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05392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80129160.3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01B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8 , B01J8/0469 , B01J8/0492 , B01J8/0496 , B01J2208/00203 , B01J2208/00212 , B01J2208/00309 , B01J2208/00495 , B01J2208/00504 , B01J2208/0053 , B01J2208/00849 , C01B3/384 , C01B3/48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 , C01B220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6 , C01B2203/0822 , C01B2203/0827 , C01B2203/0894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294 , C01B2203/82 , H01M8/0631 , Y02P20/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氢产生装置或燃料电池系统可以抑制氢产生装置的各部分由于反复运转和停止所产生的热应力而引起的劣化或破坏,由此改进了氢产生装置和燃料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其寿命。燃料电池系统(100)的氢产生装置(76)设置有:氢产生装置主体(78),其包括设置在主体中的用于燃烧能够产生氢的预定介质的燃烧器(4);以及多个配管,其被连接到氢产生装置主体(78),以使预定介质流入氢产生装置主体(78)或从氢产生装置主体(78)内部流出。通过燃烧器(4)的运转在氢产生装置主体(78)中形成温度梯度,由此在氢产生装置主体(78)中形成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所述多个配管全部被配置在低温区域。支撑体(70)从低温区域中的氢产生装置主体(78)的外侧支撑氢产生装置主体(78)。
-
公开(公告)号:CN101374930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780003589.9
申请日:2007-01-22
Applicant: 公益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10 , B01J8/0055 , B01J8/1836 , B01J19/0066 , B01J19/18 , B01J2208/00407 , B01J2208/00415 , B01J2208/00504 , B01J2208/0053 , B01J2208/00557 , B01J2208/025 , B01J2219/00779 , B01J2219/182 , B01J2219/1943 , C10G1/10 , C10G2300/1003 , C10G2300/4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废塑料的接触分解方法,其分解效率优异,即使为难以分解的直链分子的聚乙烯,也可以在低温下进行分解,几乎不产生分解残渣,另外,也可在一个反应器内在进行废塑料的接触分解的同时进行脱氯,工艺简单,可以进一步实现油分纯收率为50%以上的高的能量效率。本发明的废塑料的接触分解方法,在反应器内加热到350℃~500℃的温度范围的粉粒状的FCC催化剂中,将废塑料作为原料投入,与上述FCC催化剂接触,使上述废塑料分解·气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936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0780041268.8
申请日:2007-10-30
Applicant: 蒂森克虏伯伍德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062 , B01J8/008 , B01J2208/00495 , B01J2208/00504 , B01J2219/00247 , C01B3/384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816 , C10G9/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裂解炉,其具有用于由管式裂解炉排出在过程气体管中引导的热的过程气体的集流管,其中集流管在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由耐火的混凝土或者耐火的砌砖构成的隔离层;在外部具有一个金属制外管的壁;包括多个接管,管式裂解炉的过程气体管能够通过这些接管与集流管连接;其中在所述接管的区域内过程气体管至少部分在引导管内引导;并且每个与相应的过程气体管连接的气体出口伸入集流管内,过程气体借助于所述气体出口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被导入集流管,并且为了减小隔离层内部的蠕变流动,至少一个气体出口构成为管弯头,所述管弯头以其出口孔指向集流管的主流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437750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0780016152.9
申请日:2007-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莱恩能源 , 株式会社铝表面技术研究所 , 市川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1/005 , B01J8/0411 , B01J8/0496 , B01J12/007 , B01J15/005 , B01J21/04 , B01J23/42 , B01J35/04 , B01J37/348 , B01J2208/00123 , B01J2208/00309 , B01J2208/00504 , B01J2208/0053 , B01J2219/00078 , B01J2219/00117 , B01J2219/00157 , B01J2219/00159 , B01J2219/00768 , C01B3/26 , C01B2203/0277 , C01B2203/0811 , C01B2203/0822 , C01B2203/0827 , C01B2203/1023 , C01B2203/1035 , Y02E60/321 , Y02E60/324 , Y02P20/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脱氢反应或氢化反应的效率。本发明的氢发生装置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有机氢化物的脱氢反应产生氢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多管结构的反应器(10),该反应器(10)具备下述两个区域,即供给用于产生脱氢反应所必须的热的燃料、具有该燃料的燃烧所利用的燃烧催化剂的区域(12);和具有脱氢反应所必须的脱氢催化剂的区域(11);这两个区域以壁为间隔,在直径方向上相邻。本发明的氢化反应装置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不饱和烃和氢的氢化反应合成有机氢化物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多管结构的反应器(10),该反应器(10)具备下述两个区域,即除去氢化反应中产生的热的区域(12);和具有氢化反应所必须的氢化催化剂的区域(11),这两个区域以壁为间隔,在直径方向上相邻。
-
