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防止发生短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