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区复式钢管的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钢梁框架节点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2491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036989.0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节点区复式钢管的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钢梁框架节点,包括柱圆钢管Ⅰ、柱圆钢管Ⅱ、柱纵筋、柱箍筋、钢梁、节点区内层圆钢管、节点区外层圆钢管、外加强环、节点区箍筋和混凝土。所述柱圆钢管Ⅱ和柱圆钢管Ⅰ分别位于钢梁的上、下两侧。钢梁将剪力和弯矩直接传给节点区内层圆钢管,进而传给核心区混凝土,避免了节点区外层钢管直接承担剪力,避免钢管屈曲,使得钢管能充分发挥其环向约束作用,保证节点承载力和延性;节点区内层圆钢管两端伸入上下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一定距离,保证节点的整体性,提高节点抗剪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本发明节点安全可靠、整体性好、传力明确、施工方便,在受力和经济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一种基于视觉和力反馈的建筑机器人螺栓紧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8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29068.5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和力反馈的建筑机器人螺栓紧固方法,涉及智能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Mamba的条件变分自编码器,通过特征嵌入机械臂的姿态序列、动作序列和末端力反馈,编码得到条件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并生成下一步的动作序列;S2:将训练好的条件自编码器解码器的条件设为0,使用当前机械臂的观察图像和姿态作为输入,预测下一时刻的动作、末端力反馈和末端距地距离。本发明提出视觉-力反馈的建筑机器人螺栓紧固方法,能够感知紧固过程中的受力细微变化并实时调整,提高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和对复杂任务的适应程度;同时,本发明推广应用后,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减少事故发生。

    高层建筑结构智能设计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105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244575.2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层建筑结构智能设计方法,包括高层建筑平面布置图的智能生成、智能建模和智能优化,智能生成算法为形成集平面布置图高维特征提取、多套型智能布置、多套型布置精修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平面布置图智能生成方法,智能建模算法为形成集套型智能分割与识别、受力构件智能布置、参数化建模于一体的高层建筑结构智能建模方法,智能优化算法为形成集深度强化学习的架构、深度强化学习的高效训练策略、迁移学习架构于一体的高层建筑结构智能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结构工程与人工智能两个学科的交叉,形成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智能设计方法,解决了传统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效率低、周期长和主观性强等问题。

    一种易修复的外包钢的桥墩墩脚及其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1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130895.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修复的外包钢的桥墩墩脚及其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所述墩脚外包钢、破坏的修复区、破坏的连接区后浇筑混凝土以及损坏的锚固钢筋;2)通过所述钢筋套筒将修复钢筋Ⅰ和修复钢筋Ⅱ连接;3)在墩脚套设所述修复外包钢管;4)向所述修复外包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完成修复施工。本发明将墩脚分成了修复区和非修复区,通过在修复区内安装修复钢筋并再浇筑混凝土来实现墩脚在遭遇地震和撞击后的快速、等强修复,修复过程相较于重新安装新的墩柱更为便捷,节省了施工成本和缩短了施工工期。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和BIM模型的工程结构数字化预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5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15817.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和BIM模型的工程结构数字化预拼装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扫描点云模型、BIM模型点云化、得到匹配点云、提取拼接控制点、进行数字化预拼装等步骤。该方法利用设计模型对各个钢结构构件进行拼接控制点提取,作为先验知识辅助自动化预拼装设计。在构件分段加工好之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构件进行扫描,通过扫描模型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能有效地提取待拼接构件的螺栓孔群尺寸信息,进而进行预拼装对构件尺寸进行检测,从而避免钢构件的实体预拼装,提升工程效率。

    一种面向螺栓连接桥梁工程的连接板后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5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15651.4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螺栓连接桥梁工程的连接板后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构件点云数据;2)将构件点云数据与BIM设计模型中对应构件匹配,提取包含螺栓孔群的构件点云数据区域;3)进行平面点云提取;4)对平面点云数据进行降维,获得平面点云二值图像;5)获得螺栓孔的粗边缘点集合;6)以各螺栓孔的粗边缘点为种子点,在步骤4)的螺栓孔群点云数据中扩增,并降维;7)使用边缘检测方法提取螺栓孔的精确边缘点集合;8)使用RANSAC算法进行圆拟合,获得螺栓孔圆心及半径;9)确定螺栓孔相对位置并生成连接板加工图。本发明方法可有效解决桥梁构件与连接板之间因螺栓孔群相对误差过大而无法拼接的问题,避免进行实体预拼装,降低工程总成本。

    钢梁贯通式的圆形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5604182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37159.X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钢梁贯通式的圆形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包括柱圆钢管Ⅰ、柱圆钢管Ⅱ、节点区贯通梁、节点区圆钢管、节点区箍筋和混凝土。所述柱圆钢管Ⅱ和柱圆钢管Ⅰ分别位于节点区贯通梁的上、下两侧。节点区贯通式梁可以通过梁上的栓钉(或其他形式抗剪键)将弯矩和剪力直接传到核心区,达到钢梁和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共同工作,节点区钢管不直接承担剪力,避免钢管屈曲,使得钢管能充分发挥其环向约束作用,约束节点区混凝土,保证节点承载力和延性。本发明的受力性能良好,可以保证节点安全可靠、整体性好、传力明确、施工方便并符合“强节点,弱构件”设计原则。

    打钉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方法及打钉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9772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36089.6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打钉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方法及打钉机器人,该方法包括:上位机根据已存储的图纸信息得到当前打钉位置,控制运动底盘模块带动打钉模块运动至当前打钉位置,并基于相机模块采集到的环境信息获得打钉点位置数据;底层控制器若接收到打钉点位置数据,则基于取钉控制策略控制移动模块和打钉模块执行取钉操作,控制移动模块带动打钉模块运动至打钉点位置数据对应的打钉点,并控制移动模块和打钉模块执行打钉操作;上位机若接收到底层控制器传输的打钉完成信号,则获取下一个打钉位置更新当前打钉位置以进行下一轮打钉作业。本发明基于上位机和底层控制器对运动底盘模块、移动模块和打钉模块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打钉机器人连续自主高效打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