公开(公告)号:CN10168716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880023517.5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Inventor: P·H·克斯特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062 , B01J19/006 , B01J19/2415 , B01J19/2425 , B01J2208/00504 , B01J2219/00763 , B01J2219/2411 , C07C5/333 , C07C5/3337 , C07C2521/04 , C07C2523/62 , Y02P20/52 , C07C15/46 , C07C11/02 , C07C11/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包含催化剂管的反应器中执行吸热反应的方法,催化剂管包含促进吸热反应的催化剂,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使包含在催化剂管中的催化剂与从进入端向离开端流经槽道的原料流接触,b.使催化剂管的外表面与具有初始加热温度且与原料流并流地流动的加热介质流接触,以通过对流而加热所述外表面,c.在所述加热介质与催化剂管相接触之后,将所述加热介质的至少一部分与具有比初始加热温度更高的起始温度的新鲜加热介质流相混合,以形成具有初始加热温度的并流加热介质,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08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6522.5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84 , B01J8/0465 , B01J8/0469 , B01J8/0496 , B01J2208/00212 , B01J2208/00283 , B01J2208/00504 , C01B3/48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288 , C01B2203/044 , C01B220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1 , C01B2203/0822 , C01B2203/0827 , C01B2203/085 , C01B2203/127 , C01B2203/1604 , H01M8/0631 , H01M8/0668 , Y02E60/50 , Y02P2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氢制造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氢制造装置(1)包括:燃烧器(10);燃烧筒(11),该燃烧筒(11)其设置为包围燃烧器(10)的火焰,并从一侧排出燃烧器(10)的废气排气;重组部(6),其该重组部(6)以包围燃烧筒(11)的方式设置为筒状,通过使原燃料以及水蒸气进行重组反应来生成重组气体;废气排气流路(L1),其该废气流路(L1)以穿过燃烧筒(11)与重组部(6)之间而向重组部(6)的另一侧折回、并且在穿过重组部(6)的外侧而向沿预定一侧延伸的方式设置成筒状,供从燃烧筒(11)的一侧排出的废气排气流动流通;低温转化反应部(13),其该低温转化反应部(13)以在废气排气流路(L1)中的、向沿预定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L1b)的内侧以及外侧的一者处方沿着延伸部分(L1b)的方式设置成筒状,通过使利用重组部(6)生成的重组气体进行转化反应来降低重组气体的一氧化碳浓度;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8),其该选择氧化反应部(8)以在延伸部分(L1b)的内侧以及外侧的另一方一者处沿着延伸部分(L1b)的方式设置成筒状,通过使在低温转化反应部(13)进行转化反应后的重组气体进行选择氧化反应来进一步降低一氧化碳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21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80011673.1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氨合物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06 , B01J8/0257 , B01J8/0285 , B01J2208/00123 , B01J2208/00504 , B01J2208/0053 , C01B3/047 , H01M8/04216 , H01M8/0631 , H01M8/0687 , H01M8/083 , H01M8/222 , H01M2008/1095 , Y02E60/364 , Y02P20/129
Abstract: 一种基于氨生成氢气的反应器(110),所述反应器包括:氨裂化室(1),所述氨裂化室具有氨裂化催化剂;内燃烧室(2),所述内燃烧室具有与氨裂化室热接触的燃烧催化剂或氧化催化剂;氨气预热室(3);外护罩环形件(6),所述外护罩环形件用于回收离开燃烧室(2)的燃烧产物中的热量,其中裂化室(1)、内燃烧室(2)、预热室(3)和回收热量的护罩环形件(6)同心布置。其它公开内容为用于生成氢气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氨贮存单元(119,120,400),在操作时,所述氨贮存单元与至少一个生成氢气的反应器(110)相组合,其中,在操作时,至少一个生成氢气的反应器(110)的余热被传递到正在操作的至少一个贮存单元(119,120,400)。发电装置还包括燃料电池,并且也描述了用于操作用于生成氢气的系统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316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880114281.6
申请日:2008-10-2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1B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84 , B01J8/025 , B01J8/0257 , B01J8/062 , B01J2208/00495 , B01J2208/00504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816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蒸气重整产生氢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其中央部分设置有用于产生高温反应热的燃烧部分;火焰引导件,其设置为形成燃烧部分的外壁并在火焰引导件的外侧设置有空间;多个催化剂管,其相对于燃烧部分的中心等间隔地布置在火焰引导件的外侧的空间中;原料供应歧管,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的一侧以将从装置外部供应的原料配送至各催化剂管;重整产物歧管,其与各催化剂管的一端连接以将通过重整反应而得到的重整产物排出至装置外部;以及支撑部件,其由内环板和外环板组成,该内环板形成在外壳的内部的一侧,该外环板同心地设置在内环板的外周的周围,并且在内环板与外环板之间的边界处形成有管孔,各催化剂管的一端插入管孔中。在所述氢气产生装置中,用于支撑多个催化剂管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简单地分为内环板和外环板,从而可以有效地补偿由热应力引起的支撑部件的膨胀和收缩。结果,可防止因热应力造成的支撑部件的变形和损坏,继而可提高所述氢气产生装置的整体耐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9492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780007687.X
申请日:2007-03-05
Applicant: 约翰森·马瑟公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02 , B01J8/04 , B01J8/0457 , B01J2208/00203 , B01J2208/00504 , B01J2219/00006 , B01J2219/00038 , B01J2219/0004 , C01B3/382 , C01B3/48 , C01B2203/0244 , C01B2203/0261 , C01B2203/0283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27 , C01B2203/1276 , C01B2203/142
Abstract: 描述了减少烃气体料流中的游离氧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由烃生成含有氢气的气体混合物,(ii)将所述氢气气体混合物与所述含有游离氧气的气态烃料流混合,和(iii)使所得到的烃气体混合物流过将存在于所述气态烃中的至少一部分游离氧气转化为蒸汽的转化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87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35046.3
申请日:2011-02-0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1B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84 , B01J8/067 , B01J2208/00221 , B01J2208/00504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碳氢化合物的蒸汽重整反应来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器,其中在燃烧单元与排出气体排放管之间设置有用于人工降低排出气体压力的泄压引流结构,从而改进了排出气体的不均匀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