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0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80026335.1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一种多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1),该多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1)包括:内圈(2);外圈(3),该外圈(3)具有球面状的轨道面;2排的多个滚子(4、5),该2排的多个滚子(4、5)夹设于上述内圈(2)和外圈(3)之间,在轴承宽度(B)方向并列,上述2排的滚子分别具有沿上述外圈的轨道面的剖面形状的外周面,其中,一排侧的滚子的接触角θ1和另一排的滚子的接触角θ2的比在0.25≤θ1/θ2≤0.5的范围内,从上述其中一排侧的轴承端面(E1)到构成2排的接触角的2根作用线的交点(P)的轴承宽度方向距离B1、与从上述另一排侧的轴承端面(E2)到上述交点(P)的轴承宽度方向距离B2的比在0.5≤B1/B2≤0.6的范围内。

    双排自动调心滚柱轴承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4525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80049460.X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提供一种双排自动调心滚柱轴承,该双排自动调心滚柱轴承适用于承受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在于轴向并列的两排滚柱上作用尺寸不同的荷载的用途,在尺寸标准的制约范围内,适当地确定两排滚柱的接触角的比和接触角的范围,由此,可使承受轴向荷载的排的滚柱的负荷容量足够大。在该双排自动调心滚柱轴承(1)中,外圈轨道面(3a)呈球面状、两排滚柱(4、5)的截面呈其外周面沿外圈轨道面(3a)的形状。两排滚柱(4、5)的长度相互不同,长度长的滚柱(5)的长度(L2)大于等于轴承宽度(B)的36%,长度短的滚柱(4)的接触角(θ1)与长度长的滚柱(5)的接触角(θ2)的比在1∶4~1∶2的范围内,长度短的滚柱(4)的接触角(θ1)的范围为3°~5°,长度长的滚柱(5)的接触角(θ2)的范围为11°~14°。

    滚子轴承
    13.
    发明公开
    滚子轴承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2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74762.7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1)具有:内圈(2)、外圈(3)、介于这些内外圈(2、3)的轨道面(2a、3a)之间的圆锥滚子(4)、以及保持圆锥滚子(4)的保持器(5)。在圆锥滚子(4)的外周面(4c)上具有多层结构的DLC覆膜(9),在滚子端面上不具有DLC覆膜。DLC覆膜(9)的膜厚为2.0μm以上,圆锥滚子(4)的母材的外周面(4c)的面粗糙度为Ra≤0.3,且RΔq≤0.05。对于多层结构的DLC覆膜(9)中的各层的膜硬度,阶段性地使外层侧的层的膜硬度变高。

    滚子轴承
    14.
    发明公开
    滚子轴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13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80023248.2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介于这些内圈和外圈的轨道面之间的滚子(4、5),以及保持滚子(4、5)的保持器。滚子(4、5)的外周面上具有DLC膜(9)。在DLC膜(9)的表面层(9c)上设置有保持润滑剂的凹部(16),该凹部(16)的面积比为40%以下,并且凹部(16)的俯视时的尺寸为10~100μm。上述DLC膜(9)为叠置有表面层(9c)和其他层的多层结构,并且上述凹部(16)是从上述表面层(9c)中去除膜硬度比其他层低的柔性DLC而成的。

    多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80026335.1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一种多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1),该多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1)包括:内圈(2);外圈(3),该外圈(3)具有球面状的轨道面;2排的多个滚子(4、5),该2排的多个滚子(4、5)夹设于上述内圈(2)和外圈(3)之间,在轴承宽度(B)方向并列,上述2排的滚子分别具有沿上述外圈的轨道面的剖面形状的外周面,其中,一排侧的滚子的接触角θ1和另一排的滚子的接触角θ2的比在0.25≤θ1/θ2≤0.5的范围内,从上述其中一排侧的轴承端面(E1)到构成2排的接触角的2根作用线的交点(P)的轴承宽度方向距离B1、与从上述另一排侧的轴承端面(E2)到上述交点(P)的轴承宽度方向距离B2的比在0.5≤B1/B2≤0.6的范围内。

    滚动轴承和轴承轨道面的耐磨损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72978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80019184.8

    申请日:2017-03-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减少轨道圈的轨道面的磨损,并且轨道面的外面处理容易的滚动轴承、以及轴承轨道面的耐磨损处理方法。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夹设滚动体。作为内圈或外圈的轨道圈(10)中的母材的轨道面(10a)下的表层部分为其硬度高于母材的普通部分(12),并且外面为微小凹凸面的耐磨损层(13)。具有氧化膜,该氧化膜为耐磨损层(13)中的埋入微小凹凸面的凹部的膜厚(t),并且在其外面具有沿上述微小凹凸面的凹凸部,该氧化膜(14)覆盖耐氧化膜(13)的外面。该氧化膜(14)为比上述母材的上述耐磨损层(13)脆的材质。

    双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92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80006598.1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在双排自动调心滚子轴承(1)中,在内圈(2)和外圈(3)之间,以在轴承宽度方向并列的方式按照2排而夹设有滚子(4、5)。外圈(3)的轨道面(3a)为球面状。滚子(4、5)的外周面为沿外圈(3)的轨道面(3a)的截面形状。在滚子(4、5)中,相应的长度(L1、L2)和最大直径(D1max、D2max)相互相等,并且从相应的滚子长度的中间(B1、B2)到最大直径的位置(A1、A2)的距离(K1、K2)相互不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