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49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9814.5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nventor: 代鑫 , 关少奎 , 李东涛 , 李朋 , 张勇 , 徐悦东 , 曹贵杰 , 刘洋 , 齐二辉 , 于东声 , 闫立强 , 赵满祥 , 余晓波 , 赵鹏 , 徐荣广 , 郭德英 , 马超
IPC: C10B57/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炼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调整配煤体系的各组分比例;设置配煤指标参数;混合粉碎所述配煤体系中各组分并按照所述配煤指标参数依次进行炼焦、出焦和冷却以得到焦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炼焦方法结合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结焦特性,提出控制配煤的粘结指数、奥亚膨胀度及细度,保证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焦炭质量稳定,支撑高炉高强度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98050.3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炭质量的测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高炉的炉型指标以及焦炭的质量指标;根据炉型指标,从预设透气性模型库中确定出目标透气性模型,预设透气性模型库中包括多个透气性模型,每个透气性模型均为炉况指标以及质量指标与透气性指数之间的关系,炉况指标包括:炉型指标以及运行指标;将质量指标带入目标透气性模型中,确定出高炉处理焦炭时的理论透气性指数;基于理论透气性指数,确定焦炭的质量情况。该方法能根据高炉的炉型以及焦炭质量,对外购焦炭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出不同炉型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保证高炉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2316.7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及土壤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固化剂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所述土壤固化剂的组分包括:原材料和复合激发剂,所述原材料包括:水渣粉,钢渣粉以及粉煤灰;其中,所述复合激发剂的含量为10~15重量份,所述水渣粉的含量为40~60重量份,所述钢渣粉的含量为20~30重量份,所述粉煤灰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本申请内容利用工业固废具有潜在的水硬胶凝性,并使用复合激发剂使得土壤固化剂获得了更高的水硬胶凝性能,同时实现了水渣、钢渣、粉煤灰和尾泥等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其长期堆存占地无法消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2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31512.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59/02 , C09J1/02 , C09J11/04 , C04B28/26 , F16L59/04 , F16L59/12 , F16L57/04 , F16L9/14 , B32B7/12 , C21B9/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炉送风管道延寿节能的方法,通过在送风管道基体上设置粘结层和热障层,降低送风管道表面温度,减少热风管道烧穿可能性,减少热风的热量损失,实现热风管道的延寿节能;所述粘结层和所述热障层依次附着于所述管道基体上,所述热障层的成分包括隔热填料,所述隔热填料内部具有微孔结构;通过在送风管道设置含有隔热填料的热障层,隔热填料属于高填充结构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小、堆积密度小(较少的质量就可达到较好的隔热效果)、表面积小,耐候性强等特点,且隔热填料属具有微孔结构,微孔结构内部的空气在高温受热后不会产生热对流,在热障层中形成稳定高效的热屏蔽层,实现热障层的隔热,进而提高送风管道的节能和延寿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90257.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风口状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高炉炼铁领域,主要为解决目前仍缺少一种更简单有效的监测风口壳体温度状态和风口破损状态的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通过热电偶获取目标高炉风口的温度数据;基于所述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变化标准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目标高炉风口的健康状态。本发明用于高炉风口状态监测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7244.7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高炉冷却壁寿命的保护层及制备方法,属于高炉炼铁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高炉冷却壁寿命的保护层,该保护层包括:打底层,打底层覆盖在高炉冷却壁的表面,打底层的涂料为镍基合金粉末;过渡层,过渡层覆盖在打底层的表面,过渡层的涂料包括:镍基合金粉末及高炉渣粉末;以及炉渣层,炉渣层覆盖在过渡层的表面,炉渣层的涂料包括:高炉渣粉末及增强材料。通过多层设计使得各层的热膨胀系数逐渐变化,防止炉渣层发生剥落,提高了炉渣层的结合强度,并且该方法制备的保护层远厚于普通涂层,在磨损和侵蚀的环境下,不易出现保护层被磨尽的情况,更有效地保护冷却壁,从而提高高炉冷却壁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53547.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华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炉风温调控系统,包括热风炉、热风支管、高炉热风总管、鼓风机和冷风总线,热风炉与热风支管连接,热风支管通过热风阀与高炉热风总管连接,鼓风机与冷风总线连接,冷风总线通过放散阀与冷风支线和混风支线连接,冷风支线设有冷风阀,冷风支线与热风炉连接于热风炉的冷风入口处,混风支线经流量调节阀和混风阀后与热风支管连接,混风支线与热风支管连接所形成的连接点位于热风阀的前方。可消除传统混风方式混风竖井前后热风总管内热风温度差,降低热风总管整体温度,减缓热风总管的工作负荷,保证热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3591.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脱硫脱硝用活性炭解析效果的解析系统及方法,属于解析系统领域,包括解析器、加热装置、吸收装置和携带气源,解析器用于盛装待解析物料,解析装置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加热装置设于解析器外部,用于加热待解析物料,吸收装置通过出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吸收装置包括吸收液,携带气源通过进气管道与进气口连通,携带气源内设有携带气。将吸收装置与解析器连接,通过解析器外部的加热装置对解析器进行加热,将待解析物料解析出的解析气收集在吸收装置中,通过对解析气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待解析物料的解析效果,如此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物料的解析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178959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1152776.1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样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监控渣改质效果的技术问题。该取样器包括基座、取样套和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操作部,基座设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样窗口,所述进样窗口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以尽量不破坏不同深度位置的钢渣钢水的分布情况。取样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所述取样套的尺寸大于所述进样窗口的顶面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底的最大间距,所述取样套在封闭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与被所述操作部阻挡而开启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之间切换,达到了获得不同深度位置的钢水试样和不同厚度位置的炉渣试样、实现对钢渣界面的钢水和炉渣情况进行控制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643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13337.X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缸内置磁环检测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传感器供电源;传感器供电源与位移传感器电气连接;位移传感器包括磁环状态指示元件、测量电子头和感应杆,磁环状态指示元件与测量电子头连接,感应杆与测量电子头连接;感应杆位于无内置磁环的液压缸内时,磁环状态指示元件有指示,感应杆位于内置有磁环的液压缸内时,磁环状态指示元件无指示。通过本发明提高了液压缸的更换修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