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性电晕放电连续性电流脉冲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356186.0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负极性电晕放电连续性电流脉冲仿真方法,具体为:步骤1,根据针‑板电极结构,在COMSOL软件中建立二维轴对称模型确定计算区域,并采用三角形单元对二维轴对称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步骤2,采用Bolsig+软件求解两项玻尔兹曼方程,获得放电气体的约化电离系数、约化吸附系数、电子迁移率、电子扩散率;步骤3,通过建立负极性电晕放电的连续性电流脉冲形成机制,并在针电极尖端处设置电子的边界条件为二次电子通量,计算电子、正离子、负离子的时空分布;步骤4,计算放电电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能获得单次放电脉冲的问题。

    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表面相容性的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010982.7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表面相容性的仿真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并求解化学动力学模型,确定环保气体局部放电分解产物的组分;步骤二,通过局部放电分解产物的组分建立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型,在分子动力学每次循环时,根据ReaxFF反应力场,计算下一时刻原子间的距离和键能,从而获取下一时刻原子间的连接情况,判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步骤三,通过追踪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获取每种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的作用机理,从而判断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的相容性。本发明所提出的仿真方法能够揭示环保型气体持续局部放电下产生的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表面作用的内部机理,为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的相容性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直接氟化协同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18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927704.6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赵妮 常正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氟化协同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有封闭廊道,封闭廊道的上游设置有等离子体活化单元,封闭廊道的下游设置有直接氟化单元,直接氟化单元和等离子体活化单元之间通过自适应开启式隔离软帘密封连接。本发明装置通过将直接氟化和等离子体处理相结合,根据表面功能化要求合理匹配放电等离子体和表面直接氟化,大幅度降低了氟气的使用量和使用条件,提高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效果的时效性和稳定性,改善“疏水性恢复现象”。

    板-孔DBD等离子体协同质子交换膜氨气制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540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889071.0

    申请日:2023-07-19

    Inventor: 赵妮 田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板‑孔DBD等离子体协同质子交换膜氨气制氢的装置,装置主体内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氨气分解反应单元,装置主体内的下部设置有出气口和氢气分离单元,氨气分解反应单元为平行板‑孔DBD结构,氢气分离单元由平行板‑孔DBD和质子交换膜构成,氨气分解反应单元和氢气分离单元之间由覆盖有阻挡介质的带小孔的高压电极连接,装置主体内部填充有催化剂;在装置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线圈;本发明通过将氨气分解、膜分离和等离子体处理相结合,能够提升氨气制氢的效率并有效分离出氢气。

    基于主导反应路径的环保绝缘气体特征产物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6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8170.9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主导反应路径的环保绝缘气体特征产物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结合分解产物实验检测与化学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揭示分解产物的演化特性;步骤2、根据分解产物的演化特性,计算分解产物的主导反应路径;步骤3、根据主导反应路径,筛选特征分解产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征产物难以提取、难以应用分解产物来进行环保型气体绝缘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的问题,能够深入到化学反应层面揭示分解产物的生成机理,并根据分解产物的主导反应路径筛选出特征产物种类。

    等离子体活性粒子与绝缘材料表面作用的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873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009851.7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离子体活性粒子与绝缘材料表面作用的仿真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等离子体的二维流体模型,获得作用到绝缘材料的活性粒子的种类和组分;步骤2,通过步骤1得到的活性粒子的种类和组分建立等离子体与绝缘材料表面作用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型,并选择ReaxFF力场来计算等离子体与绝缘材料的化学反应机理;步骤3,将等离子体与绝缘材料表面作用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型在NVT系综下重复运行,计算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通过相对介电常数判断绝缘材料积聚表面电荷的性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等离子体与绝缘材料表面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难以数据化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