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82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89112.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青海五矿中铁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寒区隧道的可调压防水板及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可调压防水板包括:防水板本体以及设置在防水板本体内的多根支撑柱,防水板本体为中空结构,支撑柱沿隧道径向高度略大于防水板本体厚度,支撑柱的一端设置在防水板本体的内侧壁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中紧贴初期支护,从而在防水板与初期支护之间形成过水沟槽;防水板本体内设气压监测装置,外接气压调节装置,气压监测装置和气压调节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该防水板一方面能够降低寒区隧道围岩渗透水冻结导致的冻胀力对隧道结构的破坏;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防排水板而言,其中空结构可有效降低导热系数,从而对寒区隧道围岩具有明显的保温隔热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32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39572.9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综合补偿装置及其补偿方法,涉及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技术领域。包括原边与三相高压母线HB的A、B、C三相相连的丄丅接线变压器,无功补偿单元SVG1与丄丅接线变压器的ac端口相连,无功补偿单元SVG2与丄丅接线变压器的ad端口相连;无功补偿单元SVG1与丄丅接线变压器的ac端口相连,无功补偿单元SVG2与丄丅接线变压器的ad端口相连,无功补偿单元SVG3与丄丅接线变压器的ab端口相连;测控系统MCS包括电压互感器VT、电流互感器CT和控制器CD,控制器CD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VT、电流互感器CT的测量信号输出端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9345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11144.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抗肿瘤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发肿瘤细胞铜死亡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药物为核壳结构,核心为Cu2+掺杂的沸石咪唑骨架‑8以及复合药物,外壳为透明质酸;其中,复合药物包括血红蛋白和含有线粒体靶向基团的二氯乙酸。该纳米药物通过消耗GSH、破坏铜代谢稳态以及调控呼吸代谢模式这三种策略,增加肿瘤细胞内Cu2+浓度以及改变肿瘤细胞的呼吸代谢方式来激活级联增强反应,以提高肿瘤细胞对铜死亡的敏感度并增强免疫疗法,极大地推动了铜死亡驱动的免疫疗法的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51543.9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Q6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材料的可重复读写方法,属于信息储存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原材料制备成微观平整的二维材料;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接触模式表征二维材料的摩擦力,得到纳米黑板和扫描区域的初始摩擦力;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敲击模式在不改变二维材料形貌下改变纳米黑板的表面接触质量,实现图样刻印,并得到刻印后的纳米黑板;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接触模式对刻印后的纳米黑板进行扫描,实现图样读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侧向力模式使扫描区域的摩擦力恢复到初始摩擦力,实现可重复读写。本发明实现了二维材料的可重复读写刻印,在二维材料上表现出二进制图样或具体图像的信息录入、读取和擦除,在石墨烯上存储密度达到1600GB/m2。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80198.X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预制装配式隧道主动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架和锚杆,支撑架安装在隧道中,支撑架外侧与隧道内壁的初喷混凝土面贴合,在支撑架与初喷混凝土面之间分布有锚杆,锚杆一端伸入到初喷混凝土面内,另一端通过垫板连接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格构式单元组件和加强肢,支撑架由格构式单元组件拼接成环形结构,沿格构式单元组件的纵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加强肢;当两个格构式单元组件沿纵向方向拼接时,相邻加强肢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加强肋;格构式单元组件包括钢筋网和开口钢筋,在钢筋网的四周分别设置开口钢筋。施作的锚杆要穿过钢筋网网格口,并通过自由端施加预应力,使锚杆的垫板与格构式单元紧密连接,实现预制拼装式结构对隧道围岩的主动支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19003.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跨断层地震多点激励桩土作用简化等代模型,该模型深度融合了地震波传播的空间非均匀性特征、桩土界面复杂动力交互作用机制,以及远场土壤对地震响应的放大效应,实现了对紧邻或跨越断层桥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精准刻画。此模型不仅大幅提升了模拟效率,还显著增强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桥梁工程师在抗震设计与性能评估中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工具,有效促进了桥梁工程领域对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19006.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宏宇 , 马龙伟 , 康炜 , 郑史雄 , 戴胜勇 , 张宇 , 刘力维 , 赵灿晖 , 付青 , 王玄林 , 周梅林 , 李桥 , 翟一坤 , 肖楚照 , 湛凯伦 , 谢明志 , 黄胜前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抗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义近临断层桥梁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桥梁位置的地震记录和地质数据;S2:基于步骤S1所收集的数据绘制近临断层地震动断层破裂永久位移衰减关系曲线;S3:确定永久位移引起的横桥向、纵桥向或竖桥向的位移响应。S4:推导出作用在桥梁上的位移反应公式;S5:当断层破裂位移引起桥梁结构的静位移超过动力效应预留(伸缩缝)D的一半即可判定该桥为近临断层桥梁。本发明能够精确计算在特定地震条件下桥梁可能经历的位移大小和位置,可以预测不同类型断层(如走滑断层和倾滑断层)对桥梁的具体影响,从而为设计提供了一种预测性强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454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11604.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重响应型纳米气体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该气体治疗剂包括PLGA‑SNAP聚合物包覆MnCO的纳米颗粒,其能响应肿瘤细胞内过表达的GSH和H2O2而产生双气体(NO和CO),NO和CO通过协同作用能有效诱导线粒体损伤并通过级联反应产生过氧亚硝酸盐(ONOO‑)进一步诱导细胞核损伤。同时,损伤的线粒体和细胞核释放出的mtDNA和gDNA能激活DCs胞中的cGAS/STING通路并诱导其成熟以及刺激IFN‑β的分泌,增强了肿瘤微环境中效应T细胞的启动。并且,该气体治疗剂不会对正常细胞或组织产生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93573.X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网支护结构及隧道主‑被动支护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一种锚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隧道拱部、腰部和墙部的高强度柔性网、锚固于隧道围岩内的预应力锚杆以及连接高强度柔性网和预应力锚杆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位于高强度柔性网外侧和内侧的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上设有连接件;预应力锚杆依次穿过第一垫板、高强度柔性网、第二垫板以及连接件并与连接件连接。此锚网支护结构可部分替代原有的初期支护,还具有不易被破坏、施工速度快、更能保证施工安全等特点,大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了隧道建造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采用此锚网支护结构进行隧道施作,能提升隧道支护工作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71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08839.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CC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发射线圈长度优化方法,具体为:针对有轨电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成本与发射线圈长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入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CC,构建有轨电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LCC模型,确定优化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使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发射线圈的最优长度;本发明建立有轨电车无线供电系统的LCC模型,明晰有轨电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成本与发射线圈长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使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出最优的发射线圈的长度,能在保证系统的供电能力的前提下,降低系统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