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686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066393.5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Bi2WO6/HRP光酶耦合人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滴加搅拌的方法,利用金属Ni的桥联作用将HRP稳定的固定在Bi2WO6的表面,本发明选择了光催化剂和生物酶结合的方式制备出Bi2WO6/HRP光酶耦合人工催化剂,并在可见光光照的联合作用下,用于对酚类污染物的降解;本发明催化剂制作成本廉价,易操作,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绿色无害,符合环境友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959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780032778.2
申请日:2017-01-31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净化单元(1、1A)具备第1导电体(10A)和与第1导电体接触的第2导电体(20A)。第1导电体具有由与第2导电体的接触面(10b)形成的接合部和从接合部向催化剂(13)导通电子的电子连接部(15)。第2导电体具有由与第1导电体的接触面(20a)形成的接合部和将从微生物(21)移动至第2导电体的电子向接合部导通的电子连接部(25)。而且,第1导电体的电子连接部具有比第1导电体的接合部高的电阻率、及/或第2导电体的电子连接部具有比第2导电体的接合部的高的电阻率。第1导电体与含氧的气相(40)接触,第2导电体与被处理物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4352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93103.2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7/08 , B01J35/02 , B01J37/36 , C02F1/3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8 , B01J35/004 , B01J35/02 , B01J37/36 , C02F1/30 , C02F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银-溴化银光催化板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过程:(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溴化钠、硝酸银溶液加入乙二醇溶液中搅拌,反应制得溴化银;(2)将溴化银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搅拌后加入副干酪乳杆菌培养液,水浴加热反应制得银/溴化银光催化剂;(3)将银/溴化银光催化剂、琼脂、柠檬酸、表面活性剂、成膜剂、水分散后喷洒形成薄膜,制得用于污水处理的银-溴化银光催化板。本发明制备的银-溴化银可见光催化剂为纳米尺寸颗粒,粒径小,不易团聚,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琼脂将光催化剂包覆后喷洒至基体表面成膜,用于污水处理时光催化剂稳定性好,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69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380048941.6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国家科研中心 , 蒙彼利埃第二科学与技术大学
IPC: B01J23/34 , B01J23/06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02 , B01J21/04 , B01J23/755 , B09C1/10 , B01J37/00 , B01J37/06 , B01J37/08 , B01J37/36 , B01J21/10 , B01J2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295 , B01J23/34 , B01J23/8892 , B01J37/0036 , B01J37/0072 , B01J37/009 , B01J37/06 , B01J37/082 , B01J37/14 , B01J37/30 , B01J37/346 , B01J37/36 , B01J2231/005 , B01J2531/72 , B09C1/10 , C07C1/20 , C07C5/367 , C07C45/29 , C07C49/807 , C07C67/307 , C07C211/50 , C07C245/08 , C07D213/80 , C07D307/30 , C07D307/68 , C07D401/04 , C07D403/14 , C07D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锰累积性植物在热处理之后用于实施化学反应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600039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54185.5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希路瑞亚技术公司
IPC: B01J23/34 , B01J23/10 , B01J23/22 , B01J21/10 , B01J35/06 , B01J37/36 , C07C2/84 , C07C11/04 , C07C2/10 , C07C11/02 , C07C11/107 , C10G50/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提供了可用作多相催化剂的纳米线。纳米线催化剂可用于多种催化反应,例如,甲烷氧化偶联生成乙烯。还公开了该纳米线的相关的使用方法和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9513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36726.9
申请日:2015-10-01
Applicant: 常州市奥普泰科光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钯炭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花生壳炭化、粉碎后放入蛋清浸泡,后加入木瓜蛋白酶生成氨基酸,之后在容器中加入氯化钯和氢氧化钠生成沉淀,随后通过微生物降解,使得炭表面孔隙分布均匀,最后利用甲醛还原生成钯负载在炭上面,从而提高钯炭催化剂催化活性。实例证明,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不仅使得炭比表面积分散均匀,表面孔径扩大,而且使得钯炭催化剂反应活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催化活性至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8089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80056907.9
申请日:2012-10-01
Applicant: 新加坡国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13 , B01J35/002 , B01J35/0033 , B01J37/0209 , B01J37/031 , C07C67/02 , C10G2300/1014 , C10L1/026 , C11C3/003 , Y02E50/13 , Y02P30/20 , C07C69/24 , C07C69/52
Abstract: 从包含甘油酯和按重量计至少10%的游离脂肪酸(FFA)的组合物产生脂肪酸酯的方法,方法包括用所述组合物温育多个微米或纳米尺寸的催化颗粒以催化FFA至脂肪酸酯的转化,以便至少80%的FFA转化为脂肪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8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6270.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LDH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菌体与LDH的二价和三价金属盐溶于水溶液中,搅拌一定时间后,通过尿素法,油浴中回流反应,可制备多孔LDH材料;将制备的LDH与钛酸正丁酯进行水热反应,可得到LDH/TiO2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该方法制备的LDH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其在催化、吸附等方面的性能。通过微生物菌体的参与,利用其表面活性成分与LDH的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在合成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LDH的形貌和结构,使得其片层结构更加分散,减少堆叠,且能够在LDH片层上形成多孔结构,增强了其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的暴露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3622.X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72 , C02F1/74 , B01J37/36 , C02F101/3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COD废水的非均相复合氧化处理方法,向废水中依次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并采用曝气方式进行搅拌,废水与催化剂、氧化剂以及气体形成气液二相混合体系,发生非均相复合氧化反应,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及其他还原性物质,从而达到降解COD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快速高效、不产生沉淀的特点,COD降解效果稳定,且不需要进行pH调节和固液分离,出水可直接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3825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944893.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沈阳师范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5/64 , B01J37/08 , B01J37/32 , B01J37/36 , C07C5/48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碳掺杂氮化硼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及其应用,在催化剂的制备时,以面粉为碳源,将面粉和硼源原位混合发酵,产生丰富的孔道,进而使得硼在发酵面团中均匀分散,而后在含氮元素的气体氛围内进行高温焙烧,使得面粉在高温下分解的碳不仅可以成功掺杂到氮化硼的缺陷位置,而且面粉燃烧后还可以产生丰富的孔道,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上述制备方法不仅制备的原料便宜易得,而且简单、易于操作,制备获得的催化剂具有多级孔的结构,有利于原料气和产物的传输与扩散,可提高对于丙烷的活化能力以及烯烃的选择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