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61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6220.7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A01G24/22 , A01C1/08 , A01C1/00 , A01G24/44 , A01G22/22 , A01N63/00 , A01N65/08 , A01N47/38 , A01N37/44 , A01P21/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核桃青皮发酵提取物在块状基质棉水稻育秧中的方法。本发明的核桃青皮发酵提取物是将核桃青皮粉碎发酵后,碱性环境分解,分别提取水溶性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得到的核桃青皮发酵提取物能够提高水稻种子浸种效果,调节基质棉酸度协同提高恶苗病等种传病害的防控;用于块状基质棉育秧替代化控药剂促进壮秧长根,利于机插取秧,提高机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1707.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10 , A01H6/46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品质调控基因CHALK10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应用。本发明利用MutMap克隆到了CHALK10基因(Seq ID No.1),该基因编码一个F‑box蛋白(Seq ID No.2),该基因和蛋白质可用于调控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或糊化温度),还可用于调控稻米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或垩白度),可用来改良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水稻产业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24845.1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 ,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G06T5/90 , G06T5/20 , G06V10/76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GPR的无人机采集田间水稻图像颜色校正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无人机拍摄24色卡和水稻图像;基于24色卡图像,提取区域色块内R、G、B三通道的均值;利用区域色块内R、G、B三通道的均值训练优化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获得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改进的颜色校正模型;利用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改进的颜色校正模型,对24色卡和水稻图像进行颜色校正,获得最终的田间水稻校正图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PR)改进的颜色校正模型,通过引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和修改适应度函数,在GPR基础上让模型能够自动调整非线性表达式,从而进一步改善田间采集图像的颜色校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73762.4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N1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抗穗发芽基因SDR3.1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InDel标记产物的序列位于第3号染色体第5999678到5999836位之间;InDel标记产物如SEQ ID No.3所示,当第89至97碱基之间的序列缺失时,具有水稻抗穗发芽相关基因SDR3.1,表现为抗穗发芽。通过抗穗发芽相关基因SDR3.1标记的辅助筛选,能够获得抗穗发芽能力显著提高的水稻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21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0910440.6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叶片角度测量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含:主杆,其两侧面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平行的导轨,其侧面边缘处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刻度,其端部具有锥形结构;滑块,其滑动设置在所述主杆的导轨上;数字角度测量仪,其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其上转动设置有可旋转的转动量角尺;以及锁定阀,其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用于将所述滑块锁定在所述主杆上。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地测量叶片的叶位高度、叶片展开角和叶片披垂角,可以快速高效在水稻田间进行大量材料的水稻叶片角度测量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03652.8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 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 G16B25/20 , G16B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虫样中褐飞虱虫体数量的定量方法。本发明定量方法中先构建了一种混合虫样中褐飞虱虫体数量的定量预测模型。本发明是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筛选褐飞虱种属特异性固定拷贝基因并设计引物探针开发试剂盒,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发预测模型,建立的混合虫样中褐飞虱的相对定量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转变了传统测报思维,不再是单头逐一的定性检测,而是化零为整,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一次简单实验即可知道混合样本中褐飞虱的种群占比,大大提高了测报效率。适用人群广,检测人员不需要专业的昆虫分类技能,普通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轻松掌握。有望实现褐飞虱的快速精准自动化定量测报,实现样品进、结果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4926.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和植物分子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植物无融合生殖效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MiMe策略同时结合BBM4和CPRO1诱导植物无融合生殖效果远高于MiMe单独与BBM4或者CPRO1相结合的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在几乎不影响植物育性的同时,实现最高大于98%的诱导率,或者育性稍微降低下,实现最高100%的诱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1832.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 ,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植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无融合生殖体系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无融合生殖体系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主要分为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倍性与基因型鉴定和检测步骤。该方法成功固定了水稻的杂种优势,能够兼顾结实率和克隆效率,为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将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从而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84881.8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和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诱导植物无融合生殖的方法,具体涉及WUS基因在诱导无融合生殖中的应用。本发明人的研究中发现,水稻中的MOC3基因(重新命名为OsWUS)可以用于构建无融合生殖株系,在这些株系中,结实率和克隆种子的诱导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某些株系的结实率保持正常,克隆种子的效率最高可达22%。因此,本发明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03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95741.0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Ssp6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在防治番茄灰霉病中的应用,涉及番茄灰霉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经研究发现水稻基因OsSsp6编码的蛋白质可以作为药剂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OsSsp6蛋白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蛋白浓度为5μg/mL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24.31%,而当蛋白浓度达到25μg/mL时,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被极显著地抑制,抑制率高达87.84%。所以,水稻基因OsSsp6编码的蛋白质能够用于提高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