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76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0907829.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IPC: A01N25/10 , A01N25/24 , A01N25/12 , A01N59/00 , A01N59/16 , A01P1/00 , C08K9/02 , C08K3/04 , C08K3/22 , C08L75/04 , C08L63/00 , C08L27/12 , C08L33/00 , C09D5/14 , C09D175/04 , C09D163/00 , C09D127/12 , C09D133/00
-
公开(公告)号:CN1173047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93311.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4 , H05B3/14 , H05B3/40 , H05B3/00 , C09D183/08 , C09D183/06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加热浆料、红外加热管及制备方法,红外加热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粘结剂10‑100份、接枝石墨烯10‑100份、填料3‑30份、碳纤维1‑10份;所述接枝石墨烯为石墨烯表面接枝碳纳米管。本发明通过组分的选取及组分之间的比例调整,使得浆料的热膨胀系数更加接近基材,浆料不会因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从而避免浆料形成的发热层开裂。同时,接枝的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在浆料中呈网络结构状分布,从而承担其中各个方向的拉力,将石墨烯和粘结剂牢牢固定住,以便制备大尺寸、大功率的红外加热管。使用含有石墨烯表面接枝碳纳米管的发热层作为远红外发射材料,发射的红外线主要集中在中场波区域,相较于金属中波或快中波的发射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3607.X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针对现有的玻璃浆料的膨胀系数远大于基材玻璃的膨胀系数,因此涂覆后的玻璃浆料极易与基材玻璃分离,影响节能电热板的使用性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玻璃浆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玻璃粉40%~60%,低膨胀系数填料10%~25%,有机载体25%~45%;所述低膨胀系数填料由微晶玻璃粉和纳米氮化硼混合球磨得到。本申请提供的玻璃浆料,在玻璃粉中加入低膨胀系数填料,能进一步降低玻璃浆料的热膨胀系数,防止涂覆后的玻璃浆料与基材玻璃分离;同时纳米氮化硼的加入也避免了由于热膨胀系数偏差较大引起的残余热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641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888901.8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浆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绝缘介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绝缘介质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玻璃粉60%~80%;氮化硼纳米管分散液5%~15%;有机载体15%~35%;其中,用于制备氮化硼纳米管分散液的基础材料包括氮化硼纳米管、第一分散剂和第一溶剂。本发明通过在绝缘介质浆料中加入预先制备的氮化硼纳米管分散液,使氮化硼纳米管分散均匀形成网状结构,可以提升绝缘介质浆料成膜后的绝缘层的耐弯折性和整体强度。本发明的绝缘介质浆料制备方法,预先将氮化硼纳米管分散均匀形成氮化硼纳米管分散液,再与有机载体和玻璃粉混合进行研磨,降低了绝缘介质浆料的粘度,提高绝缘介质浆料的成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2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410308.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烘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箱,包括箱体、干燥系统和传送系统,所述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空间,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中的红外单元,所述干燥空间中设有物料照射台,所述物料照射台用于承载物料,所述红外单元用于向所述物料照射台上的物料发射红外光,所述干燥系统设有多个,各所述干燥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所述传送系统用于将物料沿指定方向在各所述干燥空间中的所述物料照射台之间传递,多个所述干燥系统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干燥系统的红外单元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不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烘箱,红外光的波长不同的多个干燥系统的干燥单元能够穿透至物料的各层,能够对物料进行较为彻底的干燥,提高干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5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88899.4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浆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绝缘介质浆料、远红外加热板及远红外加热板制造方法。绝缘介质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玻璃粉60%~80%;改性氮化硼1%~5%;有机载体15%~35%;其中,改性氮化硼为表面分布有氧化硼颗粒的片状结构氮化硼。添加氮化硼提高绝缘介质浆料成膜后的绝缘层在高温下的耐击穿电压性能,通过氧化硼改性氮化硼,提高了氮化硼与玻璃粉之间的相容性和结合强度。本发明的远红外加热板制造方法,通过结构设计使含有石墨烯的发热层覆盖导电层,避免银浆电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氧化,降低银浆电极在高温高湿电场情况下的银迁移现象,提高远红外加热板的热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1768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07829.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IPC: A01N25/10 , A01N25/24 , A01N25/12 , A01N59/00 , A01N59/16 , A01P1/00 , C08K9/02 , C08K3/04 , C08K3/22 , C08L75/04 , C08L63/00 , C08L27/12 , C08L33/00 , C09D5/14 , C09D175/04 , C09D163/00 , C09D127/12 , C09D133/00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石墨烯抗菌材料出现团聚脱落、易流失,难以使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石墨烯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石墨烯抗菌剂,包括固定材料、羟基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固定材料为水性高分子树脂;所述羟基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羟基改性石墨烯、无机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所述无机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附着于所述羟基改性石墨烯的表面;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抗菌剂,羟基官能团能有效的固定无机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可以有效抑制石墨烯的团聚,进一步提升抗菌效果;固定材料能够将羟基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牢固附着在基材表面,形成长效抗菌层,产生持久稳定的抗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87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851587.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铝改性石墨烯、石墨烯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烯散热涂料包括氧化铝改性石墨烯;氧化铝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浓度为0.01g‑0.8g/mL的硝酸铝溶液,将石墨烯分散到硝酸铝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石墨烯硝酸铝混合溶液,过滤得到表面吸附硝酸铝的石墨烯,将表面吸附硝酸铝的石墨烯加热,得到氧化铝改性石墨烯。本发明提供的将氧化铝改性石墨烯加入石墨烯散热涂料中,氧化铝阻碍了石墨烯片与片之间的连接,石墨烯散热涂料更容易的平铺在整个基材表面,降低界面热阻,提高基材发射率,提高涂层热导率、散热性能,增强涂层的防腐性能,延长涂层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33645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786724.3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IPC: C03C25/44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石墨烯玻璃纤维制备方法中工艺复杂、安全系数不高、成品导电性、力学强度不佳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石墨烯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碳源覆在玻璃纤维的表面;S2:将覆有碳源的玻璃纤维置于反应室,保护气氛下加热使碳源碳化、石墨烯化,即可得到所述石墨烯玻璃纤维;所述碳源包括聚酰亚胺溶液、聚丙烯腈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安全,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采用易成碳高分子作为碳源,改善成品石墨烯层结构,进一步提高石墨烯玻璃纤维的导电性与力学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048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24482.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IPC: C01B32/19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膨胀石墨与多环芳香羧酸混匀,再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将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剥离处理,至膨胀石墨被充分剥离,得到含有石墨烯的混合液;将含有石墨烯的混合液进行干燥,去除溶剂,得到含有多环芳香羧酸的石墨烯粗粉体;将得到的石墨烯粗粉体在保护性气氛中升温,至石墨烯粗粉体表面的多环芳香羧酸发生脱羧、聚合反应,形成石墨烯片段,然后再升温处理,至石墨烯片段对石墨烯粗粉体进行重组,修补,最终得到石墨烯粉体。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制备方法产率可观、制备条件要求不高、工艺简单,制得的石墨烯成品表面无分散剂附着,质量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