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55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139836.1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海复合型深海状取样器样品保持装置,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表面套设有滑环,所述固定筒的外表面靠近滑环的一侧固定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限位环与电机,所述限位环呈半圆形,且限位环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环呈滑环的两侧排布,所述滑环与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滑环的外表面啮合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电机通过螺丝与固定筒的外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有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保持筒。本发明采用横向开阀结构,并利用液压差开启阀门,降低开阀所需推力,具有液压自动密封结构,提高保持筒内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67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457622.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F21/43 , G06F16/955 , G06F16/958 , G06F9/451 , G06F40/58 , G06Q10/10 , G06Q20/12 , G06Q30/00 , G06Q3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科学合作控制系统、方法、介质、设备及终端,所述海洋科学合作控制系统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新闻模块、共建合作研究机构模块、合作领域模块、合作项目模块、合作成果模块、合作研究活动模块、人才交流模块、合作论坛模块、客服模块、设置模块。本发明独特地提供了一套完善的中俄文互译系统,尤其是能够针对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优化,保证识别率在99%及以上,经过人工翻译校对,可保证正确率在99%及以上,语意歧义率控制在1%以下,这项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中俄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流障碍,提高沟通效率,能够促进中俄海洋科学合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中俄双方科研人员开展合作提供大量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0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5420.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柱状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具有样品防护作用的深海长柱状取样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长柱状取样器主体,所述长柱状取样器主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长柱状取样器主体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一齿块、升降机构和防护箱,利用伺服电机转动,最终可以实现第二齿块转动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将样品储存至防护箱的内部,使防护箱对样品进行防护,从而防止了长柱状取样器主体的外壁受到撞击出现破损导致样品丢失损坏,增加了样品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6080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80717.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AUV软着陆缓冲装置及方法,涉及深海AUV技术领域,现有的深海AUV着陆时的冲击力全部倾泻至缓冲装置上,这将造成该缓冲装置在每次深海AUV软着陆时受到的冲击损伤都较大,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极大地降低,本发明中的一种深海AUV软着陆缓冲装置及方法包括着陆平台,所述着陆平台上方设有缓冲组件,且着陆平台位于缓冲组件下方的顶部设有冲击卸力组件。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深海AUV软着陆缓冲装置及方法具有当AUV与对接限定组件对接后,其带动对接限定组件在缓冲组件上移动,则一号滑动块带动AUV在弯曲缓冲导轨上滑动,半圆冲击柱旋转的方向与AUV移动方向相反,当卸力柱与半圆冲击柱碰撞时,半圆冲击柱对卸力柱起到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267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457622.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F21/43 , G06F16/955 , G06F16/958 , G06F9/451 , G06F40/58 , G06Q10/10 , G06Q10/105 , G06Q20/12 , G06Q30/016 , G06Q30/0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科学合作控制系统、方法、介质、设备及终端,所述海洋科学合作控制系统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新闻模块、共建合作研究机构模块、合作领域模块、合作项目模块、合作成果模块、合作研究活动模块、人才交流模块、合作论坛模块、客服模块、设置模块。本发明独特地提供了一套完善的中俄文互译系统,尤其是能够针对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优化,保证识别率在99%及以上,经过人工翻译校对,可保证正确率在99%及以上,语意歧义率控制在1%以下,这项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中俄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流障碍,提高沟通效率,能够促进中俄海洋科学合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中俄双方科研人员开展合作提供大量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89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529369.3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柱状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其包括吊装架、牵引座、导向翼、振动器、配重管、配重铅块、配重锁定环、快锁配重组件、配重承载盘、取样牵引盘、取样管、取样头和支撑组件,牵引座上部连接吊装架,侧面固定导向翼,内侧安装振动器,下部连接配重管,配重管外侧套接配重铅块和配重锁定环,下部依次连接配重承载盘、取样牵引盘、取样管和取样头,快锁配重组件安装在配重铅块和配重承载盘上端面,配重承载盘上端连接配重管,取样管外侧套接支撑组件。本发明利用支撑组件有效减少取样时产生偏移的可能,通过快锁配重组件可以实现配重块的快速安装,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装。
-
公开(公告)号:CN11224994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135462.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采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不同深度多次采样的海洋监测用采样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前端吊有配重块,且配重块的下端焊接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包括第一盖板,且第一盖板的上表面与配重块的下表面焊接,所述第一盖板的下表面焊接有水箱侧壁,且水箱侧壁的侧面焊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右侧焊接有滤网,且进水口的左侧焊接有球壳,所述球壳的下端焊接有进水管,且球壳的内侧置有控水球。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采样装置无法对相应的不同深度的海水进行采样和单次作业时无法多次对水质进行采样的问题,使采样的水质所在深度可视化直观化,提高了海洋水质采样的效率,降低了采样作业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29369.3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柱状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其包括吊装架、牵引座、导向翼、振动器、配重管、配重铅块、配重锁定环、快锁配重组件、配重承载盘、取样牵引盘、取样管、取样头和支撑组件,牵引座上部连接吊装架,侧面固定导向翼,内侧安装振动器,下部连接配重管,配重管外侧套接配重铅块和配重锁定环,下部依次连接配重承载盘、取样牵引盘、取样管和取样头,快锁配重组件安装在配重铅块和配重承载盘上端面,配重承载盘上端连接配重管,取样管外侧套接支撑组件。本发明利用支撑组件有效减少取样时产生偏移的可能,通过快锁配重组件可以实现配重块的快速安装,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装。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28684.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沉积物原位分析装置,其包括:供料漏斗、支架、滤芯、传动单元、检测单元、搅拌单元、控制器和取样瓶;供料漏斗内设置采集容器,传动单元包括减速驱动机、驱动齿轮、齿轮圈和固定环,由驱动齿轮的转动带动齿轮圈转动;齿轮圈上开设固定槽,固定环固定于固定槽内,由齿轮圈的转动带动取样瓶转动;检测单元包括激光粒度仪和温盐深剖面仪,由此通过传动单元实现对取样瓶转动切换,当取样瓶完成取样之后由传动单元将取样瓶进行切换,由检测单元将容纳于供料漏斗内的液流进行分析检测,并将检测数据进行存储,保证数据和样品具有时间同步性及空间同层性,为分析周期内沉降作用提供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