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72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23586.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PC: C10B57/0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炼焦煤分质堆存的方法,获取待堆存的第一炼焦煤和第二炼焦煤,其中,所述第一炼焦煤和所述第二炼焦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均在15%‑26%内,粘结指数均大于75%,以及最大胶质层厚度均在10mm‑20mm内;获取所述第一炼焦煤和所述第二炼焦煤的水分差值、灰分差值、干燥基挥发分差值、最大胶质层厚度差值和黏结指数差值;若所述水分差值小于1.8%,所述灰分差值小于0.95%,所述干燥基挥发分差值小于5%,所述最大胶质层厚度差值小于3mm,以及,所述黏结指数小于6%,则将所述第二炼焦煤和所述第一炼焦煤均堆存在目标储煤罐中。本说明书公开的炼焦煤分质堆存的方法,能够在确保配煤质量的情况下提高储煤罐的整体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55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24739.1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代鑫 , 姜峰 , 李东涛 , 梁文华 , 曹贵杰 , 徐悦东 , 闫立强 , 赵满祥 , 郭德英 , 杨志强 , 余晓波 , 刘洋 , 张勇 , 李朋 , 齐二辉 , 徐荣广 , 赵鹏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炼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炼焦煤配比的炼焦方法;所述炼焦方法包括:将多个种类的炼焦煤进行筛分,得到细粒径煤样;其中,细粒级煤样的粒径≤3mm;统计细粒径煤样的质量和炼焦煤的质量的比值Q;根据比值Q的大小,确定不同种类的炼焦煤的配比;根据配比,将炼焦煤进行混合,得到炼焦煤混料;将炼焦煤混料进行炼焦,得到焦炭。该炼焦方法通过筛分处理与细粒级煤样质量和炼焦煤质量比值Q的精准配比控制,可以使得炼焦煤的单孔装煤量提高0.76%,并且焦炭质量基本维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82725.4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焦炭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评估焦炭进行焦炭反应后的性能参数,能够基本判断待评估焦炭的应用价值,再基于性能参数、焦炭质量数值、燃料比影响参数以及参考焦炭的应用评估结果,确定出针对待评估焦炭的应用评估结果。由于焦炭质量数值与焦炭成本有关,燃料比影响参数与性能参数的变化量有关。使得得到的应用评估结果与焦炭成本、性能参数相关联,焦炭成本和/或性能参数一旦发生变化,对应的应用评估结果就会发生变化,解决了现有评估炼焦煤使用价值的过程存在准确性较低,以及存在滞后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49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9814.5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nventor: 代鑫 , 关少奎 , 李东涛 , 李朋 , 张勇 , 徐悦东 , 曹贵杰 , 刘洋 , 齐二辉 , 于东声 , 闫立强 , 赵满祥 , 余晓波 , 赵鹏 , 徐荣广 , 郭德英 , 马超
IPC: C10B57/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炼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调整配煤体系的各组分比例;设置配煤指标参数;混合粉碎所述配煤体系中各组分并按照所述配煤指标参数依次进行炼焦、出焦和冷却以得到焦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炼焦方法结合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结焦特性,提出控制配煤的粘结指数、奥亚膨胀度及细度,保证炭化时间缩短过程中,焦炭质量稳定,支撑高炉高强度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98050.3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炭质量的测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高炉的炉型指标以及焦炭的质量指标;根据炉型指标,从预设透气性模型库中确定出目标透气性模型,预设透气性模型库中包括多个透气性模型,每个透气性模型均为炉况指标以及质量指标与透气性指数之间的关系,炉况指标包括:炉型指标以及运行指标;将质量指标带入目标透气性模型中,确定出高炉处理焦炭时的理论透气性指数;基于理论透气性指数,确定焦炭的质量情况。该方法能根据高炉的炉型以及焦炭质量,对外购焦炭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出不同炉型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保证高炉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7337.0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PC: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炼焦煤灰熔融性的配煤炼焦方法、焦炭,属于焦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GB/T 219‑2008的方法,测定待测焦煤的煤灰初始熔融温度;判断所述煤灰初始熔融温度是否满足低于设定温度值;若满足,则定义所述待测焦煤为低熔融温度煤;将焦煤原料进行混合,得到配煤体系;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配煤体系中所述低熔融温度煤的含量≤15%;将所述配煤体系进行炼焦,得到焦炭。通过分析单个炼焦煤的初始熔融温度,限定低熔融温度煤配比,提高配煤煤灰的熔融温度,避免热强度检测过程出现灰团聚,从而提高了焦炭的热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76821.6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PC: C10B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结焦时间下焦炉串漏修补的方法,包括:针对发生串漏严重的焦炉炭化室,将待修补炭化室串漏严重区域对应的立火道封堵,在待修补炭化室出焦后,调整气口开度,定期测量横排温度,直至串漏严重区域对应的立火道温度控制在900℃‑1050℃;在待修补炭化室出焦后,调小炉顶火焰,直至待修补炭化室的环境温度降至550℃‑600℃;在待修补炭化室的环境温度降至550℃‑600℃后,打开焦炉机侧炉门,吊入铁板挡住斜道口,在待修补炭化室的底部铺设隔热板;在安装铁板和隔热板后,开始对待修补炭化室的串漏严重区域进行炉砖砌筑;在炉砖砌筑完成后,拆除铁板和隔热板,完成对串漏严重区域的修补工作。本方法可对串漏严重甚至穿孔的焦炉炭化室进行在线修补。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2265.7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3/16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熄焦设备的漏风量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第一气体的氧增量、第二气体的氧总量、第三气体的氧总量,以及第四气体的氧总量,其中,第一气体包括干熄焦设备内的循环气体,第二气体包括低温换热器上放散气口排出的气体,第三气体包括干熄焦设备内排焦除尘管道中的气体,第四气体包括外界导入所述干熄焦设备内的气体;根据所述第一气体的氧增量、第二气体的氧总量、第三气体的氧总量,以及第四气体的氧总量,计算干熄焦设备的漏风量。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较为准确地监测干熄焦设备的漏风量,以便于在漏风量过高时及时对干熄焦设备做出调整,提高设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06016.3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反映胶质体的数量,并不能对胶质体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炼焦煤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可靠评价,可用来指导炼焦配煤,合理利用煤资源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7976.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荣广 , 崔利芳 , 刘森林 , 王文斌 , 杨朔 , 彭军山 , 王永新 , 宋渊博 , 齐二辉 , 安钢 , 李朋 , 关少奎 , 黄海龙 , 梁文华 , 曹贵杰 , 王奇 , 张大磊 , 刘洋 , 代鑫 , 马超 , 郭德英 , 赵鹏 , 薛立民 , 李东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熄焦系统及干熄焦控制方法,包括干熄焦炉、气道和空气导入装置,干熄焦炉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气道用于干熄焦循环气体流通,气道两端分别与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连通,沿循环气体的流通方向气道安装有高温换热器、低温换热器和循环风机,高温换热器中的用于干熄焦循环气体流通的气路设有预设段,循环气体流经预设段时的温度为600℃~800℃,空气导入装置开设有与预设段连通的至少一个空气导入口,空气导入装置用于在干熄焦系统运行时将空气经空气导入口导入预设段内。本公开的干熄焦系统既可降低循环气体中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还可减少焦炭烧损,可减少干熄焦系统中硫化物的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