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551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77783.7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与工艺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及其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产胞外多糖的中间苍白杆菌;步骤(2):获得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步骤(3):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步骤(4):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对金属离子的解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56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77738.1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产细菌多糖的菌株及其发酵中药废弃物制备多糖的方法,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6273。中间苍白杆菌ZY03菌株在蔗糖含量为10g/L的培养基中,多糖的产量最高可达6g/L,转化率最高可达67%。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41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86490.5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注射剂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筛选方法,本发明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的靶向成分分析,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的整体成分分析,以及基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的生物活性评价3种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含有复杂成分的中药注射液,如丹红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溶媒配伍后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本发明方法可广泛用于其它含有复杂成分的中药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对客观全面评价中药配伍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8522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541651.6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C49/753 ,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5/80 , A61K31/1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真菌和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垫状卷柏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垫状卷柏中分离得到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乙。体外抗真菌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乙对多种致病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熏烟色曲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化合物乙对白血病,肺癌,胃癌,鼻咽癌,肝癌或宫颈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可方便制备成多种药物剂型,方便临床服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71475.5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6 , A61K31/715 , A61K36/815 , C08B37/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枸杞精制多糖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1)枸杞多糖的提取粗制;(2)枸杞多糖的脱色脱蛋白;(3)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4)枸杞多糖的酶解和(5)枸杞多糖的再分离纯化。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最佳的枸杞精制多糖的制备工艺,整个工艺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制备得到的枸杞多糖经过ABTS法测抗氧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测验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枸杞精制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尤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有显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49164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45433.1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32 , A61K2236/331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筋骨的麋鹿角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麋鹿角为原料,加水回流提取,滤液减压浓缩,得麋鹿角总水提物;麋鹿角总水提物依次通入截留分子量分别为3K,1W,10W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得到分子量大于100kDa,分子量位于10kDa和100kDa之间,分子量位于3kDa和10kDa之间和分子量小于3kDa的四个不同分子量的具有强筋骨的麋鹿角活性部位部位。经过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鹿角活性部位能增强泼尼松龙致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中斑马鱼头部骨骼骨矿化量和骨密度,显示出较好的阻止斑马鱼骨量丢失作用。并且具有显著的拟雌激素样作用,具有很好的抗骨质疏松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16777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19089.6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在非水相中制备琥珀酰芒柄花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FJ18,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272。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在非水相中制备琥珀酰芒柄花苷中的方法。本发明中的菌株能够高效催化芒柄花素制备琥珀酰芒柄花苷,解决了芒柄花素糖苷类化合物稀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1014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1041764.0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13/12 , A61P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185 , A61K36/481 , A61K36/704 , A61K36/9066 , A61K2236/331 , A61K2236/333 , A61K2236/51 , A61K2236/53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慢性肾衰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它由黄蜀葵花10份,黄芪3-30份,虎杖3-15份,姜黄0.3-3份制成。本发明立足祖国医药学方剂配伍理论,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筛选出黄蜀葵花、黄芪、虎杖和姜黄中药组合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减少蛋白结合型尿毒素前体在肠道内的生成,减轻尿毒素的体内堆积作用,对慢性肾衰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可以缓解慢性肾衰的临床症状,本发明对于慢性肾衰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167779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719089.6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在非水相中制备琥珀酰芒柄花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FJ18,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272。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在非水相中制备琥珀酰芒柄花苷中的方法。本发明中的菌株能够高效催化芒柄花素制备琥珀酰芒柄花苷,解决了芒柄花素糖苷类化合物稀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6822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90642.3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37/04 , A61K36/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6 , A61K31/715 , A61K36/185 , C08B37/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茎叶多糖的酸法降解产物及其制备方法,黄蜀葵茎叶多糖的酸法降解产物由摩尔比为0.33:17.03:1.00:0.41的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及阿拉伯糖组成;黄蜀葵茎叶多糖的酸法降解产物分子量为715.17kDa。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优选提取分离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粗多糖,再脱蛋白,然后采用DEAE‑52纤维素树脂进行纯化,制得纯度高的黄蜀葵茎叶多糖,再采用酸法水解得到黄蜀葵茎叶多糖的酸法降解产物。本发明充分利用废弃的黄蜀葵茎叶资源,变废为宝,得到可提高免疫活性的黄蜀葵茎叶多糖的酸法降解产物,可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化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