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3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89156.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山东农环绿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芬顿氧化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自激活类芬顿复合修复材料的应用,该复合修复材料为CaO2@Fe3O4@BIP‑BC,以蛋白印迹生物炭为基体,表面依次负载磁铁矿和过氧化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1)生物炭表面活性基团和过氧化钙提高类芬顿的高效性和长效性,2)蛋白印迹提高对目标有害菌和有害菌基因去除的选择性,3)实现激活剂和氧化剂的同时投加,降低使用成本和操作复杂性。该方法有效解决传统类芬顿氧化处理对有害菌与有害菌基因专性去除效果不佳、处理时效短、所需剂量高、二次污染严重且激活剂和氧化剂需分开使用的不足,实现了通过类芬顿反应对受有害菌、有害菌基因污染的土壤和水体的高效和长效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59738.X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9/40 , B01J37/08 , B01J37/36 , B01J37/10 , B01J35/23 , B01J35/66 , B01J35/50 , C07C4/06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四烯烃裂解制丙烯乙烯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为核壳结构,核相为具有复合孔道结构的ZSM‑5分子筛,壳相为ZSM‑5分子筛;核相复合孔道结构的ZSM‑5分子筛中,孔径<2纳米的孔道所占的孔容为a,孔径2~50纳米的孔道所占的孔容为b,孔径>50纳米的孔道所占的孔容为c;其中,b/a为0.10~0.80,且c/a为0.30~0.70。该催化剂适用于碳四烯烃裂解制丙烯乙烯反应,可显著提高碳四烯烃转化率、产物丙烯乙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50999.3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25B11/081 , C25B11/054 , C25B11/065 , B01J31/06 , B01J23/52 , B01J37/36 , B01J3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技术,可利用一维材料负载催化活性体形成非均相催化剂(Au@BCN),结合连续流反应装置达到高效反应的同时达到产品分离的效果。其制备步骤为:通过酶解方式制备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纯化后通过浸泡‑原位还原方法引入纳米金铂钌等催化中心成功构建非均相催化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金等活性中心金属均已附着在纤维素纳米纤维上。本发明制得的材料,一维材料为活性金属位点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此外,一维材料负载催化剂,通过连续流催化反应器中的纳米孔陶瓷片达到分离效果,大幅提高反应时间效率,表明其在固液相有机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37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32588.1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9/80 , C10G11/05 , B01J29/40 , B01J37/36 , B01J35/40 , B01J35/45 , B01J35/50 , C07C5/333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层富Lewis酸的ZSM‑5@Sn‑MFI分子筛催化烷烃裂解多产低碳烯烃的方法,通过水热法预先合成含铝的ZSM‑5内核,随后将锡源引入壳层溶胶中,在一定晶化条件下通过外延生长将锡同晶取代的MFI分子筛包覆于ZSM‑5内核表面,经过洗涤、干燥、焙烧、离子交换、焙烧获得ZSM‑5@Sn‑MFI核壳分子筛;本发明制备的核壳分子筛用于催化烷烃裂解反应,可抑制副反应的发生,表现出良好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低碳烯烃收率由ZSM‑5体系的15.8%提升至33.3%,有利于烷烃定向裂解制备低碳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5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011103610.6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D303/04 , C07D301/10 , B01J21/04 , B01J32/00 , B01J37/36 , B01J2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催化剂领域,涉及一种环氧乙烷用银催化剂载体及制备方法和银催化剂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Ⅰ,获得包含混合物A和酸液的混合物B,所述混合物A包含水合氧化铝、假一水氧化铝、酵母和碳水化合物,其中,基于混合物A的总重量,水合氧化铝的含量为4.5~90wt%,假一水氧化铝的含量为5~95wt%,酵母的含量为0.01~3wt%,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1~20wt%;步骤Ⅱ,将步骤Ⅰ中得到的混合物B捏合、挤出成型后,经干燥和焙烧得到所述银催化剂载体。根据本发明提供的α‑氧化铝载体制备的银催化剂,用于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乙烷,能够显著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可明显减少二氧化碳副产物的排放,提高乙烯原料的利用率,具有宽广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28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0128752.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01J27/043 , B01J37/36 , C12P39/00 , C12P3/00 , C02F1/00 , C02F101/2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eS@rGO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本发明利用异化金属还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分解有机物产生电子,GO转化为rGO;再利用水溶性硫酸盐和三价铁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获得生物合成的FeS@rGO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直接用于Cr6+的去除。本发明生物合成的FeS纳米颗粒不仅形貌规整,更具小尺寸效应,且实现了FeS纳米颗粒向rGO片层均匀锚定的技术性突破。本发明所公开的FeS@rGO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便、反应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进一步扩大了FeS@rGO复合材料在环境、催化、光学、传感和电化学储能性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87703.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7/08 , B01J37/36 , C02F1/7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介导草酸还原铬的碳包覆铁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环境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的制备是通过铁氧化细菌合成铁基次生矿物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聚乙烯醇(PVA)进行修饰,培养一段时间后,经过过滤烘干,碾磨成粉末,最后700℃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2h,降温至室温后取出,通入氮气密封保,即可获得。碳包覆铁氧化物在0.75g/L的剂量下能够高效介导草酸(4mM)在90分钟内实现六价铬(Cr(VI),40mg/L)近100%的去除,且在较宽的pH范围内和不同盐离子浓度,不同水体中也都表现出优异的Cr(VI)去除效果。该碳包覆铁氧化物原料来源广、合成简单、成本低廉,可工业化大规模制备,其特点主要是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的介导草酸实现对Cr(VI)的去除。因此该碳包覆铁氧化物材料在去除重金属污染水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43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935767.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雨生红球藻为还原模板剂制备碳铂空心球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雨生红球藻为还原模板从而制备碳铂空心球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具有高比表面积铂的颗粒制备方法严格复杂、粒径不易控制等问题。一种以雨生红球藻为还原模板剂制备碳铂空心球的方法:(1)雨生红球藻的固定;(2)镀铂溶液的配制;(3)化学破壁雨生红球藻表面自生长铂;(4)脱模空心化,通过在模板还原剂表面自生长‑去模板的方式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碳铂空心球。一种以雨生红球藻为还原模板剂制备碳铂空心球的方法可以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制备粒径统一且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碳铂空心球,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还原剂,有利于制备过程的绿色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64362.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B01J23/44 , B01J27/24 , B01J32/00 , B01J35/10 , B01J37/36 , B01J37/08 , B01J37/16 , C07C41/26 , C07C4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钯‑炭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钯‑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钯‑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钯纳米颗粒负载于活性炭载体后进行焙烧处理,得到钯‑炭催化剂;所述活性炭载体的制备包括:发酵渣经焙烧处理得到生物炭,将所述生物炭活化焙烧处理得到所述活性炭载体;所述发酵渣主要由餐厨垃圾和厌氧污泥共同厌氧发酵制得。本发明充分利用餐厨垃圾发酵渣中的碳、氮元素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含氮多孔活性炭载体;该活性炭载体中含有较多的吡啶氮,可以起到分散和锚定钯颗粒的作用,且对醛基的吸附性能优于苯环,对香草醛的吸附性能优于香草醇,进而使制得的钯‑炭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将香草醛高效还原为香草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