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2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36468.9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片柔韧性检测方法。该极片柔韧性检测方法包括:取待测极片样品;将待测极片样品固定于拉力仪下平台,设置拉力仪测试参数;根据拉力仪测试参数,控制拉力仪上平台向下压缩待测极片样品,并实时记录压缩距离和检测到的应力,直至待测极片样品产生裂纹或者发生断裂,得到应力‑压缩距离关系曲线;根据应力‑压缩距离关系曲线,确定待测极片的柔韧性。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通过极片压缩过程中受到的应力与产生的压缩距离量化极片柔韧性;其次可精确判断待测极片样品发生断裂的时刻,同时记录极片断裂时所受到的最大应力和对应压缩距离,有效提高了极片柔韧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22606.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92 , G01R31/3835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断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原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同一批次的锂离子电池依次进行化成、第一OCV测试、高温老化、第二OCV测试、常温老化和第三OCV测试;依据所述同一批次锂离子电池中的第一OCV测试与第二OCV测试的电压差值△V1和第二OCV测试与第三OCV测试的电压差值△V2的分布来判断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原因。本发明通过老化电压压差分布数据可初步得出自放电电芯引发原因,能及时追溯不良,避免批量异常;同时不需电芯拆解和EDS样品分析,方法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1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603324.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04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真空环境下,对集流体表层进行热处理,使集流体表层处于熔融状态,形成熔融层;S2:在真空环境下,外部的活性物颗粒沉积于所述熔融层,形成电极活性物颗粒层,冷却,熔融层与电极活性物颗粒层的底层固定;S3:在真空环境下,外部气态导电金属沉积于所述电极活性物颗粒层的表层及活性物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形成导电金属薄膜,将活性物颗粒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电极。还包括电极的应用。本发明创造所述的电极制备方法省去了浆料制备、涂覆、极片烘干的过程,消除了大量有机溶剂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了能源消耗,避免其他杂质混入电极体系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598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26190.7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1 , H01M50/566 , B23K26/21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极耳与极柱的装配方法及电池,该极耳与极柱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叠片后的多层极耳和极柱放入密闭腔室内;沿极耳的堆叠方向压缩多层极耳,并将密闭腔室抽真空,以消除相邻极耳之间的气体间隙,使多层极耳形成一个整体,整体为极耳体;在真空状态下,通过激光焊接将极耳体焊接在极柱上,焊接时激光沿极耳的堆叠方向穿透极耳体,使多层极耳焊接为一体。上述极耳与极柱的装配方法,可以使多层极耳之间紧密贴合,避免出现断层,提高了极耳的过流能力,并且只需一次焊接工序就可以实现极耳与极柱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85525.0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B60L58/16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互联网动态修正SOH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所在区域的气温;其中,所述气温为预设时间段内的气温,包括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所述气温进行计算,得到目标气温;根据所述目标气温和预先获得的电池数据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SOH进行调整,得到目标SOH;其中,所述电池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目标车辆行驶时的电池数据。本技术方案,可在不同地区调整相应的SOH值,从而避免在温度过高或过低而产生过充过放,实现进一步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且能够在线计算SOH,估算误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465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29650.X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净化系统,包括中央除尘器、空调控制系统、空气过滤器;每一个所述工艺设备均设有一个吸尘管道,每个吸尘管道均通过吸尘支管连通,并通过吸尘主管连通至中央除尘器;中央除尘器通过一号回风管道连通至空调控制系统,经过空调控制系统处理通过送风管道送至空气过滤器,通过空气过滤器将过滤后的空气送至净化车间;净化车间内的空气通过二号回风管道连通至空调控制系统,经过空调控制系统处理通过送风管道送至空气过滤器,通过空气过滤器将过滤后的空气送至净化车间,本发明对工艺设备内空气进行除尘,降温处理,送回空调系统进行除湿,保障返回车间的空气,温湿度、粉尘全部合格。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82063.7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F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产气量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化成模块、拉力测量模块、待测软包电池模块、盛液容器和可调节置物架;待测软包电池模块包括待测软包电池与待测软包电池表面附带的重物块;其中,化成模块设置在可调节置物架的调节杆上,化成模块与待测软包电池连接,以对待测软包电池进行化成;待测软包电池模块浸没于盛液容器的溶液中,拉力测量模块设置在调节杆上,拉力测量模块连接待测软包电池模块,以测量待测软包电池模块拉力值。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可以动态测量电池在化成全SOC过程中的产气量,测量精确,适用于各种材料体系,各种尺寸的软包电芯,测量成本低,适应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76319.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8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筛选方法。所述自放电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分容,并进行DCR测试,得到DCR1;(2)将经过DCR测试后的电池进行放电,直至SOC为0%,然后充电至目标SOC值,得到OCV1和C1;(3)将经过步骤(2)充电后的电池依次进行高温静置和常温静置,然后测试得到OCV2;(4)将静置后的电池继续充电至OCV1,得到C2;(5)将经过步骤(4)充电后的电池进行DCR测试,得到DCR2;(6)步骤(5)测试结束后,依次进行电压筛选、电阻筛选和容量筛选,从而判定电池的状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方法,缩短了电池的老化时间,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77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857690.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50/289 , H01M50/262 , H01M50/291 , H01M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池模组中间固定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的组合式电池模组中间固定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端板组件与第二端板组件,所述的第一端板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端板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上下交替且错位设置;所述的第二端板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端板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上下交替且错位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本发明实现了长模组的分段独立组装后再整体组合,大大提高了长模组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工艺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8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1191113.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50/451 , H01M50/443 , H01M50/431 , H01M50/434 , H01M50/491 , H01M50/489 , H01M50/403 , H01M10/0525 , H01M10/4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包括有机基底膜和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包括热致性变色微胶囊和无机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能大幅降低因隔膜收缩造成的内短路风险;采用无机纳米颗粒使得隔膜在高温下仍保证良好的孔间隙,维持隔膜的稳定性,进而提供电芯的安全性能;同时采用具有变温显色功能的热致性变色微胶囊,记录隔膜经受过的最高温度区间,实现对不同循环阶段时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分布及把控,对循环后期劣化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
-
-
-
-
-
-