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7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2400.8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折叠设备。所述折叠设备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框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框体折叠或展开;第一检测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中相邻两个边缘连接形成的第一夹角处;第二检测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中与所述第一夹角相邻的第二夹角处;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远离所述转轴设置;所述第一检测模组和所述第二检测模组用于检测与所述折叠设备的握持对象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满足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下的比吸收率认证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91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453636.2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B7/185 , H04W52/18 , H04W52/38 , H04W52/02 , H04W52/26 , H04W40/02 , H04W40/32 , H04L45/122 , H04L45/00 , H04W8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向绿色立体覆盖的双无人机辅助超低功耗数据采集方法,属于无人机上行通信的资源优化领域。无人机在用户上方根据设计的环形轨迹进行周期性飞行来进行通信,两个无人机的轨迹相差半个周期。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我们利用设备对设备(D2D)技术使设备之间的可以直接通信。在每个D2D簇中,选择总跳数最少的设备作为中心节点与无人机进行通信。在满足用户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使系统的能量效率达到最大。基于该模型,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无人机轨迹,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满足用户的通信要求,且能最大化系统的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9753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899909.X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云南大学
IPC: H04W52/28 , H04W52/18 , H04W52/38 , H04W28/086 , H04W2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始对偶的边缘服务器功率控制方法,根据边缘计算系统中边缘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的信息获取备选信号覆盖区域集合,同时获取各个备选信号覆盖区域的信息,构建对偶规划问题并求解得到各个边缘服务器的信号覆盖区域,从而确定各个边缘服务器的功率。本发明通过对边缘服务器资源有限的应用场景设计原始对偶规划,从而实现边缘服务器的功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299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4162.8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西安汉克布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2V用户分组的资源分配方案及导光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V2V用户分组,S2、资源分配功率控制,S3、复用匹配,这样设计的话,本发明中使得系统在车辆密集情况下,解决了多个车辆用户复用同一个蜂窝用户链路资源的资源分配问题,通过中断概率来表示V2V用户的通信可靠性,保证了车辆用户的通信质量,同时将最大化蜂窝用户的总和容量作为首要目标,根据蜂窝用户和V2V不同用户间的干扰大小,将数量较多的V2V用户进行复用分组,求解出复用组中所有用户的最优发射功率,有效地提高了蜂窝用户的通信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77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33802.X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确定第一通信卡的第一发送功率和第二通信卡的第二发送功率,第一发送功率为第一通信卡的第一通信业务对应的初始发送功率,第二发送功率为第二通信卡的第二通信业务对应的初始发送功率;当第一发送功率和第二发送功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通信业务和第二通信业务的等级;基于第一通信业务和第二通信业务的等级,调整第一发送功率和/或第二发送功率。本公开的方案通过动态调整第一发送功率和/或第二发送功率,提升了通信设备多卡业务的通信性能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3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42562.7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国网伊犁伊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分区识别的RFID天线功率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RFID天线按照预设的发射功率级别将电磁信号发射至RFID标签;S2:各电能表携带的RFID标签响应电磁信号,并接收对应电能表反馈的参考消息;S3:RFID读写器接收并记录每一RFID标签在不同发射功率级别下的RFID数据传输速率、响应信号强度、其对应的电能表参考信息与发射功率级别;S4:根据接收数据计算特征值,并根据反馈的电能表数量计算置信度;S5:结合不同发射功率级别下的特征值与置信度,确定最佳RFID天线发射功率级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RFID系统在复杂存储环境中难以实现精确的细粒度识别、并且信号反射和干扰问题增加了数据管理的复杂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122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71141.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泉州市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新
IPC: H04W16/18 , H04L41/12 , H04L41/16 , H04L45/02 , H04W16/22 , H04W24/02 , H04W24/06 , H04W4/10 , H04W40/24 , H04W40/32 , H04W52/18 , H04W5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用于对讲机的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涉及无线自组网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初始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利用低功耗自组网协议对初始网络拓扑结构模型进行优化;采用自适应多跳功率控制算法动态调整节点传输功率,基于调整后的传输功率,再次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基于再次优化后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使用预测路由算法,计算最优通信路径;将最优通信路径分配给各个无线通信节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执行自适应信道选择,基于环境干扰和网络负载动态选择最优通信信道。本发明能实现对讲机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性能通信,同时兼顾能量效率、网络稳定性、通信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对讲机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高性能通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12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1141.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泉州市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新
IPC: H04W16/18 , H04L41/12 , H04L41/16 , H04L45/02 , H04W16/22 , H04W24/02 , H04W24/06 , H04W4/10 , H04W40/24 , H04W40/32 , H04W52/18 , H04W5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用于对讲机的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涉及无线自组网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初始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利用低功耗自组网协议对初始网络拓扑结构模型进行优化;采用自适应多跳功率控制算法动态调整节点传输功率,基于调整后的传输功率,再次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基于再次优化后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使用预测路由算法,计算最优通信路径;将最优通信路径分配给各个无线通信节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执行自适应信道选择,基于环境干扰和网络负载动态选择最优通信信道。本发明能实现对讲机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性能通信,同时兼顾能量效率、网络稳定性、通信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对讲机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高性能通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80094609.2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IPC: H04W52/18 , H04W72/0457
Abstract: 终端具有:通信部,其在通过载波聚合进行聚合而得的频带中进行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通信;以及控制部,其在聚合而得的所述频带中以包含多个分量载波的单位进行调度时,控制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中的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5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39674.8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莹洁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本申请通过获取SL‑PRS的功率控制参数、终端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用于传输SL‑PRS的第一资源占用的RB的数量、DL路损参考信号配置信息、SL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中至少一项信息来确定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传输SL‑PRS时的第一发送功率;通过获取PSCCH的功率控制参数、终端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用于PSCCH传输的第二资源占用的RB的数量、DL路损参考信号配置信息、SL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中至少一项信息来确定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资源进行PSCCH传输时的第二发送功率。本申请实现了SL定位技术中SL‑PRS和PSCCH的功率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