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5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627386.9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G06F30/27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SSD的性能与寿命的优化方法,属于固态硬盘技术领域。本混合SSD的性能与寿命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工作负载感知层算法设计与优化:由离线分析方法,人工对真实的SSD负载的宏、微观特性的进行分类及特征提取;(b)负载特性与闪存转换层信息感知的缓冲区管理层技术设计与优化:分析负载宏、微观特性对缓冲区性能的影响;(c)负载特性与和闪存转换层信息感知的闪存转换层地址映射技术设计与优化;分析负载微观特性的闪存转换层地址映射转换的影响,解决数据在SLC芯片、MLC芯片之间的分配,以及SLC芯片、MLC芯片之间的磨损平衡。本发明降低了平均响应时间及P/E次数少,对混合SSD性能与寿命达到了进一步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713941.X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B65G15/14 , B65G15/58 , B65G47/248 , G11C29/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生产线中的检测辅助装置,属于固态硬盘技术领域。本固态硬盘生产线中的检测辅助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板、竖板一和竖板二,竖板一和竖板二上设置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包括输送带一、输送带二、电机一、电机二、电机三、电机四、输送辊一、输送辊二;机架上设置有检测台,检测台位于输送带一、输送带二之间,检测台的两端滑动设置有夹块一、夹块二,夹块一上滑动设置有检测接块,夹块一上水平开设有长条孔,工作台上还设有变位调节结构。本发明具有能够便捷高效的对固态硬盘进行质检。
-
公开(公告)号:CN11323863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589979.0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SSD用撑托结构,涉及SSD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固定机构;两固定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板一相对两侧面均固定有L形板;相对设置的两L形板之间滑动配合有两SSD定位组件;固定机构包括有U形卡板;U形卡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U形卡板一表面开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一贯通孔内部设置有两固定组件。本发明通过第一限位槽道、第二限位槽道、第二贯通孔、齿形结构、SSD定位组件、支撑杆、转轴和驱动齿盘的设计,旋转转轴,利用驱动齿盘与齿形结构的啮合作用,驱使SSD定位组件进行水平移动,灵活调节两SSD定位组件的水平间距,从而实现不同尺寸混合SSD的固定,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1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1018664.X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中频炉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中频炉中的待加热材料的当前温度;计算所述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基于所述当前温度和差值,在所述中频炉历史数据库中匹配,得到第一输入电功率;所述中频炉历史数据库包括所述中频炉加热过程的历史数据;对所述第一输入电功率进行调整,得到第二输入电功率;根据所述第二输入电功率控制所述中频炉的电源功率;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加热完成。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对应的中频炉温度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升了中频炉加热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0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83073.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表实采数据的低电压诊断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分析模块、低电压成因案例库和诊断模块,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智能电表采集数据,数据分析模块确定低电压工况数据的聚类标准,构建所述低电压成因案例库,诊断模块基于所述低电压工况数据聚类标准和所述低电压成因案例库,将待诊断低电压工况数据,利用大数据特征比对方法,智能诊断低电压成因及概率。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在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表,科学快捷地利用其采集的庞大数据形成低电压成因案例库,再通过特征对比智能诊断低电压成因及计算其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98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51801.4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G05D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168 , Y04S30/12 ,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降温及远程重启的充电桩信息查询控制系统,属于电动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控制中心、制冷模块、温度检测模块、GPRS通信模块、风扇模块、湿度检测模块、管理终端上位机、用户APP、继电器控制模块、继电器状态监测模块和超声波探测模块。本发明通过内置的风扇和半导体制冷片解决温度过高和除湿问题,在源头上避免死机的出现,此外本系统还具有车位信息监测功能,本系统能实现充电桩内部的温度及湿度检测,以及通过制冷片和风扇的联合作用实现对充电桩内的除湿降温,通过继电器和GPRS模块实现充电桩的远程一键重启,实现对充电桩车位信息的检测,并实时发送给用户和管理者。
-
公开(公告)号:CN10644587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76861.2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G06F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5/0283 , G06F15/0216 , G06F15/0225 , G06F1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串行总线数据分析仪,包括壳体和微处理器,所述壳体采用吸波防辐射板材料构件制成;所述吸波防辐射板从里到外依次设置为吸收剂层、吸波层和金属层;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输入模块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晶显示屏、指示灯、电磁干扰滤波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RAM存储器、MRAM存储器和数据库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出端通过GPRS网络分别与云端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输入端连接,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电磁干扰性能强,对串行总线数据分析足够充分,串行总线数据存储安全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2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54129.5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分析平台,包括主机箱、输入装置和中央处理器,所述主机箱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与采集数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晶显示屏、警示灯和扬声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RAM存储器、MRAM存储器和数据库电性连接,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集数据控制模块将监测数据进行快速收集,利用采集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将监测数据进行双重分析处理,不会出现混乱和遗漏的问题,从而能够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故障预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2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13941.X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B65G15/14 , B65G15/58 , B65G47/248 , G11C29/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生产线中的检测辅助装置,属于固态硬盘技术领域。本固态硬盘生产线中的检测辅助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板、竖板一和竖板二,竖板一和竖板二上设置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包括输送带一、输送带二、电机一、电机二、电机三、电机四、输送辊一、输送辊二;机架上设置有检测台,检测台位于输送带一、输送带二之间,检测台的两端滑动设置有夹块一、夹块二,夹块一上滑动设置有检测接块,夹块一上水平开设有长条孔,工作台上还设有变位调节结构。本发明具有能够便捷高效的对固态硬盘进行质检。
-
公开(公告)号:CN1132202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82732.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衢州学院
IPC: G06F3/06 , G06F12/02 , G06F1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混合SSD性能与寿命优化方法,所述优化方法包括:将传统分散的BML和FTL负载特性识别集中在一起,形成新的WAL层,并进行设计与优化;通过在Hot区和Cold区中间增加一个Normal区,形成一个页/块自适应的BML;FTL的设计与优化,包括将DFTL的CMT拆分为H‑CMT,CMT和S‑CMT,优化FTL层数据的SLC、MLC分配及其之间的磨损平衡,在FTL层中增加编程模式选择模块,以实现闪存深层次特性感知的写功能的利用。本发明通过在NAND闪存阵列层中采用SLC和MLC混合芯片结构,解决了基于SLC和MLC混合结构的SSD的固件设计问题,实现混合结构SSD在性能、寿命、成本之间的折衷,使基于跨层设计的混合SSD的读写性能大大提升,寿命大大延长,成本大大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