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4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750123.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F2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水位报警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外侧活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杆和警报灯,所述支撑杆顶部安装有警报灯,所述支撑杆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浮球式水位传感器和环形座,两个所述环形座对称安装连接,一个所述环形座外侧安装有浮球式水位传感器,两个所述环形座内侧等距离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底端内侧安装有安装座;本发明通过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完成水位的测量和预警,同时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之间便于组装和拆卸,且支撑机构整体便于安装在水利工程水位监测处,便于拆装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4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7607.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文监测装置,其水体采样机构的水样采集桶被分割为多个设有进水口的水样存储腔,各进水口均设有封闭门;水样采集桶的纵向中心线上还设有穿过各水样存储腔的转轴,各水样存储腔内均设有一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拨杆,当各拨杆的端头转动到对应的封闭门处时,恰好能够顶开该封闭门;转轴上端伸出水样采集桶的部分套设有套筒,套筒下端与水样采集桶固定,转轴与软轴的轴心轴连接,套筒上端与软轴的支撑管固定连接,软轴与指示盘连接,软轴的轴心与指示盘上的指示针转轴轴连接,指示针转轴上固定有指示针,指示盘上设有与各封闭门一一对应的指示标志。本发明能一次深入水体后在各个水体采样层分别进行采样,方便了水文监测采样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17442.8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边坡生态防护装置,包括边坡本体及安装于其坡面上的防护网组件,所述防护网组件包括纵向排列的斜拉线和横向排列的横线,还包括:连接扣件,其分为凸起组和圆顶组,两组连接扣件交叉并均匀扣合连接于斜拉线上。上述方案通过勾绳、副线、PLA柱钉和第一副绳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避免新铺草皮在遭受雨水冲刷时从边坡滑落的作用,副线和第一副绳的缩短会带动PLA板在一个网格内朝向中部移动,插入至草皮根系中的PLA柱钉相向移动并对草皮根部附着的泥土具有夹紧趋势,同时勾绳受潮收缩来实现对草皮沿坡面方向底部兜起,进而避免了新铺草皮在遭受雨水冲刷时会沿坡面滑动的情况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17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201685.7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拼装式河堤边坡生态环境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河堤侧面铺设的地基层,铺设在所述地基层上的防护模块,所述防护模块由锚钉固定;所述地基层由多个复合材料块铺设组成,所述复合材料块包括两层外壳层以及固定夹在两层所述外壳层之间的复合夹层;所述防护模块包括六棱柱形状的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内固定设有加强结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两侧修理成斜坡;S2、将多个复合材料块铺设在斜坡表面成为地基层;S3、将防护模块的模块壳体密铺在地基层上;本发明中多个模块壳体能够牢固的拼接组装在一起形成河堤防护结构,模块壳体内设置的加强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河堤防护结构整体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91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095605.8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一个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固定盖板,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块推动块,所述收集筒的上下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一张冲击板,所述冲击板的大小与收集筒的截面相对应,所述收集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块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根伸缩杆,所述收集筒的内部设置有驱散装置。本发明能产生超声波将收集筒周围的鱼类驱散,防止其对河水的采集造成干扰,有利于采集的进行,同时能采集到不同深度的河水,使检测出的水质数据更完整,有利于水利设施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45214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189002.4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G25/00 , E03F5/10 , E03F5/14 , E03F5/18 , H02S30/20 , H02S20/30 , B01D29/03 , B01D29/50 , B01D29/56 , B01D29/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的节水灌溉设备,包括收集槽体,收集槽体内设有:架板,架设于收集槽体内壁之间;驱动电机,位于架板上;螺纹支撑杆,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环形过滤收集块,其内壁与螺纹支撑杆螺纹连接;第一固定环,其内环壁与环形过滤收集块外壁固定连接;环形导流板,其内圈侧壁与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壁铰接,外圈侧壁与收集槽体的槽口铰接;药剂箱,固设于收集槽体内壁上;第一导板,倾斜设置,上端与架板连接,下端与药剂箱下端通过第一压力过滤组件连接;灌溉管道,与收集槽体侧壁通过吸水泵连通,且其入端位于第一导板下方;在降雨时候收集雨水,并在收集的过程中多次过滤,加药杀菌沉淀,便于后续灌溉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6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096309.X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资源收集利用的节水装置及方法,属于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监测无人机、土壤湿度检测组件、灌溉组件和控制器。监测无人机采集待灌溉区域的图像。控制器通过待灌溉区域的图像获得其中的叶片信息、果实信息和花朵信息,并利用土壤湿度检测组件,通过调节高度监测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控制器通过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和待灌溉区域的叶片信息、果实信息和花朵信息计算待灌溉区域所需灌溉的水量,根据待灌溉区域所需灌溉的水量控制灌溉组件灌溉待灌溉区域。本发明通过图像判断树木的生长阶段,将树木生长阶段的特性和所处位置的土壤湿度相结合控制灌溉的水量,实现了灌溉的精细化管理,使得灌溉使用的水资源能够被更合理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2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091839.0
申请日:2021-01-23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河堤边坡加固结构,包括位于坡顶的钢梁,边坡土层内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顶部与钢梁焊接固定,边坡土层表面设置有水泥预制板,水泥预制板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凹槽,水泥预制板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凸缘,相邻水泥预制板的凹槽和凸缘相互搭接,水泥预制板表面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和若干个种植孔,钢筋网上预制有与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连接柱,水泥预制板通过安装孔插接在对应的连接柱上,位于河堤最下方的水泥预制板的凹槽与河底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整个河堤边坡的耐用度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4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27621.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监测的水利灌溉装置,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地面控制站、监测无人机和灌溉无人机,监测无人机在灌溉前对灌溉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地面控制站根据采集的图像确定灌溉区域的土壤湿度,并将灌溉区域分为多个区域,结合每个区域中作物的需水量确定相应的灌溉量,确定灌溉量后地面控制站即控制灌溉无人机按照灌溉量对每个区域进行灌溉作业。本发明将灌溉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对每个区域中的作物都制定了相应的灌溉量,这样在灌溉后不但能够使每种作物都处于恰到好处的状态,而且对水资源也做到了最大化利用,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了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19516.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水资源信息中心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固定卷扬机,将伸缩通道与隔水作业箱连接;下放隔水作业箱至渗漏处;固定隔水作业箱,拆除固定板露出操作口;对大渗漏处钻孔,将注胶孔管插入孔洞内,注胶孔管的一端伸出大坝侧面;将补缝胶泵压入各根注胶孔管,补缝胶渗入裂缝内;待补缝胶凝固后,对裸露在外的注胶孔管的部位进行钢筋的绑扎;将半球式浇筑模具扣装在绑扎处,浇筑速凝混凝土于半球式浇筑模具内;待速凝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半球式浇筑模具,在半球状混凝土凸起的表面上涂覆环氧树脂。本发明用以在大坝渗漏处的上游侧进行修复施工,提高渗漏处的修复效果,确保修复后该区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抗水压等能力。本发明适用于大坝修复的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